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香型软米水稻‘松早香1号’作为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供体亲本,以非香非软长粒型水稻‘嘉禾218’作为转育亲本,结合香味基因和软米基因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成功选育出长粒香型软米水稻品系上师大19号。试种试验表明:上师大19号水稻粒长7.2 mm,长宽比3.1;米外观好,透明度1级,精米直链淀粉含量8.0%,产量8 234.4 kg∕hm~2。上师大19号水稻对叶瘟、穗茎瘟和白叶枯病均具有较强的抗性,病情指数均为0,但略感纹枯病,病情指数为1.24。该水稻品系的成功选育将为上海地区推广长粒型的香型软米水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正>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全县草资源,大力发展优质肉羊等草食牲畜,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产业支撑,我们在实施《波尔山羊扩繁推广及杂交技术示范》项目期间,引  相似文献   
53.
玉米新病害—鞘腐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明确中国玉米产区发生的新病害—鞘腐病的症状及其致病病原菌的种类。【方法】田间调查进行症状描述,采集不同地区玉米鞘腐病典型病斑,对分离获得的可疑病原物进行培养、致病性测定以及ITS序列测定分析。【结果】玉米鞘腐病菌的形态学与已报道的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 ]相同,ITS序列测定分析该菌与层出镰孢菌的同源性达100%;人工接种寄主表现与田间自然发病相同症状。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为28℃。病菌大、小两型分生孢子的萌发适宜温度均为25~30℃。【结论】玉米鞘腐病为中国玉米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其病原菌为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 (Mats.)Nirenberg]。  相似文献   
54.
旨在揭示青海藏羊群体中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为藏羊高繁性状的选育提供参考。以157只青海藏系绵羊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藏羊群体中Fec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对FecB基因与产羔数的关系展开相关性分析。结果:藏羊中存在BB、B+和++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13、0.299和0.688。期望杂合度(Ho)与观测杂合度(He)分别为0.299和0.27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35,处于低度多态(PIC<0.25)。卡方检验结果说明藏羊群体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藏羊不同基因型个体产羔数比较结果为:BB>B+>++,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BB基因型产羔数显著高于B+与++基因型,B+与++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FecB基因对藏系绵羊产羔数存在一定影响,提示FecB可作为青海藏羊多胎性状的分子标记,且存在巨大的选择潜能。  相似文献   
55.
56.
57.
从采自中国不同地区的高粱靶斑病病叶上病斑分离获得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对中国高粱靶斑病原菌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病叶上的病斑形状、大小差异很大,但病原菌在菌落形态和孢子形态却极为相似;通过不同菌株的rDNA ITS序列聚类分析表明,供试菌株与高粱生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ghicola)相似度达99%,病原菌种群多样性不丰富。  相似文献   
58.
我国东北地区玉米苗枯病致病真菌的种类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玉米苗枯病的病株800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共分离组织8 000块,得到真菌7 049株,真菌分离频率为88.11%.其中镰孢菌共4 034株,占分离所得真菌总株数的57.23%.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各省分离所得的苗枯病致病镰孢菌株数在各省分离所得的真菌总株数中所占比例基本一致,分别为56.89%、61.26%和55.07%.表明镰孢菌在3省均为玉米苗枯病的主要致病菌.同时,在分离出的真菌中有丝核菌1 099株,占分离真菌总株数的15.59%.但是,3省所分离到的菌株比率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16.09%、9.47%和18.87%.  相似文献   
59.
本文通过对长江1号高羊茅不同行距、不同播种量的种子生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水平和管理条件下,以行距为45 cm、播种量11.2 kg/hm2的处理种子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0.
在实验室水族箱环境条件下,对不同养殖密度下乌江中华倒刺鲃仔鱼的摄食、生长和存活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养殖密度对中华倒刺鲃仔鱼的摄食、生长和存活都有明显的影响.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的摄食强度、饵料系数、存活率、全长、体质量以及特定生长率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提出,在实际苗种生产中,在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和培育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