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人工林木材的利用已成为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杨树以其生长快、干形好、用途广泛等特点而成为我国首选的速生人工林树种。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杨树木材加工利用的现状,提出了杨树木材加工利用的发展趋势以及合理高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2.
以湖北省崇阳县雷竹林为研究对象,对集约经营雷竹林分结构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集约经营雷竹笋用林立竹在林地上分布均匀,调查的雷竹林分平均胸径为2.55cm,通过胸径计算得到的适宜经营密度约为15 000株/hm2(1 000株/667 m2);林分中立竹处于年青状态,1年生、2年生、3年生及4年生、5年生立竹数依次为3 000、4 660、3 880、460、20株/hm2,所占的百分率依次为24.59%、38.20%、31.80%、3.77%及1.60%;钩梢有利于雷竹林分抗雪压,虽然钩梢后立竹留盘数减少,冠幅减小,但平均每枝叶面积指数增大;生产中每年通过在林地上均匀保留健壮的笋体而形成新立竹,因而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出现向右偏态;农事活动使枝下高也发生变异;雷竹林各器官生物量大小依次为杆>竹蔸>竹鞭>叶>枝,钩梢使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3.
为分析设施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对生物炭的响应,以缓解设施连作障碍及扩大生物炭在设施连作栽培中的应用,依托温室盆栽试验,以“德尔3号”嫁接黄瓜为试验材料,分别取连作20、15、10、5、1、0年(对照)蔬菜土壤,通过添加一定量(20 t/hm2)的生物炭处理后,研究生物炭调控对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限的连作土壤添加一定量生物炭处理后,增加了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接合菌门(Zygomycota)在土壤中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中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及其他未知菌门的比例,并且以连作15年蔬菜土壤(L15J)表现最为明显;显著提高土壤中真菌丰度,以连作15年蔬菜土壤(L15J)及种植1年蔬菜土壤(L1J)表现最为明显;同时提高了连作20年(L20J)土壤中真菌的多样性;各处理在200~400个OTUs时有大量真菌的新物种出现,以连作20年(L20J)土壤的真菌物种种类最多。研究表明,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施入一定量的生物炭,增加了有益真菌菌群在土壤中的比例,提高了土壤中真菌丰度及多样性。  相似文献   
44.
牛分枝杆菌是严重危害养牛业的重要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PCR是检测该病原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通过筛选最佳的PCR检测方法,以期为临床监测牛分枝杆菌感染提供技术参考。针对牛分枝杆菌4种常见的特异性基因(16S rRNA、IS6110、IS1081和Mpb64)分别设计引物,通过温度梯度PCR法确定最适退火温度;采用牛分枝杆菌参考株核酸确定PCR最小检测限,同时运用牛分枝杆菌国内参考株、牛分枝杆菌国际参考株、禽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副结核分枝杆菌、羊种布鲁菌以及牛种布鲁菌进行特异性比较试验;最后运用人工模拟牛分枝杆菌感染组织样本(肺脏、淋巴结、奶样)比较不同PCR方法检测效果。4对引物以60℃为退火温度时均能检测分枝杆菌,其中IS6110、IS1081和Mpb64基因引物可以特异性检测牛分枝杆菌。IS6110和IS1081基因引物对牛分枝杆菌基因组的检测灵敏度最高,可达10-10 ng/μL;IS6110基因引物在肺脏和淋巴结中牛分枝杆菌检测灵敏度可达106 CFU/mL以上,而Mpb64基因引物对奶样中牛分枝杆菌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  相似文献   
45.
对世界山茶属(Camellia)植物品种注册中心2021年及以前已登录的滇山茶(C. reticulata)823个品种进行资源和形态特征分析,并对其中形态特征记载完整的213个品种进行性状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滇山茶品种资源丰富,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是主要来源地;其花色以红色系为主,其次是粉色,稀有复色和白色;花型主要为半重瓣型和重瓣型,少有单瓣型;叶形以椭圆形为主,其次为圆形、卵形、披针形;叶尖以渐尖为主,叶基以楔形为主。213个品种的表型多样性指数(H)为0.41~1.91,其中叶宽的H值最大(1.91);变异系数(CV)为15.16%~49.08%,叶长的CV最小(15.16%),花瓣数的CV最大(49.08%);通过主成分分析,推测叶片的性状对滇山茶品种分类有重要作用;以叶片大小、花瓣数等聚类,213个品种可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可作为单瓣型花良种选育的材料,第Ⅲ类群花瓣数和叶片较大,可作为重瓣型花良种选育的材料。  相似文献   
46.
