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31.
【目的】 研究补喂L-瓜氨酸对配种期种公马精液品质、精清和血浆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5~8岁的种公马12匹,平均采精量为(59.34±5.23) mL,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6匹。所有马匹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试验组马匹在此基础上补喂20 g/d L-瓜氨酸。【结果】 (1)补喂L-瓜氨酸能够极显著提高采精量和精子直线运动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8.08%(P<0.01)和19.12%(P<0.01);(2)补喂L-瓜氨酸能够极显著提高精清SOD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P<0.01),显著提高GSH-PX的活力(P<0.05),极显著降低MDA的浓度(P<0.01);(3)补喂L-瓜氨酸能够极显著提高血浆CAT、GSH-PX的活力(P<0.01)和T-AOC、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P<0.01),极显著降低MDA的浓度(P<0.01)。【结论】 对配种期种公马补喂20 g/d L-瓜氨酸能够提高种公马精液品质和精清、血浆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2.
复合微生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相同日粮条件下添加不同水平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产后(87.4±6)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70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5组.试验期67 d,预饲期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试验Ⅱ组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Ⅳ组乳脂率显著提高(P<0.05).添加微生物制剂对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形物无显著影响,乳中体细胞数(SCC)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提高11.55%(P<0.05),试验Ⅳ提高11.98%(P<0.01);对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33.
为探索非遗传因素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对拜城种羊场1992-2010年共19年周岁母羊鉴定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法研究出生年份、群别及出生月份3个非遗传因素对周岁母羊鉴定记录的6个主观鉴定性状(头毛评分、毛密度评分、毛弯曲评分、毛细度评分、体型外貌评分、品种等级评分)和4个客观测定性状(毛长度、鉴定时体重、剪毛后体重、剪毛量)共10个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生年份和群别对10个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月份对除毛密度评分、毛细度评分、品种等级评分外的其他7个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从毛细度、毛长度和剪毛量3个最主要的性状来看,2008年毛细度评分最高,显著高于2006、2007和2010年(P<0.05);1996年毛长度最长,显著高于1994、2002、2004、2006、2007、2008和2010年(P<0.05),与1995、2003和2009年差异不显著(P>0.05);1995年剪毛量最多,显著高于1994和2009年(P<0.05),与1992年差异不显著(P>0.05);除此之外,其他年份的毛细度评分、毛长度和剪毛量均极显著低于最高值(P<0.01)。除2号群外,不同群别各有优势。1、2月份出生的羊较3、4月份好。由此可见,出生年份、群别和出生月份非遗传因素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主要经济性状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在遗传参数估计和遗传评定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从而为获得更为全面、准确的育种值及制定育种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4.
为研究高精料条件下添加烟酸、钴和5,6-二甲基苯并咪唑(5,6-DMB)复合物对绵羊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健康且体重在(46.12±2.46)kg的哈萨克公羊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130 mg/d烟酸、100 mg/d 5,6-二甲基苯并咪唑和0.50 mg/kg钴。试验期为22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8 d。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饲料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1)在精粗比7:3日粮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增重极显著增加了33.48%(P < 0.01),干物质采食量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 > 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纤维素、磷和总能的消化量及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 < 0.05)|有机物和木质素的消化量和表观消化率有升高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 > 0.05)|半纤维素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有升高的趋势(P > 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氮、磷及能量的保留量显著升高(P < 0.05)|氮和磷的保留率显著升高(P < 0.05),能量的保留率有上升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较无显著差异(P > 0.05)|钙的保留量和保留率上升,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 0.05)。在高精料条件下添加烟酸、钴和5,6-二甲基苯并咪唑复合物可以提高哈萨克绵羊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增加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纤维素、磷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改善氮和磷的保留量及保留率。 [关键词] 烟酸|钴|5,6-二甲基苯并咪唑|绵羊|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135.
