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31.
树叶抗火性的排序与分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使用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系统对55种树叶的6种性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了反映树叶抗火性的顺序和类别,对于防火树种的选择有参考作用。从抗火性的结论中,可以看出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适合抗火性的排序与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132.
几种红松可燃物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燃物类型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对红松林燃烧性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到现在还没有人系统地对红松林(含天然林和人工林)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来划分其可燃物类型。本文将从定性、定量  相似文献   
133.
王荣  胡海清 《林业科学》2007,43(12):45-49
以水曲柳、核桃楸和蒙古栎3种幼树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火烧处理对幼树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如下:1)对水曲柳、核桃楸和蒙古栎进行3种火烧处理T1、T2、T3(分别为:叶片被火烧、枝被火烧、茎被火烧)后,除了蒙古栎的T3处理新生叶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外,其他处理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都显著提高.2)蒙古栎的T1、T2处理新生叶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水曲柳的T1处理新生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核桃楸的3种处理新生叶的水分利用效率无明显变化.3)蒙古栎的T1、T2处理新生叶的蒸腾速率显著提高,水曲柳和核桃楸的3种处理新生叶的蒸腾速率无明显变化.4) 火烧后3种幼树新生叶的荧光参数的变化没有一定规律.研究表明火烧处理对幼树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与幼树被火烧的部位和幼树本身抗火特性等因素有关.对一些树种进行适当的火烧会促进树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4.
火频度和火强度对植物群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黑河地区近20a的火烧迹地天然次生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群落中物种的均匀性、稳定性呈现出未烧对照地>1次轻度火烧迹地>1次中度火烧迹地、多次轻度火烧迹地>多次中度火烧迹地、1次重度火烧迹地>多次重度火烧迹地。多次重度火烧、多次中度火烧、1次重度火烧对植物群落稳定性均有很大影响,乔木优势建群种种数随干扰程度增加明显减少,甚至导致严重逆行演替。  相似文献   
135.
火烧对胡桃楸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胡桃楸人工林进行控制火烧,利用摄像机记录火烧情况,对火烧前后土壤pH值、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钾、钙、镁等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其与林火能量释放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烧使胡桃楸人工林土壤肥力总体增加。火烧后土壤pH值、速效磷、钾、钙、全氮、速效氮增加,镁变化不显著。火烧对土壤各主要化学性质影响的程度与点烧时的能量释放有关,其中全氮、速效氮、速效磷的绝对变化值与样地总能量释放呈负相关,镁的绝对变化值和钙的相对变化值与单位面积能量释放呈正相关,而pH值和钾与这两个能量释放指标都不相关。上述所有化学性质的变化与林火强度都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以林火强度为依据划分的轻度地表火和低度地表火对土壤各化学性质变化程度没有影响。同时对林火烈度与林火能量释放诸指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6.
林火干扰对广东省杉木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定量研究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揭示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森林土壤碳循环和碳过程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广东省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样地比较法,以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实验分析为主要手段,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平上,定量测定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和细根生物量的影响,探讨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和细根生物量的影响机制。结果林火干扰对杉木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和细根生物量均有影响,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为对照 > 轻度林火干扰 > 中度林火干扰 > 重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 > 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则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密度(P < 0.05)。杉木林土壤细根生物量均低于对照样地,变化趋势为重度林火干扰 > 中度林火干扰 > 轻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只显著降低了土壤表层细根生物量(P < 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则显著降低了土壤表层和浅层细根生物量(P < 0.05)。结论林火干扰减少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减少幅度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逐渐变小。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后,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总体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加沿土壤剖面递减的幅度呈下降趋势。通过分析林火干扰后土壤碳密度的分布格局及影响机制,可为林火干扰后生态系统碳汇管理以及定量评价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7.
凋落物消耗量对于计算林火强度,预测林火扑救难易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凋落物类型在不同条件下其消耗量不同,为了调查凋落物消耗量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应预测模型,以8种凋落物(华山松、柳杉、麻栗、马尾松、毛竹、云南松、青冈栎、杉木)为研究材料,在室内铺设不同含水率、载量和厚度的凋落物床层,研究平地无风条件下含水率、载量和厚度对不同凋落物消耗量的影响,并建立消耗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华山松、柳杉、马尾松、毛竹、云南松、杉木的消耗量主要受载量影响,而青冈栎消耗量主要受含水率影响,麻栗与其3个影响因子相关性都不显著;云南松、柳杉、马尾松的消耗量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调整后的R~2分别为0.825、0.756、0.795;华山松、杉木、毛竹、青冈栎的消耗量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较差,调整后的R~2分别为0.241、0.377、0.621、0.509、0.718;而麻栗因3个影响因子与消耗量无显著关系,未能建立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8.
大兴安岭几种主要可燃物类型地被物灰分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X2-10-13型马福炉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主要可燃物类型地被物灰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可燃物类型地被物层、同一可燃物类型不同地被物层灰分含量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同一林型不同地被物层灰分含量从总体上看,半分解层的灰分含量最高,其次是落叶层,枯枝最低.这可能与微生物的活动以及树的各部位对矿质元素的积累不同有关.不同林型同一地被物层灰分含量也不同,白桦-山杨-落叶松混交林中半分解层灰分的质量分数最高(0.31%),其次是杜鹃-越橘-落叶松林(0.27%)、山杨林(0.24%)、樟子松林(0.22%)、樟子松-落叶松林(0.16%),白桦林最低(0.13%). 混交林各地被物种类灰分含量一般较含有相同主要树种的纯林高.  相似文献   
139.
俄罗斯森林火灾现状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中分阶段统计了1950~2000年俄罗斯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和面积, 详细分析了1990~2003年森林火灾状况, 并且讨论了森林火灾产生的原因。森林火灾分级、特点、防火组织机构、研究现状和林火管理的改进措施也在文中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0.
九峰山古银杏久慕古银杏,,跃上九峰山。翠微万宝仙境,高树耸云端。三棵摸天盖地,一对孪生兄弟,连理几多欢。正托居天险,少祖笑开颜。藓如织,鳞斑驳干枝繁。迎风款款呼啸,伴奏舞尘寰。华夏公孙独有,百世骚人咏叹,灵气在心间。历尽沧桑变,舒展更心宽。水调歌头──九峰山古银杏@谢国初@胡海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