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41.
去势对西门塔尔牛血清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去势对西门塔尔牛血清脂肪代谢相关酶及调节因子的影响,本试验选取50头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经药物驱虫后,利用单因素配对试验设计分为去势组和未去势组,每组25头,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期150d,分析去势对血清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脂蛋白脂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全期平均含量去势组比未去势组分别高0.13%、4.17%、3.16%、0.66%、2.44%、1.40%和5.15%,但差异不显著(P0.05)。全期平均激素敏感脂酶含量去势组比未去势组低4.01%,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去势使脂蛋白脂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高,激素敏感脂酶的活性降低,进而使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均表现为去势牛高于未去势牛,使脂肪代谢在血清中整体表现为脂肪的合成代谢略高于分解代谢。  相似文献   
42.
本试验旨在研究去势对西门塔尔牛日增重及体尺的影响。选取50头健康的、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经药物驱虫后,依据体重进行单因素配对试验设计。结果表明,17~21月龄的体重和全期平均日增重去势组均比未去势组低,差异不显著(P>0.05);17~21月龄,去势组与未去势组间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腰角宽的长度及其全期月增加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去势后第1个月(17月龄),去势组的体高、腰角宽和坐骨端宽的月增加数均极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1);17~19月龄去势组的坐骨端宽比未去势组少(P<0.05);全期平均腹围月增加数,去势组极显著高于未去势组(P<0.01)。结果说明,去势西门塔尔牛的全期平均日增重低于未去势西门塔尔牛;去势西门塔尔牛的生长曲线为指数曲线,未去势西门塔尔牛的生长曲线为S型;去势会短期抑制体高、腰角宽、坐骨端宽的月增长;去势能提高去势西门塔尔牛腹围的增长;西门塔尔牛在1.5岁时的体尺接近成年体尺。  相似文献   
43.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硫辛酸对焉耆马赛后运动性能、血浆抗氧化能力及代谢指标的影响.选取运动成绩、体重、体尺、年龄相近的焉耆马11匹, 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3匹)、试验Ⅰ组(4匹)、试验Ⅱ组(4匹).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5、25 g/(d·匹)的硫辛酸.试验开始第20天对各组马匹进行20 km模拟比赛,赛后30 min内测定各组试验马匹的体温、脉搏、呼吸,同时采集各试验组马匹血液.结果表明,无论是赛后0 min还是赛后20 min,试验Ⅰ、Ⅱ组测得的心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试验Ⅰ组焉耆马血浆中GSH-Px活力比对照组高44.30%(P <0.05);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血浆中SOD活力、T-AOC大小分别比对照组高42.33%(P <0.01)、44.72%(P <0.01)和77.41%(P >0.05)、68.62%(P >0.05);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血浆中MDA浓度比对照组低41.09%(P <0.05)、23.48%(P >0.05);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血浆中NEFA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P >0.05).在饲料中添加硫辛酸,可提高焉耆马运动性能,有利于焉耆马运动后生理指标的快速恢复,提高运动后焉耆马的抗氧化能力,减缓焉耆马在运动期间的疲劳症状,相比而言,添加12.5 g/(d·匹)硫辛酸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4.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油脂对焉耆马赛后运动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运动成绩、体重、体尺、年龄相近的焉耆马9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豆油。试验开始第20天对各组马匹进行20 km模拟比赛,赛后30 min内测定各组试验马匹的体温、脉搏、呼吸,同时采集各组马匹血液。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0 min心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焉耆马赛后5 min呼吸频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血浆中GSH-Px、T-SOD活力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高87.60%(P<0.05)、15.87%(P>0.05)和98.38%(P<0.05)、38.25%(P<0.05);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血浆中MDA、LA浓度分别比对照组低53.44%(P<0.05)、24.08%(P<0.05)和51.42%(P<0.05)、25.08%(P<0.05)。饲料中添加油脂可提高焉耆马运动性能,有利于焉耆马运动后生理机能的快速恢复,提高运动后焉耆马的抗氧化能力,相比较而言,添加5%油脂组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5.
