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43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针对城郊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和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新特征,通过室内模拟土培实验,研究四环素(Tetracycline,TC)胁迫下,降解菌Sphingobium sp.PHE3对长三角典型农田土壤中芘的降解效果和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接种降解菌处理(B)能明显促进土壤中芘的降解,TC的引入可显著抑制土壤中芘的深度降解过程(P0.05)。经过90天培养后,B处理与接菌+添加TC处理(BTC)的降解率分别为40.1%、25.7%,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0倍、14.1倍。通过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发现,降解菌数量在经历90天的土壤环境适应期后逐渐快速增加,其数量变化与污染物芘在土壤中含量消减趋势呈负相关;引入芘和四环素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然而对土壤真菌群落影响不显著(P0.05)。此外,B和BTC处理条件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荧光素二乙酸酯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值显著高于单独添加芘处理(P)和单独添加TC处理(TC),但P处理与TC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外源污染物(芘或四环素)对于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致使降解菌功能作用受到抑制。综上研究结果表明TC可明显抑制土壤中典型四环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过程,针对多环芳烃与抗生素复合有机污染农田土壤的微生物强化修复技术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2.
按照江苏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平均施肥水平,选用当地常用的猪粪、鸡粪、菜籽饼、无机肥为供试肥料,进行菊花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肥料对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改善菊花的植物学性状,使菊花生物量显著增加;施用猪粪、鸡粪、菜籽饼等有机肥能显著提高菊花的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有效改善菊花品质,其中以菜籽饼的效果最好,猪粪次之.  相似文献   
173.
华安3号在皖南地区制种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几年制种实践,总结了华安3号在皖南地区制种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4.
分析了两优6326制种存在的系统风险,利用皖南山区自然生态条件,创建了宣69S低温敏核心单株筛选及原种生产技术;根据对母本特性研究和多年制种技术实践总结,提出了两优6326全程监控制种技术,并在大面积制种生产上应用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5.
麦茬直播粳稻高产栽培技术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直播粳稻的生长特点,总结皖南低丘陵区麦茬粳稻直播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早播、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6.
我国主要烟区灌溉水氯含量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摸清我国主要烟区烟田灌溉水中氯含量情况,从全国五大烟区的13个主要植烟省26个主要种烟县市采集了151个灌溉水样,其中河渠水111个,降雨14个,水库水5个,地下水21个,采用硝酸汞滴定法测定其氯离子含量.结果表明:①我国主要烟区灌溉水中氯含量为0.05 ~ 239.69 mg/L,平均为10.16 mg/L,92.7%的灌溉水氯含量处于适宜水平.②东南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西南烟区的灌溉水氯含量均处于适宜水平,北方烟区96.4%灌溉水氯含量处于适宜水平,黄淮烟区的山东和河南分别88.5%和46.2%的灌溉水氯含量处于适宜水平.③不同类型灌溉水平均氯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库水、地下水、河渠水、雨水,雨水氯含量均处于适宜水平,92.7%、90.5%和80%的河渠水、地下水和水库水氯含量处于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177.
针对南方丘陵区季节性干旱这一区域问题,以节水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常规稻作模式为对照,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稻基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该区常规稻作模式相比,节水稻作模式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差异显著;节水稻作模式有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增殖,但抑制了真菌的增殖;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显著增加,以水旱轮作双季稻模式最佳,说明采用节水稻作模式可有效提升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因此,在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区,采用节水稻作模式,可促进稻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8.
根据《宣城市统计年鉴》和农业部门统计数据,明确了宣城市水稻种植结构:在熟期构成上以中稻和一季晚稻为主,品种结构上以籼稻和杂交稻为主,且区域性分布明显。并针对水稻种植结构复杂、品种多、播种面积增加潜力有限、单产不高等问题,提出划分4个稻区和稳定种植面积、优化主栽品种、集成栽培措施提升单产等增加水稻总产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9.
接种蚯蚓对加入不同植物残体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建光  胡锋  李辉信  王同  王前进 《土壤》2012,44(4):588-595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和植物残体施用下接种蚯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活性的影响,为将蚯蚓引入农田及水土流失区提供理论依据。供试土壤为黏粒含量较低的灰潮土和黏粒含量较高的典型红壤,供试植物残体为高碳氮比的玉米秸秆和低碳氮比的三叶草,供试蚯蚓为体型较大的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结果表明:接种蚯蚓对微生物量碳(MBC)无显著影响;不同土壤无论是否施用植物残体,接种蚯蚓均使土壤基础呼吸(BR)显著增大,尤其是不施用植物残体时;两种土壤中不施用植物残体和施用三叶草时,接种蚯蚓均使代谢熵(qCO2)增大,而施用玉米秸秆接种蚯蚓使qCO2有下降趋势。Biolog孔平均颜色变化(AWCD)在接种蚯蚓时均增大,基质利用丰富度(S)和多样性指数(H)也增大,且未施用秸秆时的变化较为明显;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接种蚯蚓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特性变化受蚯蚓、土壤及植物残体间交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0.
主要通过土柱模拟试验探究不同有机物料对渗滤液的盐分和可溶性有机碳(DOC)以及不同深度土壤盐分、有机质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设置有机硅功能肥(WO)、颗粒状有机物料(YP)、粉末状有机物料(GG)、颗粒状有机物料和粉末状有机物料各50%(YG)以及不添加有机物料(CK)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有机物料的添加提高了渗滤液的EC值及水溶性Ca2+、Mg2+和Na+含量,YP处理的渗滤液盐基离子含量最高,而WO处理的渗滤液中DOC含量最低;与CK处理相比,WO处理显著提高各深度土层的水溶性Ca2+、Mg2+和K+含量,显著降低各深度土层的pH、交换性Na+、碱化度(ESP)和0—20 cm土层的水溶性Na+和钠吸附比(SAR),但其他有机物料的处理对pH、EC值和盐分等无显著影响;淋洗作用使表层土壤(0—20 cm)盐分向土壤深层移动,淋洗结束后,各处理的土壤EC值、水溶性总盐、交换性Na+和ESP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与CK处理相比,GG和YG处理显著提高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23.97%和20.53%。研究结果为有机物料的添加对盐碱地淋洗过程中盐分和有机质的变化提供了理论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