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32篇
  19篇
综合类   416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171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对10年生和7年生的两块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历年生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果;从第2年起无性系高,么董长量的F值、方差分量、重复力明显增大,并开始趋于稳定,无性系重复力较高,介于0.65-0.90之间居多。从3-4年生起,各年龄树高、胸径与近期对应性状的相关系数,以及与近期材积的相关系数增大,至趋于稳定。3-4年生后各年龄树高、胸径相关信息量亦表出与相关系数同样的趋势。遗传相关系数大于秩次,表型、环境相关系数,表明年龄间生和匠相关主要受遗传控制,无性系早期选择是有效的。早期选择最佳年龄、随主伐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介于3-4a之间,选择效率D早-V晚高于H早-V晚,前者出现最大选择效率的年龄早于或等于后者,所以选择指标倾向胸径。  相似文献   
22.
以杉木T-c 07无性系组培苗的无菌不定芽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增殖培养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和IBA对杉木T-c07无性系组培苗多代增殖培养的不定芽萌发和生长影响较大,以DCR+0.30mg·L~(-1)6-BA+0.01 mg·L~(-1)IBA+30 g·L~(-1)蔗糖+6.80 g·L~(-1)卡拉胶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增殖效果最好,能使已经25代增殖培养的不定芽萌芽率达到100%,增殖倍数提高至3.25倍,而且叶色嫩绿、茎干健壮,长势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3.
蔺草穴盘育秧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草采用穴盘育秧新技术,具有丛茎(苗)均匀,起苗不伤根等优点。2004~200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穴盘育秧移栽本田后,无明显缓苗期,不会产生浮株或死苗缺丛现象,群体良好,生长平衡。耐迟栽、抗严寒。根系旺盛,活力强,吸肥、吸水能力强,不易早衰,草茎梢枯、黄斑发生少,草茎色泽佳,品质有效改善。丛均有效草茎多,成草率高,草茎长度长,茎重增加,产量增幅为13.46%~14.45%。同时加工产品档次高,优质优价,效益提高,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4.
猫眼尺蛾Prodlepsis superans(Butler)寄主为小叶女贞。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及野外调查相结合,观察分析猫眼尺蛾各虫态的特征、历期、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该虫在浙江宁波区域1年发生6代,以蛹在虫苞内随落叶坠地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成虫,5月上旬第1代幼虫初见,第6代幼虫至11月下旬,11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并陆续进入越冬。  相似文献   
25.
为丁香菌酯在水稻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UPLC-PDA方法,测定了丁香菌酯在稻田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当丁香菌酯在土壤、植株和糙米中的添加水平为0.0275~1.375mg/kg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8.53%~10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9%~9.83%.在大田分蘖期按推荐使用高剂量的1.5倍(225 g/hm2)分别施药1次和2次进行最终残留试验,间隔期为15 d,距最后一次施药30 d后采样,糙米中丁香菌酯的残留量均低于0.05 mg/kg.  相似文献   
26.
采用水文统计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研究澧水流域观测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年内分配、年际变化等水文特征.结果表明:澧水流域年降水量与高程显著相关,高程每降低100m,年降水量减少137.76 mm,具有典型的区域差异性,总的趋势是自流域上游向下游递减,自西北高山丘陵向东南部滨湖平原递减;澧水流域降水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27.
不同类型有机复混肥在蔺草田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相同配方的猪、鸡粪两种不同有机肥源的蔺草专用肥与常规化肥施用的效果比较,均有显著的增产、提高质量效果,尤其是鸡粪型处理区比常规区产量增25.9%,120cm以上草茎增28.7%。猪粪型处理区比常规区产量增5.91%,120cm以上草茎增9.29%。且有机肥处理区都表现草茎枯梢率明显降低。草茎的色泽好.光滑、茎实,富有弹性,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28.
南洋楹种源/家系在粤北山区的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年在广东省翁源九曲水林场建立的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种源/家系试验林进行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时,参试种源/家系间的保存率和生长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较长时间的霜冻、结冰和降雪天气对南洋楹的保存率和生长性状有很大影响;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保存率和生长性状均表现较好的有家系C2、C7和种源P11,其5.5年生时的保存率分别为73.02%、65.22%和69.55%,单株材积分别为0.046 717、0.041 166和0.047 980 m3,均优于对照和群体均值,可在该地区作进一步的观察测定.  相似文献   
29.
突变综合评价理论在滑坡体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服目前滑坡安全评价中直接使用权重进行分析的主观性弊端,寻求边坡预测预报的新途径。【方法】以突变理论为基础,基于滑坡体的长期监测资料,建立边坡安全稳定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底层评价指标的评分、进行归一运算等逐级向上确定指标体系各突变隶属度的值,实现对系统的总突变过程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了边坡安全稳定的突变综合评价法,并构建了边坡安全的综合评价体系。实例应用表明,该工程滑坡体总突变值随时间呈现逐渐平稳的变化趋势,但与其他年份相比,1990年和1995年的总突变值分别为0.94和0.97,出现明显突变异常,其评价结果与该工程的定检报告结果一致。【结论】突变综合评价法合理可行,能较客观、全面地反映滑坡体的实际运行情况,在及早发现滑坡失稳隐患、保证滑坡体正常稳定运行方面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针对渭河流域咸阳-西安段的非点源污染状况,模拟分析不同管理措施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效果,为渭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渭河流域咸阳-西安段的非点源污染SWAT模型,利用2008-2016年逐月径流、水质及CMADS气象数据集等资料,对SWAT模型进行率定及验证,分析研究区内非点源污染特征;针对2016年研究区内非点源污染状况,设定4种管理措施,模拟验证不同管理措施在渭河流域咸阳-西安段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效果。【结果】构建了渭河流域咸阳-西安段的非点源污染SWAT模型,该模型对研究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2016年研究区域非点源总氮(TN)和总磷(TP)负荷的入河量分别为7 654.0和626.5 t,主要集中在蓝田县、长安区、临潼区、鄠邑区、旬邑县以及彬县部分子流域;通过实施化肥减量、集中设置沼气池和加强水土保持等3项措施,可分别削减7.57%~29.11%、0.54%~32.85%和0.4%~23.12%的非点源TN负荷以及2.59%~15.99%、0.45%~28.65%和0%~39.79%的非点源TP负荷;将上述3种管理措施整合在一起的综合管理措施的削减效果较单一措施明显提高,其可削减9.98%~50.68%的非点源TN负荷和5.25%~52.84%的非点源TP负荷。【结论】渭河流域咸阳-西安段非点源污染的重点控制时段在汛期(6-10月),重点控制区域是蓝田县、长安区、临潼区、鄠邑区、旬邑县以及彬县部分子流域;加强水土保持和化肥减量是有效控制该研究区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