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8篇
综合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韩国森林火灾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对世界森林火灾动态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森林火灾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文中分析了韩国森林火灾的动态特征及其相应的发生背景, 介绍了韩国森林防火的组织管理机构、科学及教育机构以及不同时期的防控对策, 提出了对我国森林防火的几点启示, 以期提高我国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22.
黑龙江大兴安岭卫星热点预报森林火灾准确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监测是现阶段我国主要森林火灾监测方法,其本质是测报地面的高温热源,利用粗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进行林火监测时不能区分高温热源性质、精确定位火场,对于热点数据的地面核查反馈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提升热点数据处置的技术水平是森林防火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5—2015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卫星热点数据和同时期森林火灾历史资料,利用ARCGIS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卫星热点初判林火发生次数的准确率79.7%,不同卫星初判热源差异较大,NOAA-16、NOAA-18、NOAA-19和FY-1D的报准率均在80%左右,监测次数综合达到1 928次,占总数的2/3,是监测林火的主力卫星。2)卫星预报初判林火发生位置平均误差为5 787.9 m;不同卫星初判热源差异较大,NOAA-19和Terra预报热点的误差较小,但监测数量偏少;NOAA-15和NOAA-17的监测数量虽然较多,但其误差非常大,NOAA-15有7 064.7 m,NOAA-17达到万米以上。3)在卫星监测到的219次森林火灾和历史资料记录的165次火灾中,有147次森林火灾能够对应,卫星的多报、少报问题主要集中于呼玛县,在连续监测同一场森林火灾时,容易出现多报、少报的现象。建议在无法提高卫星性能的情况下,改进卫星图像的处理技术,完善卫星图像的判读标准,提高判读的准确性,同时完善地面核查反馈的方案,以增加核查效率,降低核查经济成本,同时基于不同卫星的性能差异,建议在进行林火监测时应以预报精确的风云系列极轨卫星为主,以性能稳定的NOAA系列卫星为辅。   相似文献   
23.
西南林区卫星监测热点及森林火险天气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家林业局林火监测中心提供的2005—2007年卫星监测到的热点数据及相关信息和研究区及其周边2004—2007年34个气象站的每日定时观测数据,计算森林火险天气指数(FWI)系统各组分指数,分析西南地区森林火险和热点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05—2007年西南地区热点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和贵州西南部,44.6%的热点可能是野外植被燃烧引起的,这些热点包括草原、灌丛、森林和荒地上的火烧以及计划烧除、炼山等,云南西南和南部有大量的农业用火(占所有热点的30.1%)。西南地区的火烧主要发生在11月—翌年5月,1—5月份发生的火烧占全部热点的77.6%。森林火灾集中分布在云南东部和西北部、贵州东南部和广西大部分地区。热点数与相应区域的腐殖质湿度码(DMC)和干旱码(DC)的变化密切相关,森林火险期内DMC和DC值较高,热点和森林火灾多。热点数与FWI值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FWI系统可以应用于西南地区,并且对森林火险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根据重点研究区的FWI各组分指数情况,定义低、中、高、很高和极高森林火险分别对应的FWI阈值为0 - 1.2、1.3 - 5.0、5.1 - 12.0、12.1 - 25.0和25.1+,对应火险等级日数分别占41.0%、23.6%、21.8%、11.2%和2.4%。研究区内人为火源和农业用火较多,加强研究区内高火险天气的火源管理是减少森林火灾的重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4.
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分析冰雪后短期内(3月份)卫星热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受害程度的空间关系,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和扑火人员伤亡情况,以及气象因素对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受害区确认为森林火灾的卫星热点占总数的61.00%.2008年3月份火灾次数和过火面积异常增高,共发生火灾3 097起,过火面积23 227.68 hm2,火灾次数超过1999-2007年3月份火灾次数的总和,且是1999-2007年3月份火灾次数总和的120.65%,3月份平均火灾次数的10.86倍.过火面积是1999-2007年3月份总和的88.40%,3月份平均过火面积的4.69倍.人员伤亡40人,是1999-2007年3月份人员伤亡总和的72.73%,平均伤亡人数的6.56倍.冰雪灾害后,2008年3月火灾次数、过火面积和人员伤亡人数的异常增高已经超出了气温和降水对火发生正常影响的范围.  相似文献   
25.
大兴安岭林火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07年大兴安岭两场大火的火烧迹地调查和2007年春季火险分析,发现这两场大火都发生在高火险时段.火烧类型以地表火为主,火后大部分林地地表可燃物载量减少,但落叶松纯林在中度和重度火烧后地表径级可燃物栽量增加.针对大兴安岭林区林火蔓延快、容易发展为大火的特点,建议改进森林火险预报技术,加强可燃物管理,提高初始扑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6.
2005—2007年西南地区卫星监测热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是我国受森林火灾危害严重的主要区域,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对改进这一地区的林火管理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国家林业局林火监测中心提供的2005-2007年卫星监测到的热点数据及相关信息,发现2005-2007年西南地区热点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和贵州西南部,所有监测到的热点中30.1%是农业用火,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和南部;44.6%的热点可能是野外植被燃烧引起的,这些热点包括草原、灌丛、森林和荒地上的火烧以及计划烧除、炼山等.西南地区的火烧主要发生在11月-翌年5月,1-5月份发生的火烧占全部野火热点的77.6%.森林火灾集中分布在云南东部和西北部、贵州东南部和广西大部分地区.由于这一地区人为火源和农业用火较多,加强研究区内高火险天气的火源管理是减少森林火灾的重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7.
城市森林火灾成因及预防扑救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愿意在森林中或靠近森林的地方居住。但伴随而来的是居民用火对森林造成威胁,与此同时,森林火灾也对居民住宅带来隐患。住宅在森林中的出现导致森林火灾的危险性增高,住宅、木棚、院落、车库及其他建筑物分布靠近森林,也给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敲响警钟,近年来"家火上山,山火进城"的情况屡有发生,需加强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28.
森林火险中长期预测预报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概述了我国和美国、加拿大的森林火险中长期预测预报的理论和方法。国内研究大多建立在对历史火灾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预测结果多是定性的、间断性的。美国和加拿大则依托成熟的全国性森林火险等级系统, 结合气象局的中长期降水和温度预报, 给出各火险指数实时的一周尺度预报及每周1次的16周尺度的季节性预报。我国今后应加强森林火险的中长期预测预报研究, 要由单纯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化研究, 由一般数理统计模型转向具有明显物理意义的数学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29.
森林火灾扑救中扑火队员的安全防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扑火安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在扑救森林、草原火灾中, 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多种多样。扑火需要在高温下进行艰苦的工作, 大部分时间在野外, 地形陡峭崎岖, 远离交通, 危险性大, 事故发生率高。森林扑火人员经常处于恶劣的环境, 即使有各种防护装备和器材, 仍有可能在森林火灾中烧伤、摔伤、烟气中毒或受到其他伤害, 所以对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的危险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并对必要的安全措施给予密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30.
林火与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火是全球大多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干扰因子, 它对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增加有显著影响。林火与气候变化是当前林火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文中综述了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和林火排放物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 气候变化将导致森林火险期延长, 出现潜在极端火行为的天数增多, 森林火灾更加严重, 特别是北方森林火灾增加显著。未来的研究趋势是, 采用卫星遥感数据在大尺度上研究气候变化对林火的影响, 把林火模型与气候模式和全球植被动力学模型耦合, 构建更为复杂的林火排放模型, 以深入揭示林火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