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温度对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影响,为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防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设置3个恒定温度(15、20和25℃)环境,将150只松墨天牛分为3个组(各组50只),分别在3个恒定温度下饲养,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松墨天牛的寿命及松材线虫的存活情况,探讨温度对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影响。【结果】松墨天牛平均寿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3种温度处理对松墨天牛平均寿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但对初始松材线虫数量无影响。松墨天牛寿命与温度有关,而与体重无关。松墨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数量在最初的5 d内基本不变,然后随着松墨天牛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当松墨天牛初始携带100~999条松材线虫时,平均传播效率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线虫初始负荷为1~99时,温度处理对松材线虫平均传播效率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温度的降低,松材线虫离开松墨天牛所需的时间增加,松材线虫离开松墨天牛所需的时间在25℃时最短,在15℃时最长。3种温度处理下松材线虫传播效率都呈单峰传递曲线,松材线虫携带量峰值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结论】环境温度降低,松墨天牛寿命缩短,线虫传播效率降低,线虫传播高峰期推迟,峰值降低,表...  相似文献   
42.
胡蓉  郑露  刘浩  黄俊斌 《植物保护学报》2020,47(6):1261-1269
为探究稻麦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水稻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了秸秆还田与不还田处理的水稻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T-qPCR)对这2种稻田土壤中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随机五点取样法调查稻田中水稻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水稻根际细菌群落Chao1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14.42%和4.39%,其中前者增幅显著;根际真菌群落Chao1丰富度指数降低29.60%,而Shannon多样性指数略有增加,增加5.96%;在门水平上,秸秆还田和不还田处理的水稻根际土壤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和担子菌门;在属水平上,秸秆还田处理的硝化螺旋菌属和芽胞杆菌属相对丰度分别比不还田处理的显著增加96.11%和106.19%;在水稻孕穗期秸秆还田土壤中水稻纹枯病菌含量比不还田处理的显著增加120.20%;秸秆还田后水稻纹枯病发生加重,病情指数比不还田处理的增加18.10%~45.41%。  相似文献   
43.
喷淋灭火是可以有效控制、灭除火情的一种方法,目前的喷淋系统多用城市建筑方面,在车辆机械领域使用较少。为此,针对采棉机棉箱内可能出现火情隐患,导致采棉机出现火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采棉机棉箱喷淋控制系统。系统采用PLC控制,可对棉箱内温度及CO气体浓度的实时情况进行检测,在采棉机棉箱内出现火情隐患时及时响应启动,控制采棉机棉箱火情。通过搭建试验平台进行了系统响应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阴燃、温度达到籽棉燃点、出现明火3类情况出现时响应率达到80%以上,总体有效率大于90%,满足设计要求,可为采棉机棉箱防火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岩溶地区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带,极易受到影响和破坏,其生态退化特征为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退化的原因在自然环境方面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植被基础,在人类活动方面包括人口剧增、资源不合理利用和生活贫困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控制人口、恢复植被、加强能源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45.
以Ⅱ优498水稻为试材,在温江和汉源两种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方式对宽窄行、三角形、扩行减株稀植和抛秧栽培等4种栽培方式水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栽培方式在两地最佳施氮量均为N 180 kg/hm2。在此施氮量下,宽窄行和三角形栽培氮肥运筹措施以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6:3:1最佳,扩行减株稀植栽培方式以5:2:3最佳,抛秧栽培温江点和汉源点分别为4:1:5和5:2:3最佳。不同栽培方式在温江点均可通过适宜的氮肥调控,提高群体颖花量和生物产量而获得高产;汉源点三角形栽培通过适宜的氮肥调控措不仅生物产量极显著提高,还维持了较高的收获指数(HI),增产潜力显著高于其他栽培方式。此外,宽窄行栽培较扩行减株稀植栽培具有一定的边际效应,生态条件和氮肥调控措施的改变对其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与后期群体大小和温光条件有关;抛秧栽培抽穗前干物质生产优势明显,在不同生态条件下采取适宜的氮肥后移措施来提高其抽穗后的干物质积累是其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林窗与凋落物对人工云杉林早期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阐明林窗和凋落物对云杉人工林更新的作用,在川西米亚罗人工云杉林制造林窗(40m2)。通过对林窗环境因子进行动态监测,并跟踪调查天然下种、人工播种和去凋落物播种3种方式的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情况,以及进行云杉凋落物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及根、茎生长影响的室内观察,对林窗与凋落物对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窗环境具有异质性;林窗位置以及播种方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都有影响,天然下种(2.75株·m-2)和去凋落物播种(21.25株·m-2)均在林窗中心幼苗萌发数量最多,人工播种(10.75株·m-2)在林窗边缘种子萌发数量多;靠近林窗中心位置幼苗死亡率略低;3种播种方式以天然下种种子萌发数量最少,去凋落物播种最多。云杉凋落物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根和茎生长的抑制率分别是68.62%和66.39%。初步认为,林窗有利于森林更新;可采取人工播种措施促进更新;凋落物对云杉人工林更新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7.
