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深交所研究所所长金立扬10月13日在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现代农业投资峰会上透露.深交所今后将加快推动农业企业上市,目前已处于上市辅导期的农业企业有40家。 相似文献
102.
低聚糖激发子的制备及诱导杨树抗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优选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到最佳降解方案:30%H2O2用量10 m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 h,乙酸浓度2%。在此基础上用壳聚糖及低聚糖溶液作为激发子诱导杨树抗病性,当低聚糖浓度为10 mg/L时,PAL、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及木质素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对照的3.41、3.89、3.12、2.56倍。SOD、CAT及POD活性分别为对照的4.01、2.59、2.65倍。壳聚糖最佳诱导浓度为20 mg/L,此时PAL、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及木质素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3.15、3.85、3.02、2.56倍。SOD、CAT及POD活性分别为对照的3.81、2.43、2.59倍。相同浓度的低聚糖与壳聚糖相比诱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3.
<正>《辞海》中对标准的定义是:衡量事物的标准、榜样、规范。即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作统一的定义。从标准的实质看,它是一种衡量质量的尺度,识别事物特征的标志,一种通过优选的程序规则。简而言之,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准则。以最佳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4.
林业院校基础生物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院校的基础生物学课程几乎涉及林学学科各个专业。它既是林学学科的基础,也与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密切相关,是林业院校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林业院校基础生物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林业高校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各校对此都极为关注。90年代以来,我国林业院校在基础生物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针对一门或几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全面系统地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实践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为此,我们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本着“夯实基础、拓宽专业、… 相似文献
105.
<正>竞争情报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其崛起是国际情报界的一个重大事件,它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人类在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上向情报(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征兆,将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产生 相似文献
106.
杨树细胞壁HRGP和木质素的诱导积累与其对溃疡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及其菌丝体提取物和培养滤液都能诱导杨树细胞壁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和木质素的积累,但其诱导的速度和强度在抗病树种和感病树种间有明显差异。毛白杨(抗病)这2种物质不仅积累的速度快,且积累的幅度也远大于北京杨(感病)。在病原菌侵染和诱导处理中,杨树细胞壁的HRGP积累与木质素的沉积在积累的量上和时间进程上都明显相吻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HRGP和木质素与杨树对溃疡病的抗性有关,是其抗病反应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7.
干旱—低温交叉逆境下小麦渗透调节能力的变化与交叉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砂培的方法研究了3个抗旱、抗寒性不同小麦品种在干旱、低温交叉逆境下渗透调节物质及渗透调节能力的变化与交叉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小麦品种经适度的干旱、低温单一逆境处理后,可溶性糖、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升高,表现出了一定的渗透调节能力;经交叉逆境(干旱+低温,低温+干旱)处理后,上述几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一步升高,渗透调节能力明显增强(晋麦47渗透调节能力分别升高了66.38%和51.27%;郑引1号分别升高了71.77%和71.09%;长武6878分别升高了56.36%和62.91%),质膜相对透性明显降低(与单一逆境相比,晋麦47膜透性分别下降了23.03%和22.94%;郑引1号分别下降了20.27%和8.91%;长武6878分别下降了28.17%和23.44%).同时从实验数据可见在逆境条件下,抗性品种的渗透调节能力显著高于敏感品种.上述结果表明植物对不同逆境的适应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生理基础,其中在交叉逆境下植物渗透调节能力的增强是交叉适应的可能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8.
采用亚硝酸钠(Na NO2)在酸性条件下与还原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反应生成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GSNO能够释放出NO,合成不同浓度的GSNO(0、50、125、250μmol·L~(-1)和350μmol·L~(-1))溶液处理受Cd Cl2胁迫的玉米(Zea mays L.)幼苗,以未用Cd Cl2处理的玉米幼苗作为对照(Control),探究GSNO对玉米幼苗Cd胁迫的缓解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结果表明:GSNO处理使Cd胁迫下玉米幼苗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其中250μmol·L~(-1)浓度的GSNO处理效果最佳;在350μmol·L~(-1)GSNO处理下玉米幼苗各类光合色素含量在胁迫组均达到最大值,有效缓解了叶片黄化;GSNO处理(最适浓度在125~250μmol·L~(-1)之间)也显著增强了Cd胁迫下玉米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相应地降低了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_2·)含量的积累;GSNO还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幼苗螯合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其中250μmol·L~(-1)浓度的GSNO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9.
110.
壳聚糖在香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上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发芽实验和砂培的方法,研究了壳聚糖浸种在香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对香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存在浓度效应,壳聚糖浓度超过0.20%时,促进效应不再增大。用0.20%壳聚糖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根长、苗高、鲜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9.6%、145.0%、65.6%、187.9%、203.9%、73.8%、35.5%。壳聚糖处理能明显提高种子淀粉酶和幼苗的硝酸还原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以及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表明适宜浓度壳聚糖处理对香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与其促进种子淀粉转化以及幼苗对无机碳、氮同化能力和提高幼苗的抗逆性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