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124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69篇
  84篇
综合类   618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488篇
园艺   173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森林土壤中可被林木吸收利用的氮(N)素主要以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形态存在。受全球气候变暖、氮沉降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NH4+和NO3-的分布存在很大的时间波动性和空间异质性,且NH4+-N和NO3--N亏缺已成为限制林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在森林土壤N亏缺和N异质分布的逆境中,在林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不同形态N素的吸收偏好,且这种吸收偏好会随生长环境条件而发生改变。特别是对于NH4+和NO3-这2种主要形态的偏好选择性已被证明是决定林木生产力、竞争、共存和生态演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不同树种在N异质分布环境下的N吸收偏好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是揭示林木N素营养遗传特性和提高林地N素利用效率的关键。文中从森林土壤中N的主要形态及其分布特征、林木对不同形态N素的吸收偏好和形成机制、林木N吸收偏好的影响因素3个方面进行总结阐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人工林培育中不同树种的造林配置和合理N素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2.
以递交到GenBank上的TMEM130蛋白基因序列(nm-152913)为模板设计引物,以人大脑cDNA文库为模板进行巢氏PCR扩增,并将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成功获得TMEM130蛋白基因编码序列,测序结果显示,获得的序列为TMEM130蛋白基因转录变异体2,其编码序列长1272bp。该基因定位在人类第7条染色体7q22.1区域,有3个转录变异体。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序列可编码1个含42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Smartmode程序显示该蛋白质是1个跨膜蛋白,在100~250号氨基酸序列之间有1个与多囊肾病(PKD)相关的结构域。因此,鉴定TMEM130蛋白是一个与人类多囊肾病相关的蛋白。  相似文献   
83.
为探究绵羊繁殖相关组织中CHGA基因在不同繁殖状态下的表达差异,选取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成年苏尼特母羊(季节性发情品种)及不同繁殖时期的小尾寒羊母羊(常年发情品种)的下丘脑等10种组织,利用qPCR技术分析不同繁殖状态下各组织中CHG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CHGA基因在2个绵羊品种的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且脑部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不同光照条件下苏尼特羊各组织中CHGA表达差异均不显著(P>0.05);黄体期小尾寒羊垂体中CHGA表达量显著高于卵泡期(P<0.05),子宫体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卵泡期(P<0.01)。以上结果暗示CHGA基因可能参与小尾寒羊不同繁殖时期垂体和子宫生理变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84.
为调查华南地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与资源分布状况,本研究对该区域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黄梁木(Neolamarckia cadamb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杧果(Mangifera indica)5种主要树木AM真菌侵染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及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AM真菌种类。结果表明:1)5种树木均能形成丛枝菌根,红花羊蹄甲和尾叶桉为疆南星型(Arum-type),杧果、构树和黄梁木为重楼型(Paris-type)。红花羊蹄甲和杧果的菌根侵染率高、孢子密度大,构树、黄梁木和尾叶桉的AM真菌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相对较低。2)鉴定出AM真菌5属8种,分别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的浅窝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cunosa)和刺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pinosa),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的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根孢囊霉属(Rhizophagus)的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以及球囊霉属(Glomus)的3种Glomus spp.和硬囊霉属(Sclerocystis)1种Sclerocystis sp.。3)球囊霉属的AM真菌广泛分布在红花羊蹄甲、杧果和构树根际,刺无梗囊霉分布在杧果和尾叶桉根际,摩西斗管囊霉为优势种,分布在构树和黄梁木根际;而浅窝无梗囊霉和硬囊霉只分布在1种树根际,表明其宿主专一性相对较强。结果显示华南树木根际土壤中AM真菌物种多样性较高,同时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该地区林木根际AM真菌功能多样性提供了初步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对食品安全课程实习教学方面的实践和创新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实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宿主湿度环境对球孢白僵菌致病力的影响,为采取适当防治措施以减少白僵病对蚕茧生产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象州蚕区球孢白僵菌感染家蚕获得的白僵病蚕尸体,观察不同湿度环境中白僵病蚕尸体形态的变化情况,并每隔15d进行一次分生孢子致病力测试。【结果】在25℃下的3种湿度环境(60%RH、75%RH和90%RH)中,白僵病蚕尸体在同一宿存时间内,球孢白僵菌活力与宿存湿度关系密切,在60%RH中宿存的蚕体保存较完好,60d后仍然可见淡黄白色的分生孢子,尸体质硬;随湿度增加,宿存病原活力逐渐降低。3种湿度条件下球孢白僵菌在2龄病蚕尸体中宿存30d内,对家蚕仍有很强的致病性,其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2.915、3.071和5.222d;在60%~75%RH条件下,宿存45~60d的球孢白僵菌对家蚕仍具有一定的致病力;而在90%RH条件下,宿存45d后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数量急剧下降,无法测定其致病力。【结论】球孢白僵菌在病蚕体中宿存60d内对家蚕的致死率仍然很高,因此及时清除病蚕尸体并使尸体病原性灭活,可降低白僵菌的二次感染。  相似文献   
87.
以1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与埃塞俄比亚芥进行了正反杂交。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莱与埃塞俄比亚芥的种间可交配性很低,但在反映可交配性强弱的各个性状上,基因型间的差异显著。甘蓝型油菜作母本时,受精频率和结角率都较反交为低,在获得杂种种子和杂种植株上明显优于反交。约2/3的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低生活力杂种种子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能萌发形成植株,反交的萌发率几乎为零。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的F_1植株能与甘蓝型油菜回交,与埃塞俄比亚芥回交不亲和。由于种间杂种F_1植株群体中常出现大量的母型植株,且获得的真杂种种子出苗率又很低,因此提出以F_1杂种植株数为基准的可交配指数来衡量种间可交配性高低。  相似文献   
88.
蒸发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油气分离回收方法及该项目研究的同状与重点,探讨了油气吸收分离回收技术,指出常压常温吸收法宜作为吸收法的主要研究开发方案,并以适宜油气吸收剂的筛选作为研究的发出点。  相似文献   
89.
为限制盐碱地高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主导影响因素,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16种盐碱互作条件,研究盐碱互作胁迫对高丹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丹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参数与总盐浓度、pH以及CO2-3和HCO-3浓度的影响较大,而CO2-3和HCO-3浓度又是影响pH的主要因素,总盐浓度和pH可作为影响高丹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主导因素。但是,反映种子萌发参数的发芽率(Gr)、发芽势(Gp)、发芽指数(Gi)等指标以及反映幼苗生长参数的芽长(GL)、根长(RL)和侧根数(LRN)等指标对盐浓度和pH胁迫的敏感性不同,在相同等盐浓度下,随着pH的增加,GL、RL和LRN降低幅度较Gr、Gp、Gi等参数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盐害系数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盐浓度对高丹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大,而高pH胁迫则主要影响其幼苗生长。因此,盐碱地高丹草的种植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土壤含盐量的因素,而且要考虑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甜菜育种和生产实践证明,杂交优势品种是提高产糖量有效途径之一。在杂种优势育种中评价亲本的配合力,从表现型来说,是根据F_1代在全部杂交组合中的平均表现来确定,这就是通常说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是指某一特定杂交组合性状数值,在其双亲平均表现的基础上,与予期结果性状数值的偏差。从遗传型方面说,一般配合力主要是亲本的加性基因效应,而特殊配合力则主要是双亲的非加性基因效应。一般具有较大加性方差的亲本材料是改良群体性状的基础,而具有较大非加性方差亲本,通过群体间杂交或互交,可筛选出优良的基因组合和强杂交优势组合。因此掌握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对杂交育种,特别是对杂种优势育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