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9篇
  18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为开发利用澳洲坚果青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其对羟基苯甲醇、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的测定方法和含量。结果表明,澳洲坚果青皮中,4种多酚的最佳测定条件为:以1%乙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 min,87%A;5 min,85%A;25~30 min,60%A),检测波长260 nm,流速0.8 m L/min。并测得青皮中对羟基苯甲醇、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分别为(1.3±0.12)、(0.19±0.001)、(0.046±0.003)、(0.15±0.00 9)mg/g。该方法简单、高效、实用。  相似文献   
212.
为了研究腐熟堆肥作为生物滤池滤料对好氧堆肥过程中产生的NH_3的定量化去除效果,实验设计了将生物滤料进行灭菌和不灭菌两个处理,通过滤池对NH_3的去除率以及滤料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分析腐熟堆肥作为生物滤料对于NH_3的去除机理以及定量化物理吸附作用和微生物转化作用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腐熟堆肥作为生物滤料,在一定的滤池高度下可100%去除NH_3。在对NH_3的去除过程中,腐熟堆肥物理吸附作用贡献率为75%~80%,微生物转化作用的贡献率为10%~25%。NH_3在生物滤池中先通过物理吸附作用以铵态氮的形式被固定,然后经微生物转化为硝态氮。滤池最底部滤料承担着去除NH_3的主要作用,随着滤池高度的增加,滤料对NH_3的累积去除量逐渐减少。滤池不同高度与NH_3累积排放量的关系可用拟合方程表示,通过方程计算可知:对于灭菌的滤料,当滤池高度为50 cm时,NH_3去除率可接近100%;而未灭菌的腐熟堆肥滤料仅25 cm高度就可完全去除NH_3。腐熟堆肥∶砂土=4∶6(湿基质量比)混合而成的生物滤料,经过28 d的过滤处理后,滤料未发生酸化现象。  相似文献   
21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kinase, PPCK)是一种钙不依赖的丝氨酸/苏氨酸(Ser/Thr)类蛋白激酶, 参与碳氮代谢等多个生物学过程, 然而其在碱胁迫反应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前期野生大豆碱胁迫基因表达谱数据基础上, 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离野生大豆(Glycine soja)PPCK1基因, 该基因与大豆(Glycine max) PPCK1基因(AY374445)具有99%的相似性, 被命名为GsPPCK1。在50 mmol L–1 NaHCO3 胁迫处理3 h内, 根和叶中GsPPCK1基因上调表达, 属碱胁迫早期应答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肇东苜蓿进行遗传转化, 并对RT-PCR阳性的超表达转基因株系进行耐碱性分析表明, 在100 mmol L–1 NaHCO3处理15 d后转基因株系生长状态良好, 而非转基因对照株系明显萎蔫、失绿、甚至死亡; 转基因株系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对质膜透性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株系(P<0.05), 而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P<0.05), 说明超量表达GsPPCK1基因增强了苜蓿的耐碱能力。以上结果表明, GsPPCK1参于植物耐碱胁迫反应过程, 在碱胁迫基因工程研究领域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14.
为探明半夏连作障碍的化感物质释放途径和构建高效的半夏种植制度提供参考,以半夏、生菜、莴笋、高粱、决明子、小麦、油菜和玉米8种作物为受试材料,采用生物测试方法研究半夏植株腐解液、半夏根系分泌物浸提液和半夏根际土壤浸提液对受试材料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半夏植株腐解液对受试材料均有强烈的化感抑制作用,半夏根际土壤和根系分泌物浸提液对受试材料有微弱的化感促进或抑制作用,三种浸提液化感作用强度为半夏植株腐解液>半夏根系分泌物浸提液>半夏根际土壤浸提液,半夏植株腐解液含有丰富的化感物质,可能是半夏自毒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半夏化感物质研究的可靠基础材料。半夏化感物质对受试材料的化感抑制作用强度表现为玉米>生菜>莴笋>小麦>高粱>油菜>半夏>决明子,决明子是8种受试材料中最耐化感胁迫的作物,可以用于构建半夏高效种植体系。在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半夏化感物质对受试材料的抑制作用与其质量浓度呈正比,其中0.01 g/mL是半夏自毒作用临界值,大于0.02 g/mL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毒作用。  相似文献   
215.
