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恪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依据国情,采取自主行动并以相应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林龄马尾松次生林在森林火灾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LOC)的动态特征及变化趋势,定量评价中度林火强度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可为定量研究中度林火对土壤碳平衡与碳循环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熟林、中龄林和幼龄林的马尾松次生林,采集火烧迹地及相邻未烧林分0~60 cm土壤,测定其土壤理化性质、细根生物量和土壤LOC组分含量,通过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分析土壤碳库变化特征,采用通径分析探讨土壤CPMI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样地相比,森林火灾后各林龄0~60 cm土层的土壤密度提高3.80%~4.85%、土壤pH值提高4.21%~5.78%、土壤全磷含量提高7.97%~12.44%,土壤含水率降低3.41%~3.97%、土壤全氮含量降低15.09%~17.45%、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10.07%~14.31%,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土壤活性有机碳(LOC)分别降低22.70%、19.48%和17.48%。不同林龄马尾松次生林土壤CPMI对森林火灾的响应有差异,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土壤CPMI分别为26.15、30.57和32....  相似文献   
3.
大庆城郊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通过对大庆城郊湿地北二十里泡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主要重金属在各点位含量均超过清洁对照点,将全区域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作标准,北二十里泡湿地沉积物中Hg、Zn、Cu、Cd、Pb等元素超标较多。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北二十里泡底泥沉积物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范围是2.7 ̄28.79,平均值为6.14,综合评价等级为Ⅲ级,属于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主要可燃物燃烧含碳气体的释放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外业调查和室内控制环境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22种(9种乔木、7种灌木和6种草本)可燃物类型燃烧过程中释放的含碳气体(CO2、CO、CxHy)进行了测定,并计算了不同气体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乔木燃烧释放的含碳气体最多,其次是灌木、草本。乔木释放的CO2排放因子最大,灌木次之,草本最小。  相似文献   
5.
中度火干扰对白桦落叶松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大兴安岭林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1982-2007年的中度火烧迹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后土壤密度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含水率降低,但是变化幅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并在火烧后第20年将接近火烧前水平;火烧后A层和B层土壤有机质均呈降低趋势,A层的降幅逐渐缩小直到火烧后20年比火烧前水平大幅增加;火后土壤A层和B层全磷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土壤全氮在A层基本也呈增加趋势,B层随火后时间呈波动变化,无明显规律;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星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A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基本呈增加趋势,但随时间增加幅度减小,而B层的变化无规律;A层土壤水解氮含量变化呈增加趋势,而B层的变化则与速效钾在B层的变化相似,无明显规律.此研究旨在找出火烧后随时间的推移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火烧迹地的改造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1987年大兴安岭林火碳释放及火后NPP恢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大兴安岭地区1985年一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和1987年林火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GIS技术,进行大兴安岭1987年林火碳释放及火后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恢复的研究.通过对1987年火烧迹地林火发生前各树种的生物量的估算,得出在1987年林火中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释放的碳量约为1.97×10~6~2.47×10~6 t;同时分别比较火烧中各树种的碳释放量和不同火烧等级下的碳释放量.结果表明:落叶松在1987年林火中释放碳量约0.96×10~6~1.19×10~6 t,占碳释放总量的49%左右;重度火灾中碳释放量占总碳释放量的99.4%.火后乔木层的NPP恢复在21年间成逐渐增加的趋势,并且恢复趋势表明在火后23~24年的时候中度火灾后的乔木层NPP可达到未过火林地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应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大兴安岭塔河地区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 Rupr.)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Cm)和微生物量氮(Nm)的季节动态变化,并研究了其与土壤养分因子和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的Cm的变化范围为70.02~1 065.38 mg.kg-1,其Nm的变化范围依次为:15.63~75.18 mg.kg-1。Cm和Nm基本于5—6月呈上升趋势、6—8月呈下降趋势,9月又达到一个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其中出现1~2个峰值的季节变化格局。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Cm与Nm呈显著相关(P<0.05),Cm与土壤温度(TS)呈显著负相关(P<0.05),Cm与土壤有机碳(CS,O)和土壤全氮(NT)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Nm与土壤有机碳(CS,O)和土壤全氮(NT)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8.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特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运用景观分类生态原则和群落生态学原则,建立了武夷山风景区景观二级分类系统。其中,一级景观包括马尾松林、杉木林、经济林、竹林、阔叶林、茶园、农田、河流、居住地和裸地10个景观类型,二级景观包括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近成熟林和成过熟林4个景观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各景观类型的生态特在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中后期是害虫的多发期,主要害虫有蚜虫、玉米螟、粘虫、棉铃虫等。玉米中后期进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期,吸收养分水分最多,是决定穗大??粒多,实现高产的关键时期。因此,田间管理要注意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10.
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为淀粉、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在这个过程中作物要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一般作物中含有百分之三左右的矿物质,在这些物质中氮、磷、钾、钙、镁、硫所占比重较大,其他元素量较少。水稻施肥要看水稻的需肥特性和土壤情况。科学合理施肥能达到高品质、产量丰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