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198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213篇
  92篇
综合类   774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457篇
园艺   208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植物多酚类物质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多酚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重要代谢物质。由于其具有的独特的功能活性,已经成为当今研究开发的热点,并在现实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就其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功能活性及应用做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902.
激素对水仙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水仙组培苗小鳞茎生根诱导的适宜激素种类和水平。[方法]以水仙栽培品种Fortissimo的组织培养小鳞茎为试验材料,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设计1.0、0.5、0.10、.05 mg/L 4个NAAI、BA浓度,研究激素对水仙组培苗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添加0.1mg/L NAA或0.1 mg/L IBA培养基处理的小鳞茎根生长健壮,生根诱导率高,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添加0.05 mg/L IBA处理的根生长比较细短;添加1.0 mg/L NAA或0.5 mg/L IBA处理的小鳞茎生长较快,但对根的诱导效果不明显。[结论]在1/2MS培养基中,加入0.1 mg/L NAA或0.1 mg/L IBA均对水仙组培苗的生根诱导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03.
江苏太湖地区几种作物和种植制度的农田生态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0年我们从研究种植制度入手,围绕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这两项功能,在江苏省太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与有关单位协作,采取定位观察的方法,对无锡、吴县四个研究基点七种不同种植制度的24块田各季作物的产量及生物量,植株各部位氮、磷、钾组成和灰分,以及投肥、投工、投能数量进行了测定,对不同作物与种植制度的农田生态功能作了初步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04.
为深入了解耕作方式对土壤碳组分含量的影响,以南方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翻耕秸秆不还田(CT)、翻耕(CTS)、旋耕(RTS)和免耕(NTS)4种耕作处理对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重组有机碳(HF-OC)、土壤轻组组分(LF)和重组组分(HF)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轻组中有机碳含量介于191.21~251.54gC·kg-1,fraction之间,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介于3.01~9.27gC·kg-1之间,为土壤总有机碳(TOC)的11.84%~23.31%;耕作扰动导致土壤LF-OC的损失,而秸秆投入能够增加LF-OC;NTS处理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但不利于亚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RTS和CTS处理有利于有机碳增加,但LF-OC分解较快;CT处理则导致土壤有机碳的流失。LF-OC与TOC变化相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84),且LF-OC对耕作措施的响应比TOC更为剧烈,可以作为指示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905.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高纬度冷凉地区增产玉米的重要途径。具有抗灾能力强、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河北省1986、1987两年推广11万亩,平均亩产超过750公斤,比对照亩增300公斤,亩增加纯收入70多元。地膜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1.提高地温用地膜覆盖玉米,10厘米深处地温比露地高2—4℃,可使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906.
农杆菌介导法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sb401导入水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培育高赖氨酸的水稻品种是提高稻米营养品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胚乳特异表达启动子PGlu驱动的马铃薯花粉特异水溶性蛋白基因sb401导入粳稻品种日本晴和籼稻恢复系501R的幼胚愈伤组织中,以期提高水稻胚乳中赖氨酸的含量。经PCR检测,从70株T0再生植株中筛选出18株转基因植株(日本晴13株,501R5株)。对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 blotting分析表明,sb401基因已经转入并整合进了水稻基因组中。测定10株T0代转基因植株成熟种子的总蛋白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有8株的总蛋白含量,5株的赖氨酸含量皆提高了20%以上;其中,8号样品(日本晴转基因植株)的种子总蛋白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0.5%和0.383%,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2.74%和35.34%,表明sb401基因在大部分转基因植株中的翻译水平上得到了比较有效的表达。  相似文献   
907.
椰子胚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椰子胚培养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影响椰子胚培养的因素,以及胚培养在椰子种质资源收集、交换和保存等领域的应用;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08.
为发掘与小麦茎秆强度紧密关联标记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和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资源,本研究以126份小麦种质为材料,基于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对2011-2012、2012-2013和2013-2014三个年度的茎秆强度进行标记位点关联分析,并对关联住点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mc83(2B)、gwm539(2D)、barc358(5A)、barc59(5B)和barc134(6B)均与茎秆强度显著关联,且可在3个环境下同时检测到,表型解释率均大于8%;共发掘出11种优异等位变异,分别为wmc83-A110、wmc83-A147、wmc83-A151、gwm539-A120、barc358-A179/161、barc358-A185/161、barc358-A185/179、barc358-A190/161、barc59-A182、barc59-A191和barc134-A194,其中wmc83-A110的增效效应最大。供试材料的茎秆强度随优异等位变异聚合数目的增多而增大,其中黄淮南片麦区、黄淮北片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西南麦区的供试材料中携带2(40.3%)、1(27.8%)、1(35.3%)和4(50.0%)种优异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最高。内麦10号等9份材料聚合4种及以上的优异等位变异,且茎秆强度较高,可作为相应麦区小麦茎秆强度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09.
选取277份来自黄淮、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的、育种单位的高代品种(系),以及部分种质资源和国外引进资源,利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它们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等位基因的组成。结果表明,Glu-A1位点,共检测出1、2*、N三种亚基类型,其中以1亚基的频率最高达到49%,其次为N亚基为44.77%,二者占总品种数的94.22%,2*亚基的频率最小。在Glu-B1位点的等位变异类型最丰富,共检测出8种变异类型,其中以7+9和7+8为最多,分别为38.99%和36.10%,其次为14+15,为12.64%,其它等位亚基所占数目较少。在Glu-D1位点共检测出四种等位类型,其中以2+12亚基类型为最多占44.77%,其次为5+10亚基占33.94%和4+12亚基占19.49%。对各亚基组合的分布,检测出43种组合。其中以N,7+8,2+12在各品种中所占频率为最高,其值为12.64%,其次为N,7+9,2+12,占9.39%;1,7+8,2+12,占7.94%;N,14+15,4+12,占5.42%,其余亚基类型所占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910.
梁邦平  刘艳  张中起 《中国种业》2021,(11):121-122
菏豆39是由菏泽市农业科学院以菏豆17号作母本、中黄1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夏大豆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山东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1.0kg/667m2,较对照品种菏豆12号平均增产5.5%,2019年参加山东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2.9kg/667m2,较对照菏豆12号增产6.1%,平均百粒重22.3g;经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 SC-3和SC-7株系均表现为中感。该品种高产、优质、商品性好,202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品种特征特性、产量变现及其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