旨在研究去势对17~21月龄西门塔尔牛血清激素及月增量的影响。选取50头健康、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依据体质量进行配对试验,分为去势组和未去势组,每组25头,同一阶段饲喂相同饲粮,试验期150d。结果表明,全期平均月增量去势组比未去势组低6.14%,差异不显著;血清睾酮去势组显著低于未去势组;去势组雌二醇质量浓度有高于未去势组的趋势;去势组的生长激素质量浓度极显著低于未去势组;生长抑素质量浓度去势组显著高于未去势组;去势组的皮质醇质量浓度有低于未去势组的趋势。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前列腺素E2、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的质量浓度在去势组与未去势组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去势致使17~21月龄西门塔尔牛血液中生长激素质量浓度降低,生长抑素质量浓度增加,但对月增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补喂鞣花酸对哺乳期纯血马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影响,揭示鞣花酸在马属动物消化道寄生虫防治方面的作用,为新型驱虫药物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平均体重(143.33±16.10) kg、出生日期(±5 d)、寄生虫感染率相近的哺乳期纯血马马驹15匹,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和Ⅱ组,每组5匹。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对照组马驹不做任何处理,试验Ⅰ组马驹每天补喂15 mg/kg BW鞣花酸,试验Ⅱ组补喂30 mg/kg BW鞣花酸,试验期60 d,分别在试验的第0、15、30、45、60天采集马驹粪便样品,检测各组虫卵种类,统计虫卵数量,并评价驱虫效果。【结果】哺乳纯血马驹感染率高的寄生虫有10种,其中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是马副蛔虫、马圆线虫及细颈三齿线虫。随着鞣花酸补喂时间的延长及剂量的增加,寄生虫的感染率呈降低趋势,细颈三齿线虫卵、马圆线虫卵、马副蛔虫卵和韦氏类圆线虫卵的排出量显著降低(P<0.05)。补喂鞣花酸后第60天试验Ⅰ和Ⅱ组虫卵总数比对照组分别降低66.59%和97.06%;试验Ⅰ组第30和60天虫卵减少率分别为30.10%和42.97%;试验Ⅱ组第30和60天虫卵减少率分别为37.51%和49.86%。【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给哺乳马驹补喂鞣花酸能够显著降低寄生虫的感染及粪便中细颈三齿线虫卵、马圆线虫卵、马副蛔虫卵和韦氏类圆线虫卵的排出量,且补喂剂量为30 mg/kg BW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7.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伊犁母马血液参数及新生马驹体重、体尺指标的影响。按照体重、年龄、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选择30匹妊娠后期[(280±15) d]伊犁母马,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匹,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NCG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7%的NCG。饲喂期共计52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分别于试验的第0、21、45天采集母马血液样品,分离血浆用于血浆参数的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CG组新生马驹的初生重、体高显著提高(P<0.05),胸围、管围极显著提高(P<0.01)。NCG组母马分娩后的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9.99%(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21天,NCG组母马血浆中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一氧化氮(NO)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在试验第45天,NCG组母马血浆中TNOS、iNOS、eNOS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0、21天,NC...  相似文献   
138.
试验旨在研究烟酰胺(nicotinamide,NAM)对泌乳奶牛血液指标、抗氧化及抗炎能力的影响,为NAM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选择泌乳天数[(170±50) d]、胎次[(2.23±0.62)胎]、产奶量[(36.17±7.40) kg/d]相近,且健康的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Holstein cows)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CK组)和试验组(NAM7、NAM11、NAM15组),CK组饲喂基础饲粮,NAM7、NAM11、NAM15组分别在CK组的基础上灌服7、11、15 g/d NAM。试验期共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于试验最后一天晨饲前在牛尾根处采集静脉血20 mL,分别制备血清和血浆,用于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抗氧化及炎症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灌服不同水平NAM对泌乳奶牛血浆中谷草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血浆中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且NAM7组血浆中尿素氮含量低于NAM11组和NAM15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N...  相似文献   
13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谷物日粮对断奶马驹屠宰性能、脏器指数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选择出生日期相近、5月龄断奶的健康哈萨克马公马驹18匹,按照马驹平均体重相近(112.36±7.50)kg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为玉米组(6匹)、燕麦组(6匹)和大麦组(6匹)。在补充相同的粗饲料和基础精料条件下,根据淀粉摄入量2 g/kg BW(干物质基础),计算蒸汽压片玉米、燕麦和大麦的实际补喂量,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马驹宰前活重和屠宰率无显著差异,但大麦组马驹屠宰率分别略高于玉米组和燕麦组(P>0.05);大麦组马驹肺脏指数比燕麦组提高27.08%(P<0.01),大麦组马驹脾脏指数比玉米组提高了12.50%(P<0.05),大麦组马驹肾脏指数比燕麦组提高13.51%(P<0.01);大麦组马驹盲肠净重高于燕麦组26.52%(P<0.01),高于玉米组19.29%(P<0.05),大麦组结肠总重和净重均高于玉米组和燕麦组马驹(P<0.05),但长度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给断奶马驹按照千克体重补喂淀粉2 g(干物质基础)的蒸汽压片大麦能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