胡蓉  谢玉华  唐正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46-19448,19458
[目的]研究Hg2+、Cd2+对鲫鱼胚胎发育和仔鱼生长的毒性效应。[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的Hg2+、Cd2+以及Hg2++Cd2+的混合溶液处理鲫鱼受精卵和仔鱼,观察重金属离子对受精卵和仔鱼发育的毒性效应。[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Hg2+、Cd2+对鲫鱼胚胎死亡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出膜仔鱼数和胚胎孵化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Hg2+、Cd2+对鲫鱼胚胎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2+〉Hg2++Cd2+〉Cd2+。Hg2+、Cd2+对仔鱼死亡率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大,质量浓度为8.0 mg/L的Cd2+染毒24 h时,仔鱼累积死亡率达到100%;0.25 mg/L的Hg2+和0.25 mg/LHg2++0.50 mg/L的Cd2+染毒72h时,仔鱼累积死亡率39%和32%;在染毒浓度为4.00 mg/L的Cd2+、2.00 mg/L的Hg2+和1.00 mg/LHg2++2.00 mg/LCd2的条件,仔鱼畸形率较高,分别为40.2%、32.4%和30.2%;在Hg2+、Cd2+混合实验组0.25 mg/LHg2+对8.00 mg/L的Cd2+有抑制作用;Hg2+、Cd2+对鲫鱼仔鱼的毒性大小顺序为Cd2+〉Hg2++Cd2+〉Hg2+。[结论]Hg2+、Cd2+对鲫鱼胚胎发育和仔鱼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乌鲁木齐10号泉定期采样,并监测水体中细菌总DNA含量变化,结合水文地球化学数据,探究细菌群落与地震的关系.[方法]采用克隆子转化法,制作检测10号泉水体细菌总DNA含量变化的绝对定量PCR标准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精确定量、定性地监测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总DNA含量的变化.[结果]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总DNA含量的标准曲线为Cp=-3.2624 LgC+25.075,相关系数为r=0.999 8;监测期内10号泉水体细菌群落密度与CO2呈显著正相关,与HCO3-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总DNA含量与地震的发生确实存在一定的响应规律:泉水细菌总DNA含量变化基本符合震前高于震后,且随震级的增加其最大恢复值也随之而递增;此外,在地震发生后的5~17 d内,泉水体细菌总DNA含量变化出现极大值;乌鲁木齐10号泉水体细菌群落与该泉水文地球化学因子HCO3-与CO2的含量变化关联紧密,可作为后期重点观测研究对象;10号泉水体细菌总DNA含量变化规律可作为地震预测的参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重金属对青稞幼苗的伤害机理以及青稞对重金属胁迫的抗性作用,以青稞幼苗为实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50 mg·L-1 Pb2+、Cd2+胁迫对青稞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L-1 Pb2+ 胁迫下青稞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变化不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胁迫后期有所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前期升高比较明显,其后缓慢下降。50 mg·L-1 Cd2+胁迫下青稞幼苗叶片RWC明显减少,MDA含量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先急剧升高后下降,POD、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其中CAT活性在胁迫末期稍有下降,SOD活性先明显升高后下降。综合来看,青稞幼苗在受到相同浓度Pb2+、Cd2+胁迫时,对Pb2+的抵抗能力大于Cd2+。  相似文献   
50.
以人工哺乳饲养的一头9月龄黑猩猩(Pantroglo dytes),表现为皮肤剧烈瘙痒,并有针头大小微红的丘疹和小疱疹,皮肤干燥龟烈脱毛,形成皱折和痂皮。刮取皮屑采样镜检,发现有各种不同发育期的疥螨及虫卵。动物园里有疥螨寄生于动物如猞猁、小熊猫、金猫等体上时有发现,也见有报道。但寄生在黑猩猩体上尚属少见。 一、形态描述 虫体很小,肉眼不易看见,呈圆形或龟形,暗灰色,腹背扁平,头胸腹融合在一起,前端有蹄铁形咀嚼口器,背部有小棘和刚毛,腹面有足4对,前2对发达,伸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