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75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33篇
  66篇
综合类   499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305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81.
近几年来,新疆各地,尤其南疆各地杏树发展较快.阿克苏地区杏树栽植较早,面积较大,新栽植面积也日益增多.但是有的地方杏园管理粗放,加上杏树开花早,早春易受冻害,自然坐果率低,产量低,品质差,大小年严重,影响了广大果农的积极性.为了提高杏树坐果率,我们于2001年春进行了杏树花期喷糖硼混合液试验.  相似文献   
182.
摘要:珠江三角洲秋冬季节高强度的叶菜种植中,随着气温降低叶菜产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连续种植4茬叶菜,在磷、钾肥用量一致的情况下,尿素、碳铵及其配施有机肥的试验表明:尿素处理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好于碳铵处理,但这种差异随气温降低而逐渐收窄;尿素、碳铵分别配施有机肥的两处理产量差异较小。供试叶菜硝酸盐含量受品种、气温和施肥等方面的影响,配施有机肥具有降硝作用。试验还表明:施肥特别是配施有机肥具有培肥作用,施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83.
温室蔬菜的主要虫害有茶黄螨、红蜘蛛、蚜虫、蓟马、潜叶蝇等,对蔬菜的危害较大。一、茶黄螨1.危害症状茶黄螨虫体很小,肉眼看不见,但繁殖很快,在28~32℃时,4~5天繁殖1代,在18~20℃时,7~10天l代,1年可发生  相似文献   
184.
植烟土壤钾与烟叶化学成分及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相关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植烟土壤中的全钾、速效钾、缓效钾与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对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作用最为显著、贡献率最高的是缓效钾,其次是速效钾,再次是全钾。其中,土壤缓效钾与有机酸、总糖、多酚、施木克值、总还原糖、评吸总分、香气量、余叶等烟叶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5.
春松花菜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原地区露地栽种条件下,从10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不同播期的松花菜均能实现花球正常生长,其生育期随播种期推后而逐渐变短;在漫长的冬季育苗及田间生长情况下,松花菜植株尽管存在品种间差异,但均会出现生长点坏死情况,部分品种出现毛花、早花及绝收现象。适宜春松花菜种植的类型生育期宜在75~85 d的品种,如浙091、庆农65日等。  相似文献   
186.
由于浇水施肥不当,造成蔬菜烂根、沤根、植株萎蔫等现象在冬季大棚蔬菜生产中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大棚蔬菜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讲,冬季蔬菜根系活力差,在出现植株早衰,黄叶、黄头的情况下,不要仅靠冲肥来解决,因为该情况下,蔬菜的根系吸水吸肥能力下降,冲施过多的肥料,反而不利于蔬菜吸收,造成浪费,对缓解植株长势差的效果也慢,所以,冲施与喷施相结合,更能利于提高植株长势,延缓叶片衰老。  相似文献   
187.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扁桃叶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ria)的生长特性,明确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在不同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培养基、碳源、氮源条件)下,培养扁桃叶斑病菌7d,测量其菌落直径大小或者菌丝净生长量,观察其菌落及菌丝生长状况,采用统计软件DPS7.01分析各数据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病菌在5~35℃均能生长,在20~30℃生长较为适宜;菌丝在pH值3~13间均能生长,两个菌株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5~8;两个菌株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PDA培养基上长势最好,在麦芽糖琼脂培养基上长势最差;病菌以果糖、葡萄糖、乳糖和木糖为碳源均生长良好,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氮源处理下菌落生长状况良好,不同菌株间对不同氮源要求有一定差异.[结论]该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碳源为果糖和木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和硝酸钠.  相似文献   
188.
根据前期棉纤维发育转录组、表达谱数据分析比较通过PCR技术从海岛棉‘新海21号’中克隆了一个同源基因,命名为GbVIN1,该基因具有一个1 93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45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该蛋白的保守性较高,具有GH32家族保守的-NDPNG-和-WECVD-基序;进化树分析表明,GbVIN1基因与GhVIN1基因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GbVIN1基因在棉纤维发育不同时期中都有表达,且在5 DPA、10 DPA的纤维中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GbVIN1基因可能对棉纤维伸长具有重要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9.
棉铃虫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获得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PEBP)的cDNA序列,分析HaPEBP在棉铃虫体内的表达规律,检测2-十三烷酮处理条件下棉铃虫体内HaPEBP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明确棉铃虫PEBP的功能和选择该基因作为调控棉铃虫种群数量的分子靶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ACE技术从棉铃虫6龄幼虫的中肠组织中扩增得到HaPEBP的cDNA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将HaPEBP的ORF序列连接至pET32a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后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形式,并通过镍柱的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棉铃虫幼虫不同时期和6龄幼虫不同组织中HaPEBP的表达规律,以及2-十三烷酮处理棉铃虫6龄幼虫后中肠内HaPEBP的变化规律。【结果】获得的HaPEBP cDNA序列长760 bp,其中ORF为588 bp,编码19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1.76 kD和5.93。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aPEBP无信号肽、跨膜结构域和二硫键,是一个由4个α螺旋和9个β折叠片组成的胞质单体蛋白。将BL21(DE3)-pET32a-HaPEBP重组菌用1 mmol·L-1的IPTG在37℃条件下诱导4 h,约40 kD的融合蛋白His-HaPEBP能以可溶的形式存在于重组菌中。按照同样的方法诱导1 L的重组菌,将超声处理后的上清液与Ni-NTA柱结合,进行咪唑缓冲液梯度洗涤,200 mmol·L-1的咪唑洗涤两次后得到约40 kD的单一蛋白,与融合蛋白的大小一致。将此流出液超滤浓缩,获得183.3 ng·μl-1的融合蛋白,能被抗His-Tag的单克隆抗体识别发生免疫反应。HaPEBP在棉铃虫幼虫的1-6龄期和预蛹期均表达,且6龄幼虫的表达量最高。该基因在6龄幼虫的脂肪体、中肠、头部和体壁中也均有表达,且脂肪体内的表达量最高。不同浓度的2-十三烷酮处理后,棉铃虫6龄幼虫中肠内HaPEBP的表达量均有所降低;低浓度(2.5和5 mg·g-1)在6 h就能降低HaPEBP的表达量,其mRNA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而高浓度(10和15 mg·g-1)在12 h才会降低HaPEBP的表达量,其mRNA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结论】克隆分析了HaPEBP,利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出可溶的融合蛋白His-HaPEBP,并通过镍柱-咪唑纯化法得到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时空表达分析显示HaPEBP在棉铃虫6龄幼虫和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2-十三烷酮处理6龄幼虫后中肠内HaPEBP的表达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0.
嫁接育苗是大棚西瓜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这一措施不仅对防治西瓜枯萎病有特效,而且还能增强西瓜的抗寒能力,提高西瓜产量,改善西瓜品质。因此,这一措施尽管存在着技术性强、育苗成本较高、用工多等不利因素,但仍受瓜农的重视和欢迎。但在生产中存在嫁接成活率不高的问题,一直阻碍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此,经多年实践,采取多项改进措施,我们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西瓜嫁接育苗技术,使嫁接成活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现在的96%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