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1篇
  8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全国山楂考察组,在1979—84年对全国山楂考察期间,发现了一批稀有珍贵的山楂种质资源。在吉林省发现一个能抗-41℃的大山楂优良品种——大旺山楂;在长白山区发现一种伏山楂,7月下旬—8月中旬即成  相似文献   
102.
103.
小麦不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面筋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小麦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依据,以3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8种HMW-GS及其13种组合的品质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Glu-A1住点,1亚基和缺失亚基(N)对面筋数量和强度的效应相似。对于Glu-B1位点,3种亚基对面筋数量的正向效应为14+15〉7+8〉7+9,对面筋强度的正向效应为7+8〉14+15〉7+9。对于Glu-D1位点,对面筋数量的正向效应为:2+12〉5+10〉4+12,对面筋强度的正向效应为:5+10〉2+12〉4+12。综合各个亚基的品质效应,本研究提出了包含8种HMW-GS的评分体系。对HMW-GS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位点优异HMW-GS的品质效应具有累加作用,据此提出了高面筋数量型品种和强筋型品种的HMW-GS优化组合。品种类型与HMW-GS组合的对应分析验证了HMW-GS品质效应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4.
在1958年果树资源调查中,在山西省灵丘县梨园村发现有一株17年生的穗状核桃。一般我们所发现的穗状核桃多是不定性的,只是在一棵植株上,偶而见有部分果枝着果变成了穗状;但在灵丘县所发现的这株穗状核桃,却与一般不同,果枝全为穗状果穗,且是定性的,每年所新生的果枝都是这样。新品种的形态大体上与绵核桃相似,其不同点是:新梢生长迅速,一般长24—48cm,最长的68cm。结果枝是扁圆形的,生长缓慢,一般长5—12cm,最长的16cm(如图1)。果实的特点是形小(横径2.6cm,纵径2.8cm。)平均个重5.8克,外壳多由3个缝合线组成。种皮薄,仁易取出,种仁白色,饱  相似文献   
105.
为了研究我国当前山楂生产的经济效益,与有关专家、教授商定,由鄢德锐先生负责筹备,1988年12月21日至24日,山楂产业经济研讨会在河南省辉县召开,共有10省市56名代表参加。会议期间共研讨了如下问题:①山楂生产形势和今后的任务;②山楂价格波动的原因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③山楂丰产栽培技术;④山楂贮藏、  相似文献   
106.
由于山楂营养丰富,药用、食品加工价值均高,近年来山楂生产发展很快,全国已栽山植树2亿株,年产达1.5亿公斤。但在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投产迟、总产量低、品种杂乱、果实品质差等。所以对幼树早结果早丰产、成龄树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7.
我们于1979——1980年,对全省山楂资源及栽培现状进行了调查,共收集了57个样品,初步澄清了我省山楂资源及栽培品种。现整理如下,供发展、选育和其它有关方面参考。一、山西省山楂属果树资源分布状况山西地形虽然复杂,南北气候差异很大,但山楂资源分布较广,南起中条山北至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3个品种柱花草与王草间的组合效应。将3个品种柱花草[热研2号、20号、21号柱花草]与热研4号王草分别以6个比例[0∶100、10∶90、20∶80、40∶60、50∶50、100∶0]组合,利用体外产气技术,分析不同比例的组合对产气量、产气参数、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氨态氮(NH3-N)和微生物蛋白(M CP)含量的影响,计算各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值和综合组合效应值,进而筛选出各品种柱花草与王草的适宜比例。结果表明:1)热研2号和20号柱花草与王草不同比例组合的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快速发酵部分产气量达到最大的组合比例分别为30∶70和50∶50。热研2号柱花草∶王草、热研21号柱花草∶王草分别为50∶50、40∶60时的IVDMD最高,与仅有王草做底物时差异显著(P0.05)。热研2号柱花草∶王草、热研20号柱花草∶王草为30∶70时MCP含量最高。NH3-N含量随着柱花草比例的递增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品种柱花草与王草组合均以30∶70时最高。2)3个品种柱花草与王草的综合组合效应值均随着柱花草比例的增大而呈现单峰型增长趋势,其中热研2号柱花草∶王草和热研20号柱花草∶王草为30∶70时最高,热研21号柱花草∶王草为20∶80时最高。综合得出,在王草中添加适宜比例的柱花草能够提高体外发酵的产气量、IVDMD和MCP含量,提高瘤胃微生物活力,产生正组合效应;热研2号、20号柱花草与王草均以30∶70组合效果最佳,热研21号柱花草与王草以20∶80组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9.
对郑麦7698在国家区域试验中的产量和在高产创建中的机收实打产量进行了分析,在国家区域试验中同组各参试品种的产量及产量变异系数散点图表明,郑麦7698均位于第Ⅱ象限,表现为产量水平高,且产量稳定性好。河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机收实打测产结果表明,郑麦7698的示范方(1 hm~2)最高产量11340 kg/hm~2,千亩方最高产量11287.5kg/hm~2,在小面积和大面积示范中均刷新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产量纪录,具有突出的高产特性。  相似文献   
110.
为进一步探讨外源玉米pepc基因改良小麦光合性能的机制,以基因枪介导T4代的转玉米pepc基因小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和灌浆期外源pepc基因对小麦内源光合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了转基因小麦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产量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小麦抽穗期,pepc基因的表达上调了小麦C4微循环ppdk基因(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nadp-me基因(NADP-苹果酸酶基因)、ca基因(碳酸酐酶基因)和C3循环rbcL基因(Rubisco大亚基基因)的表达;小麦灌浆期,pepc基因的表达仍显著上调C4微循环ppdk基因和nadp-me基因的表达,而ca基因和C3循环rbcL基因、rbcS基因(Rubisco小亚基基因)的表达量与对照差异不大。相应的酶活性在转基因植株中比对照有所提高,灌浆期增幅最大。两个测定时期的转基因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均比对照显著提高,在灌浆期增幅最大,比对照提高10.35%~22.77%。产量性状方面,转基因小麦的单穗粒数和收获指数均有所提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玉米C4型pepc基因导入小麦后,促进了小麦原有的C4循环,从而提高了小麦的光合效率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