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5篇
  20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研究喷施多效唑对双季晚稻秧苗生长的影响,为基质育秧秧苗调控提供技术支撑。以‘华优2号’为材料,通过育秧试验,分析多效唑施用时间与喷施浓度对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显著缓解了秧苗生长,秧苗株高显著降低,多效唑对秧苗苗高的调控作用随喷施浓度增大而加强,随喷施时间的推迟而减弱。喷施多效唑显著影响秧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SPAD值在喷施时间(T)、喷施浓度(C)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喷施时间(T)×喷施浓度(C)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喷施多效唑显著促进根系生长,一定浓度内多效唑浓度提高,秧苗根系数量、长度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增加,浓度过高则抑制根系的生长,喷施时间过晚也抑制根系的生长。综合秧苗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生长等表现,T1C2和T2C2处理下秧苗素质最佳。  相似文献   
62.
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解钾菌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南方红壤区,研究长期施肥下土壤解钾菌的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可为该地区土壤钾素资源管理和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红壤旱地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始于1986年),选取不施肥(CK)、施氮磷肥(NP)、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NPKM)处理,分析玉米开花期根际土壤的解钾菌类型和解钾能力及其有机酸和激素含量,并结合玉米根系特性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影响红壤旱地解钾菌变化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NPKM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和根体积分别增加了112.3%、174.4%、32.43%和291.5%,根际土壤pH提高了0.67个单位,有机质、非交换性钾和交换性钾分别增加了29.50%、19.34%和53.89%。各施肥处理根际土壤中均存在解钾菌,CK和NP处理的解钾菌均为类芽孢杆菌属,NPK和NPKM处理则均为纤维菌属。与CK处理相比,NP、NPK和NPKM处理下根际土壤解钾菌的解钾效率分别增加了162.4%、139.0%和105.6%,其中NP处理解钾菌的解钾效率最高。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的结果显示,根系和施肥可同时调控解钾菌的解钾效率。冗余分析(RDA)进一步表明,根系长度和表面积与土壤解钾菌特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因此,红壤旱地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不仅直接影响玉米根系发育特征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还能显著改变土壤解钾菌群落及其解钾能力,其中根系长度和表面积是调控玉米根际土壤中解钾菌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3.
旨在探讨中药添加剂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肪沉积的影响。将3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脂饮食组(HF)和高脂饮食+中药组(HC),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肥胖小鼠模型,并通过持续给药观察中药添加剂对肥胖小鼠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期为6周,试验结束后处死小鼠,测量小鼠体质量、体脂含量和肝脏质量。结果表明,2周时HF组和FC组小鼠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5周时FC组小鼠的体质量出现下降,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6周时,FC组小鼠的肾周脂肪和肠系膜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HF组,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肝脏指数没有组间差异性。由结果可知,中药添加剂有效降低了高脂饮食小鼠的脂肪沉积量。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下磷肥用量的减施潜力,进而为不同肥力水平稻田磷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在高、中、低肥力稻田上,通过在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基础上增减15%、30%、45%磷肥用量开展双季稻田间试验,并分析磷肥用量与水稻产量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在高、中、低肥力稻田上,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的早、晚稻产量均呈高肥力>中肥力>低肥力的趋势,而与之比较,在其基础上磷肥增施15%、30%、45%处理对早、晚稻产量均无显著增产效应,减施15%处理未显著减产,但磷肥减施45%处理在各肥力水平稻田上均显著减产,降幅为4.06%~15.15%。高、中、低肥力稻田上早、晚稻产量潜力对应磷肥合理用量呈低肥力>高肥力>中肥力稻田的趋势,且在95%的产量潜力下,在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量基础上,早稻季不同肥力水平稻田上可减施磷肥27.09%~57.58%,晚稻季可减施磷肥33.25%~50.53%,其中早、晚稻磷肥可减施比例高肥力稻田为27.09%、49.51%,中肥力稻田为36.20%、50.53%,低肥力稻田为33.25%、57.58%。在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量基础上,可在不同肥力水稻田上实现磷肥减施,但减施比例有所差异,整体上高肥力稻田磷肥可减施比例较中、低肥力稻田低。  相似文献   
65.
胡志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238-238
本文应用天泰(阿维茵)生物农药防治茶尺蠖试验,为今后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提供可靠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天泰(阿维菌)生物农药防治茶尺蠖效果高于敌敌畏,并保护了天敌,对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在今后大田生产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6.
培养条件下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通过监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矿质氮、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研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SF0)与氯仿熏蒸预处理后还田(SF1)稻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化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过28 d恒温培养,秸秆还田处理(SF0和SF1)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矿质氮含量显著降低;SF0和SF1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而且微生物量氮对秸秆介入的响应更为敏感;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SF0和SF1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SF0处理的土壤DOC含量、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SF1处理,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熏蒸预处理后还田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秸秆腐解程度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不同播种量对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生长、产量、越夏率以及对杂草生物量控制的影响,于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在幼龄杨梅园开展白三叶草不同播种量研究。结果表明:随播种量增加,白三叶草出苗数、草层高度呈上升趋势,而茎粗、叶片SPAD值和单株鲜重均呈下降趋势。白三叶草鲜草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显著增加,播种量15.00 kg/hm~2时,增加幅度较大,处理间达显著差异,而播种量为15.00~18.75 kg/hm~2时,鲜草产量增幅减小;白三叶草种子产量和越夏率均随播种量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播种量为11.25 kg/hm~2种子产量最高,播种量为15.00 kg/hm~2时越夏率最高。杂草生物量则随白三叶草播种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因此,白三叶草在丘陵红壤区幼龄果园适宜播种量为11.25~15.00 kg/hm~2。  相似文献   
68.
苗圃红皮云杉红斑病的防治技术毕有志,毕东升,关胜德,林明文,胡志华,李翠兰(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1985年以来,绥棱林区程度不同发生了红斑病。特别是1985年4月,五四林场苗圃大面积发生了红皮云杉苗木的红斑病,致使333.5万株苗木不能出圃。其损失之...  相似文献   
69.
通过进行水平管内油气两相流型实验,对影响管内油气两相流型转换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并根据所作的油气两相流型试验结果,用量纳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各流型间转换的准则关系式,以期达到准确定量地预报水平及倾斜管中油气两相流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对湿地松上松褐天牛的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湿地松上松褐天牛幼虫、成虫分布型都为聚集分布。松褐天牛蛀入孔、羽化孔分布与树高有关,在(5.1±2-3)m的树干上松褐天牛幼虫蛀入孔数最多,羽化数量最多的部位在(5.3±2.3)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