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9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河道护岸作为连接水体与陆地的生态交错带,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维持水体平衡保护河道近岸水质的重要功能和价值。以杭州城市河道水体不同类型的生态护岸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护岸近岸水质的相关参数进行采样,利用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护岸类型、护岸结构对近岸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护岸类型对水体浊度、电导率、磷含量的影响最大,自然原型护岸对河道近岸水质的作用最佳,人为干预程度最大的非生态型护岸则最差;不同天气条件下护岸结构对水体电导率、磷含量、溶解氧的影响较大,其中坡度的影响最大。因此,建议在生态护岸设计中,尽可能选择自然原型护岸,降低人为干预程度,减缓护岸坡度。对流速较大的河床,选择自然型护岸或者多自然型护岸可增强护岸的抗冲刷能力。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浙江兰属植物分布新记录1 种, 即落叶兰(Cymbidium defoliatum Y .S .Wu et S .C .Chen)。所采植株移栽保存在浙江林业学校花圃。对落叶兰的科学价值提出了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3.
利用显微解剖和石蜡切片技术,对四季桂品种群中‘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Sijigui’)不同季节的花芽分化及开花特性进行研究。‘四季桂’一年成花3次,分别于3月初、6月上旬和10月底开始花芽分化,4月下旬、8月底和11月底完成,分别历时约2个月、2个半月和1个月。6月开始的花芽分化和开花过程与秋桂品种群基本相似,分化后需要低温才能开花,最终形成聚伞花序,无总梗,花粉发育正常。而10月底分化的花芽在完成分化后随即开花,形成的花序有总梗,且有伸长与未伸长之分,长度分别为(0.80±0.11)cm和(3.50±0.71)cm。3月分化的花芽与新梢同时生长发育,分化完成后随即开花。春季和冬季的两次分化形成的均是圆锥状花序,具总梗,花粉均败育。结果表明‘四季桂’自身存在着不同的成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浙江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报道了采自浙江的10个种子植物新记录分类群。其中杜仲科Eucommiaceae为科级分布新记录:圆柏属Sabina Mill.,杜仲属Eucommia Oliv.和福王草属Prenanthes L.等3属为属级分布新记录;圆柏Sabina chinensis(L.)Ant.,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小花山桃草Gaura parviflora Dougl.,福王草Prenanthes tatarinowii Maxim和御谷Pennisetum americarum(L.)Leeke等5种,细叶水芹Oenanthe dielsii de Boiss.var.stenophylla de Boiss.1变种为种(变种)级分布新记录。参5  相似文献   
15.
木犀属Osmanthus spp. 是形、色、香、味俱佳的园林植物材料。在分析中国木犀属植物及其品种资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木犀属植物及其园艺品种的不同花期、色彩、树形及在园林绿地中的合理配置,并结合植物景观设计要求,指出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木犀属植物群落景观的配置要求及其园艺品种与建筑、山石间的关系,都应该因地制宜地按一定比例配置,形成一个种群间相互协调、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最后对木犀属植物园艺品种在现代风景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进行了讨论。参11  相似文献   
16.
赵宏波  郝日明  胡绍庆 《园艺学报》2015,42(9):1760-1770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野生资源有非常丰富的性状和遗传变异,但目前被过度开发、破坏,导致分布范围急剧缩小,种群规模和数量锐减,生境片断化严重。以往的文献认为桂花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即中国的西南地区;然而随着野生种群在湖南、浙江和福建等地被陆续发现,关于桂花自然分布的问题需要重新审视。作者在大量野外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桂花的自然分布和种群特征等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分析了野生资源与品种起源的关系,以期为桂花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古樟树洞类型及修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树空洞修补是古树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制订实施"一树一策"保护方案的基础上,对2016年和2017年列入古树救护项目的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天台、三门3县(市)165株300a以上古樟Cinnamomum camphora上的642个树洞的形成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将古樟洞分为侧洞、夹缝洞、全开放洞、朝天洞、对穿性通干洞和非对穿性通干洞6种类型,按照树洞的洞体表面无腐烂组织,保持树洞干燥,并进行杀菌防腐处理,防止病菌进一步侵蚀树体的健康组织的原则,采用腐烂清理、杀菌消毒、防腐防蚀、填充、封口、仿生树皮、设导流管等措施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18.
选择杭州8所佛寺,统计寺庙内园林植物数据,与寺庙属性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寺庙植物配置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传统寺庙中,园林植物的物种数与寺庙面积有关;寺庙较多选择具有观花、观果特性的常绿树种构建景观;桂花、香樟、七叶树3个树种是杭州寺庙配置时最常使用的景观树种,也是寺庙植物种植数量最多的树种;寺庙的秋季季相植物物种数与寺庙绿地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查清浙江省白豆杉资源状况,应用典型抽样原理对浙江省白豆杉分布面积,数量,生境,植物区系及群落特点等进行实地的样方调查。调查得知,浙江省白豆杉有11个分布点,根据29个样方的调查资料推算,浙江省白豆杉的资源总量为24.22万丛,分布为408.08hm^2,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浙江省白豆杉群落的植物区系具有起源古老,珍衡植物较多,地理成分复杂,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浙江衡县共有木本植物93科269属763种,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含有许多古老的科属,与世界区系有广泛的联系,且具明显的亚热带性质。通过与周围山地植物区系比较,显示出该区系以华东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华中、华南、华北及西南植物区系成分兼容并存,并显示出中亚热带从南到书和从东到西的交叉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