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用1.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和20%三唑磷乳油等5种杀虫剂对荔枝蒂蛀虫实施大田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000倍液防治荔枝蒂蛀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可达到91.96%,且对荔枝安全,是一个可推荐使用的杀虫制剂。  相似文献   
12.
通过50%施保功对不同品种西瓜炭疽病的防效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50%施保功对不同品种西瓜炭疽病均有理想的防效,使用浓度1000~1500倍,连续喷施2~3次,其防治效果达73%以上;而且在不同西瓜品种上使用均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用新型高效低毒仿生杀菌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与生产上常用的6种杀虫剂和杀菌剂设计成7个混用组合,于不同辣椒品种的不同生育期实施叶面喷雾,结果显示,所有混用组合均不会对辣椒的株高和叶片数量造成不良影响,辣椒植株上也未观察到任何药害症状,从而确认了其在辣椒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当前5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溴虫腈EC对甜菜夜蛾具有优良的防效,药后7 d防效为92.11%,可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选药剂;2.5%多杀菌素SC的效果次之,防效为85.49%;2%阿维菌素EC、4.5%高效氯氰菊酯EC和48%乐斯本EC防效稍差,在生产上应慎用。  相似文献   
15.
25%阿米西达悬浮剂防治辣椒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阿米西达悬浮剂对辣椒疫病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第3次药后第10天其相对防效最高可达82.50%,且对辣椒安全无药害,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主栽红心火龙果品种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海南省主栽的3种红肉火龙果果肉中营养元素含量和品质指标,比较不同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火龙果中N、P、K、Ca、Mg、Fe、Mn、Cu含量差异不显著,Mg、Zn、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差异显著。与金都一号、大龙火龙果比较,长红火龙果果实K、Fe、Mg、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均较高。综合而言,长红火龙果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7.
应用17 600IU·mg-1 Bt悬浮剂防治小菜蛾幼虫,结果显示,17600IU·mg-1 Bt悬浮刑1 125 g·hm-2的防效为94.36%,高于16 000IU·mg-1 Bt可湿性粉剂1 125 g·hm-2的防效(85.53%),是防治小菜蛾的有效生物药剂,推荐使用浓度为750~1125 g·hm-2.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反季节莲雾叶片养分周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莲雾开花对叶片N、P、Mg 含量有一定影响,而叶片K、Ca含量受莲雾果实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在莲雾幼果期和壮果期喷施叶面肥对于补充叶片Ca、Mg含量有一定效果。并根据不同时期莲雾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提出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9.
8种杀虫制剂对椰心叶甲的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8种不同成分且经过室内毒力筛选的化学农药和生化农药单剂进行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田间防治,运用改进的直筒式手持简易喷雾器(水枪)进行施药,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喹硫磷和氟虫腈在大田继续保持和室内相同的良好防治效果。施药后第7天、15天、30天和60天害虫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均大于99%,第90天和120天个别植株重新感染少量的椰心叶甲成虫和幼虫,第150天后有一半以上的植株感染椰心叶甲成虫和幼虫,其中个别植株已经产生卵和蛹,防效产生轻微下降,但不会对椰树心叶的生长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几种技术措施防治辣椒根结线虫病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根结线虫病严重发生的辣椒大田,采用了9种技术措施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非寄主玉米轮作、90 kg?hm-2 PsbA生防制剂粉剂(DP)和63 kg?hm-2淡紫拟青霉微球剂处理120 d后对2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0.66%、67.54%和71.47%,施药后150 d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4.31%、70.81%和73.99%|但以化学杀线虫剂22.5 kg?hm-2 10%噻唑膦颗粒剂(GR)处理土壤最有效,对2龄幼虫和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12%和85.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