《动物营养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及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畜牧养殖业由传统农牧民散养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的大型牧场养殖模式转变,传统的单一专业人才相对过剩,而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专业人才相对稀缺。作者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动物营养学》教学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教学改革思路,旨在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直投式发酵剂对发酵酸奶的品质和芳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筛选出能发酵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酸奶的发酵剂,为乳制品企业选择适合的直投式发酵剂生产酸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选择5种不同的直投式发酵剂,以巴氏灭菌乳为原料进行发酵.整个酸奶制作过程分为发酵期6h,后熟期16h,冷藏期144 h.分别在发酵过程的1、2、3、4、5及6h采集发酵酸乳样测定pH值和总酸度值;在冷藏过程的16、40、64、88、112、136及160 h采集发酵酸乳测定pH值、总酸度值、粘度、乙醛和双乙酰的含量.[结果]在发酵过程中,5种不同发酵剂的酸乳pH逐渐降低,6h发酵结束时,3号、4号分别与1号、2号、5号差异显著(P<0.05),且均高于1号、2号、5号;总酸度值4号和5号的值差异显著(P<0.05),总酸度值分别为66.42和77.17°T.在酸奶冷藏过程中,160 h冷藏结束时,酸乳pH 4号和5号差异显著(P<0.05),4号比5号降低了低2.54;;总酸度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1号酸度最低,为95.17°T;酸奶粘度之间2号和3号差异显著(P<0.05),2号比3号高41.21;;乙醛含量方面,各酸奶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2号含量最高,为21.88 μg/mL;双乙酰的含量各酸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5号含量最高,为18.04 μg/mL.[结论]2号和5号发酵剂发酵的酸乳在冷藏期间pH值下降速度缓慢;酸乳的粘稠度高;芳香物质乙醛和双乙酰含量高.2号和5号发酵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秸秆配合颗粒饲料peNDF水平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健康的5月龄的小尾寒羊公羔42只,依据体重进行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2.5 mm组、6 mm组、12 mm组、16 mm组、20 mm组和25 mm组,每组7只。试验期70 d。【结果】血清总蛋白含量2.5 mm组显著低于6 mm组、12 mm组和25 mm组。血清白蛋白含量2.5 mm组也显著低于20 mm组和25 mm组。血清尿素氮含量2.5 mm组分别比6 mm组、12 mm组、16 mm组、20 mm组和25 mm组高19.09%(P<0.01)、26.60%(P<0.01)、22.54%(P<0.01)、16.28%(P<0.05)和18.94%(P<0.01)。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随着秸秆颗粒饲料中peNDF水平的增加而逐步升高,25 mm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分别比2.5 mm组和6 mm组高15.67%和13.75%,差异显著(P<0.05);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液胆固醇的含量25 mm组分别比6 mm组和12 mm组高16.94%(P<0.05)和21.31%(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20 mm组分别比2.5 mm组、6 mm组、12 mm组、16 mm组和25 mm组高37.64%(P<0.01)、32.99%(P<0.01)、25.67%(P<0.05)、30.33%(P<0.01)和28.30%(P<0.01)。【结论】秸秆配合颗粒中peNDF1.18为6.24%~7.69%,peNDF8.00为47.88%~52.61%时,不利于绵羊机体的能量代谢和蛋白合成代谢。peNDF1.18为64.09%~73.32%,peNDF8.00为27.03%~47.05%时,有利于绵羊体脂沉积。  相似文献   
48.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日粮中的阴、阳离子对奶牛的正常生产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影响奶牛体液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机体的代谢活动及多项生理指标,而且在奶牛不同的生理阶段,适宜的日粮阴阳离子平衡能提高奶牛的采食量、生产性能,还能有效预防奶牛的产后瘫痪等疾病。作者现就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ietary cation anion balance,DCAB)在奶牛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为生产实践中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秸秆配合颗粒饲料中粗饲料粉碎粒度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5月龄小尾寒羊公羔42只,依据体重进行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2.5 mm组、6 mm组、12 mm组、16 mm组、20 mm组和25 mm组,每组7只。试验期70 d。试验结果表明:干物质采食量2.5 mm组、6 mm组和12 mm组分别极显著低于16 mm组、20 mm组和25 mm组(P <0.01);20 mm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16 mm组和25 mm(P <0.01),16 mm组和25 mm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日增重随筛网孔径的变化呈现正弦曲线变化(R2=0.84);16 mm组和20 mm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300 g/d,16 mm组、20 mm组和25 mm组各组间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 0.05);16 mm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2.5 mm组、6 mm组和12 mm组高19.62%(P <0.05)、28.90%(P <0.01)和22.94%(P <0.05);料肉比6 mm组> 12 mm组> 2.5 mm组> 25 mm组> 20 mm组> 16 mm组。试验结果说明:过16 mm孔径筛网的粗饲料制作的颗粒对绵羊的增重效果最好,此时配合颗粒饲料的peNDF1.18为64.09%~69.46%,peNDF8.00为27.03%~37.71%。  相似文献   
50.
试验旨在研究反季节给繁殖母羊补喂褪黑素(melatonin,MLT)及在MLT基础上补喂来曲唑(letrozole,LE)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对母羊血浆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为调控母羊发情药物的开发及应用提供新思路。试验选取40只(3.0±0.5)岁经产萨福克母羊(平均体重为76.23 kg±12.25 k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MLT 10 mg/(只·d)、基础日粮+MLT 10 mg/(只·d)+LE 7 mg/(只·d)、基础日粮+MLT 10 mg/(只·d)+LE 7 mg/(只·d)+NMDA 300 mg/(只·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母羊血浆中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雌三醇(E3)及双氢睾酮(DHT)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睾酮(T)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母羊血浆MLT和LH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FSH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母羊血浆中MLT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母羊血浆中MLT显著升高(P<0.05),LH和T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Ⅲ组与试验Ⅰ、Ⅱ组相比,FSH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MLT和LE对母羊繁殖相关激素的释放有促进作用,且两者结合使用可达到调控母羊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效果;MLT、LE和NMDA组合应用对母羊繁殖激素调控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