【目的】为提高亚硒酸钠的生物利用率,通过内源乳化法制备环境响应性亚硒酸钠 / 海藻酸钠微 胶囊(SSSAMC)。【方法】以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SA)为壁材、亚硒酸钠(Na2SeO3)为芯材、纳米碳酸钙 (Nano-CaCO3)为交联剂制备 SSSAMC。采用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与能谱扫描结合分析 SSSAMC 的热稳定性与 形貌。通过测定 SSSAMC 在不同 pH、温度以及离子浓度下的溶胀率,考察 SSSAMC 的环境响应性,并分析了 SSSAMC 溶胀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该法制备的 SSSAMC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兼具 pH、温度和离 子浓度响应性,其响应溶胀过程符合 Schott 溶胀模型,拟合相关系数 R2 在 0.99 以上。【结论】SSSAMC 兼具 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环境响应特性,具备作为肠道释放的饲用硒营养剂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16.
为了探索建立食蟹猴骨质疏松模型的可行性并评价阿仑膦酸钠(ALN)的治疗效果,将12只成年雌性食蟹猴随机分为卵巢切除(OVX)模型组、OVX阳性组、假手术(Sham)组。造模1个月后,OVX模型组和Sham组口服生理盐水(10 mL/周),OVX阳性组口服ALN(5 mg/周)。结果表明:OVX术后1个月,血清雌二醇(E2)水平较术前下降。OVX模型组血清骨代谢物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ALP)、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I)明显高于OVX阳性组和Sham组(P0.01)。OVX模型组骨密度(BMD)明显低于OVX阳性组和Sham组(P0.01)。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显示OVX模型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数量均减少,骨小梁分离度增大,与OVX阳性组和Sha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X阳性组的松质骨骨强度参数明显低于OVX模型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雌性食蟹猴去卵巢后因雌激素降低导致的骨质疏松,与人类临床上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各项指标相符。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雌性食蟹猴去卵巢(OVX)后诱导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并通过经阿仑膦酸钠治疗效果的评价验证。此模型为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机理、评价药物疗效等提供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17.
本文重点介绍了洋蓟植物酶在羊奶酪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内容包括菜蓟属植物酶凝乳特性、粗制酶简易提取方法、应用类型品种以及主要工艺步骤和管控要点等,为指导开展羊奶酪新品研发提供技术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18.
小麦FT基因编码蛋白结构及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生物信息方法分析和预测小麦FT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信号肽、跨膜区、亚细胞定位和三级结构,对不同植物FT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位点、密码子使用偏性和系统发育进行分析。结构表明,小麦FT基因编码177个氨基酸,编码产物为一种亲水性的脂溶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是由β折叠为主,其次分别是α螺旋和β转角,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同源建模的相似度为89.57%,除满天星外,其余植物均具有PEBP蛋白,小麦FT基因对密码子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偏好性,且不同植物FT基因密码子偏性间的相似关系与系统发育分析得出的亲缘关系具有一致性。说明FT基因在不同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219.
微胶囊化包埋可减缓亚硒酸钠(Na_2SeO_3)的氧化速度。以海藻酸钠(sodiumalginate,SA)为壁材、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为交联剂,采用内源乳化法制备亚硒酸钠/海藻酸钠微胶囊(SSSAM)。借助FTIR和XRD表征,对SSSAM的结构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单因素法,以载药率(LC)和包封率(EE)为指标,优化SSSAM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内源乳化法成功制备了亚硒酸钠/海藻酸钠微胶囊,Na_2SeO_3以非晶态形式包埋于SSSAM中。制备工艺优化条件为Nano-CaCO_3质量比为1/2、油水体积比为4:1、Span80质量分数为3%,乳化40min,交联15min。在此条件下,SSSAM的LC和EE分别为16.2%和52.7%。  相似文献   
220.
不同药剂喷施处理对海南油茶保花保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茶试验基地设定15个处理,分别在花期喷洒不同类型及浓度的药物进行保花保果处理,并以喷洒清水为对照;采收成熟果实,测定其产量和单果重、横纵径、籽粒重等果实指标,进行生物统计分析,并结合喷洒成本,计算经济效益,筛选出海南油茶最适宜的保花保果药物及浓度。结果表明:0.5%硼砂、20 mg/L GA_3、800倍爱多收和0.1%硼砂+800倍爱多收+800倍高美施处理的株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5%硼砂处理的果实横纵径显著高于对照组;20 mg/L GA_3、0.1%硼砂、800倍爱多收处理的单果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的籽粒重和出籽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说明赤霉素、硼砂、爱多收、高美施等药物处理对增加油茶产量和提高单果重有显著性作用。这些药剂价格低廉企且易购买,对提高海南油茶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