以来自不同地区的88份长日照型洋葱种质资源为参试材料,通过变异分析、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9个农艺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9个农艺性状在洋葱群体内存在丰富的变异,品质性状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4.79%,鳞茎横径、鳞芽数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1.53,质量性状肉质鳞片颜色变异系数最高,为140.69%,鳞茎膜质皮颜色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18;9个表型性状和5个品质性状相关性结果显示,各性状间相关性较高,相互影响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鳞茎茎粗、假茎外皮色、花薹数、花薹高、花药颜色、叶面蜡粉、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是洋葱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并通过综合得分(F值)获得综合排名前10的品种;系统聚类将洋葱种质分为2类,第Ⅰ类群为丰产性较差的类群,第Ⅱ类群为鳞茎纵径、鳞茎横径、盘状茎横径较大,肉质鳞片数较多,VC、黄酮、有机硫化物含量较高,产量较高的类群,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47.
4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考察了柚木光辐射前后的颜色和组成变化,确定了可能引起柚木光变色的主要成分。结果显示,柚木光照100 h后黄蓝指数变化最为明显,表面变成金黄色,从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中共鉴定出76种成分,其中柚木光辐射前的抽提物中鉴定出55种成分,柚木光辐射后的抽提物中鉴定出49种成分,包括烃类、醇类、酚类、酯类、醛类、酮类、蒽醌类和胺类,辐射后的柚木抽提物中烯烃类从20.11%减少至8.80%,由5种烯烃类减少为4种;酮类从0.99%增加到9.19%,由5种酮类增加为9种;杂环类化合物从20.56%减少到1.54%,由6种杂环类减少为1种。柚木单板表面光辐射后变亮、变黄,随着辐射时间加长,可变成受人欢迎的金黄色,这可能与抽提物中化合物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关,木材抽提物中的酚羟基、羰基、双键等结构与木材光变色有很大关系。柚木光辐射前抽提物的成分主要为反式角鲨烯(20.108%)、2-甲基蒽醌(13.110%)、1-甲基-3,4-二氢异喹啉(12.452%)、2-羟甲基蒽醌(8.210%)、8-甲氧基-1-甲基-.beta.-咔啉(6.552%)这5种化合物,这些主成分都含有与木材光变色相关的双键或者羰基。辐射后除了8-甲氧基-1-甲基-.beta.-咔啉和1-甲基-3,4-二氢异喹啉检测不到以外,相对百分含量减少较大的是反式角鲨烯(9.970%)和2-羟甲基蒽醌(5.368%),只有2-甲基蒽醌(13.678%)相对百分含量增加。而且由于2-甲基蒽醌为黄色晶体,因此推测柚木表面黄色的深浅可能与有效成分2-甲基蒽醌的量有关,但柚木光变色的具体原因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9.
采用RACE-PCR方法,从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头肾SMARTcDNA中获得了679 bp IL-8 cDNA序列。结果显示:该序列包含169 bp的5′非编码区,213 bp 3′端非编码区和297 bp的开放阅读框;鲢IL-8的开放阅读框编码98个氨基酸残基,其中包含构成两对二硫键的4个保守半胱氨酸。RT-PCR结果显示鲢:IL-8 mRNA主要在胰、肝脏和头肾中表达。将鲢IL-8不含信号肽的成熟多肽克隆到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QE30上,转入大肠杆菌M15内进行表达,经SDS-PAGE电泳后显示,重组融合蛋白在分子量约11kD处有一明显表达带,与预期计算的分子量大小相一致。  相似文献   
50.
当前石油基增塑剂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邻苯类增塑剂被质疑具有持久性的生殖毒性,且在许多国家受到法规限制。而植物油脂作为精细化学品原料所具有来源广、产量大、可再生和价格低廉等诸多优势,已成为生物基增塑剂研究开发的焦点。综述了以植物油脂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环氧化、Diels-Alder反应、酯交换、氯代、酯化、缩聚、开环和双键加成等)对植物油脂结构中的不饱和双键、共轭双键、酯基、与酯基相连β碳上的氢、羟基和羧基进行改性,设计并合成出不同结构类型油脂基增塑剂,如环氧化植物油(环氧化脂肪酸酯)、C22-三酸酯、脂肪酸多酯、含硫脂肪酸酯、甘油酯、植物油聚酯型和阻燃型植物油基增塑剂等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合成工艺条件以及各类增塑剂对PVC制品的性能影响。与国外相比,我国油脂基增塑剂产品种类少、产量低,环氧类和氯代型油脂基增塑剂是比较成熟产品,开发其绿色的合成工艺是当下研究焦点。其他类型油脂基增塑剂除了要在结构设计、工艺开发上加大研究外,还需要加大在特定塑料制品中的应用研究。就国内情况而言,应重点开发量大价低的非食用油脂,以推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