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143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牛粪蚯蚓堆肥基质对草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奶牛粪蚯蚓堆肥与泥炭、珍珠岩和蛭石按不同体积比例复配成3种草莓生长基质,体积比分别为0∶4∶1∶1(基质a),2∶2∶1∶1(基质b),4∶0∶1∶1(基质c),通过分析草莓的生长情况、果实产量和品质,筛选出适合草莓生长的最佳基质配比。结果表明,复配后生长基质的理化性质优良,适合草莓生长。3种基质中,以基质b效果最佳,综合来看,基质b栽培的草莓果实可溶性糖、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可溶性蛋白和花青素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其他两种基质。此外,与基质a和基质c相比,基质b的草莓果实收获期提前了5~15 d。该配方可推荐用于架式草莓工厂化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112.
为探明添加不同剂量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其对该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除对照(磷铅摩尔比为0)外,其他4个处理按磷铅摩尔比为0.5、1.0、2.0和4.0分别添加纳米羟基磷灰石,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和BIOLOG微平板法分析。结果显示:培养60 d后,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显著增加了各重金属残渣态含量,添加纳米羟基磷灰石后,P/Pb摩尔比越高,非残渣态向残渣态的转化率越高,以P/Pb摩尔比为4.0时转化率最高;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分析,添加纳米羟基磷灰石各处理的平均颜色变化率与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都显著高于对照,表明修复后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得到了改良。  相似文献   
113.
两优新90是宣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荃银高科选育的优良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新安S与本单位自育的优良中间品系XB90配组育成的两系中籼新组合,在安徽区试和试验示范中表现出熟期适宜、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稳定、株叶形态协调、耐肥抗倒、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该文介绍了两优新9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龄浅栽,合理密植;科学水管,促蘖增穗;平衡施肥,保穗增粒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充分发挥其高产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4.
邻苯二甲酸酯在不同类型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选用黄棕壤和红壤,用土壤老化和上海青(Brassica campestris)盆栽试验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布规律.土壤老化试验表明,DBP和DEHP在土壤中的吸附量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呈现开始(0~10 d)老化速率较快,而后(10~30 d)老化速率减小并且老化总量趋于稳定的趋势.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红壤上植物体内DBP/DEHP含量(DBP:0.576~2.750 mg·kg-1;DEHP:9.369~33.256 mg·kg-1)与土壤污染浓度呈正相关,生物量与土壤污染浓度呈负相关;而在黄棕壤上,上海青的生物量并不随着土壤DBP/DEHP的添加量的升高而变化,植物体内DBP/DEHP的含量(DBP:0.212~0.401 mg·kg-1;DEHP:0.421~0.490 mg·kg-1)远低于红壤的相同污染浓度处理.在黄棕壤上,上海青对DBP/DEHP的BCF值介于0.061~1.041之间;而在红壤上,BCF值均大于1.0(介于1.175~15.695之间),具有一定的生物富集作用.通过试验还估算了红壤上DBP/DEHP的临界浓度为6.932~11.718 mg·kg-1,可为建立生态效应预警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南方丘陵季节性干旱地区间歇灌溉水稻密度与氮肥互作效应及其对水稻光合特性、稻谷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孕穗期前,间歇灌溉水稻群体净光合速率增加,但孕穗期后,高密度大群体净光合速率衰退较快。与此同时,高密度大群体剑叶光合速率、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均较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群体净光合速率、剑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单位面积穗数及穗粒数增加,而结实率与千粒重降低。在本研究条件下,间歇灌溉水稻密度为281 250穴/hm2、施氮量225 kg/hm2时,其产量最高,达10 297.90 kg/hm2。  相似文献   
116.
江苏省域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思懋  管晓进  王绪奎  胡锋 《土壤》2019,51(2):257-262
为研究江苏省域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根据2008年和2015年江苏省基本农田质量长期监测点实测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分析了土壤速效钾的时空变化,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探明了成土母质、气候、种植制度、化肥因子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的影响及不同影响因子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①2015年江苏农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07.9mg/kg,与2008年相比无显著变化;②与2008年相比,2015年江苏沿海地区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明显,其中盐城部分地区下降最多,达10.0~30.5 mg/kg;徐淮部分地区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较多,达10.1~20.5 mg/kg;③成土母质、气候、钾肥对2008—2015年江苏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存在显著影响。在钾肥超低投入下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成土母质和气候影响,在钾肥低投入及以上水平,速效钾含量的变化主要受钾肥投入影响,说明施用钾肥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7.
指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裸露山地存在生态脆弱、水土保持功能差、景观功能弱、碳汇功能低等问题。通过对生态绿心地区裸露山地现有造林绿化建设现状进行统计与分析,提出了生态优先的造林原则和提升景观绿化水平造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8.
了解蔬菜连作与土传病虫害的关系有助于发展绿色农业。基于根系淀积物在植物-土壤之间功能反馈中的重要地位,选择野外定位试验中番茄第2、第6和第8茬的不同连作年限处理,研究根结线虫的变化及其与土壤性质特别是根系淀积物组成的关系。结果显示:与第2茬相比,连作茬数增加导致土壤pH显著降低(P< 0.05),而土壤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显著升高;同时,根系淀积物的组分类别及其相对含量也有显著变化,其主要组分中有机酸类物质的数量和相对含量随连作茬数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化学性质、根系淀积物和根结指数三者的网络结构分析表明,根结指数与网络中其他节点之间的联系伴随连作年限而增强。在第8茬中,根结指数与月桂酸含量呈负相关,与土壤NO3--N含量以及颠茄碱、麦角甾醇的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连作番茄根结线虫病害加重与土壤化学性质尤其是根系淀积物的变化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9.
本义应用回归变量共线性诊断和逐步回归方法,选择回归白变量,分析厂草地类型产量与环境的关系,建立了产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0.
红壤氮素的矿化和硝化作用特征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李辉信  胡锋  刘满强  蔡贵信  范晓晖 《土壤》2000,32(4):194-197,214
采用培养试验研究了侵蚀红壤,培肥后的红壤以及不同利用方式红壤氮素的矿化和硝化作用特征.结果表明,侵蚀红壤的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都很微弱,采用适宜的施肥措施培肥后氮素的矿化和硝化速率都有很大提高;红壤氮素的矿化和硝化速率与土壤pH、速效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