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荧光假单胞菌拮抗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机制及控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烟草根际生防细菌对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抑菌机制,从重庆地区连作烟田健康烟株根际土壤分离获得5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拮抗菌株。通过平板对峙及代谢产物抑菌试验筛选对烟草疫霉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P-72-10菌株抑菌效果最强,抑菌带半径达13.0 mm,相对抑制率为68.57%,且该菌株代谢产物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达25.39%~46.03%;显微观察发现该菌株可引起烟草疫霉菌丝的分支增多,菌丝顶端膨大呈畸形,多数菌丝中间或顶端细胞的细胞壁加厚、原生质浓缩和产生类似厚壁孢子的细胞。在温室盆栽条件下P-72-10菌株对烟草黑胫病也表现出良好的控病效果,对抗病和感病品种的相对防效分别为53.57%和66.37%。  相似文献   
82.
一种甘蓝黑腐病接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崇刚 《植物保护》1994,20(5):35-35
一种甘蓝黑腐病接种新方法肖崇刚(重庆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630716)甘蓝黑腐病是甘蓝产区常见病害,此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选育抗病品种。抗病鉴定中过去常用的剪叶接种,此法不能真实地反应品种田间抗性;而喷雾接种,由于侵入途径的局限常出现菌体不能进入水孔,...  相似文献   
83.
产几丁质酶细菌CHB101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对峙及无菌滤液对稻瘟病孢子萌发影响等方法研究了产几丁质酶细菌CHB101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该菌对稻瘟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在PDA平板上25℃培养6d后抑菌带平均宽为11.0mm,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稻瘟病菌菌丝细胞质浓缩,细胞壁溃解和细胞质外渗等明显的几丁质酶作用现象。该菌培养后的无菌滤液对稻瘟病孢子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随滤液的浓度提高抑制作用越强。而且研究结果显示CHB101的抑菌谱宽,抑菌能力强。  相似文献   
84.
基于根肿菌早期侵染量的白菜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不同抗性白菜品种对根肿菌侵染量的影响,通过水培法观测4个白菜品种接种根肿菌后其在寄主根内的发展动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同期根内含菌量进行分析,并结合温室盆栽试验获得的各品种发病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早熟长江5号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82.5%和36.2,华良早五号为66.7%和37.5,CR-春美为68.9%和36.0,可归为感病品种,而CR-英雄为52.5%和16.5,可归为抗病品种;水培法接种观测和PCR定量结果显示,根毛侵染率、皮层侵染数以及根内含菌量均表现为CR-英雄最低,显著低于其它3个品种。根毛侵染率、皮层侵染数、根内含菌量、发病率四者间呈显著相关,其R2最大值变幅为0.84~0.98,且根毛侵染率与根内含菌量、发病率与根内含菌量的最大相关系数均出现在第6天,说明根肿菌早期侵染量直接影响白菜根肿病的发生程度。表明根内早期侵染是根肿菌致病的关键环节,通过水培法观测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评价品种的抗性,可作为根肿病抗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Wright)又称黄姜,为一种多年生藤本药用植物.其富含薯蓣皂素、黄姜素等珍贵物质成分,是生产甾体激素药和灭螺生物药的理想原料,被医药界誉为"药用黄金"的皂素,就是从盾叶薯蓣中提取的.近年研究表明,盾叶薯蓣的提取物还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86.
番茄青枯病病菌无致病力菌株的分离和控病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实验从有青枯病的番茄茎中分离出198株无致病力青枯菌,室内平板喷雾法拮抗试验表明,有39个菌株在PSA培养基上可明显抑制青枯菌Bs 01~05的生长,采用番茄“合作903”品种对这39株平板拮抗菌进行温室盆栽试验,最终筛选出2株(100,134)表现较好的控病效果,其20d后的防效分别为43%和47%。  相似文献   
87.
针对番茄青枯病,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用NA平板分离了健康番茄在苗期、花期、初果期和盛果期,根表、根际、根围和非根际等不同部位样品中的细菌,并分析其数量的动态变化和各生育期的根际效应.同时测定优势菌和番茄青枯菌之间是否存在拮抗关系,鉴定优势菌.结果表明,无论在哪个生育期,番茄根际土中细菌数量都远大于其他部位的细菌数;根表细菌数量也多于根围及非根际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从鉴定结果看,优势细菌种类无论是在不同部位样品间还是在不同生育期都大体相同,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动态变化.番茄对细菌数量上的根际效应在盛果期值最大.试验中获得番茄青枯菌的拮抗菌株16株.  相似文献   
88.
以甘蓝根肿病为调查对象,比较分析了0~9级标准和0~4级标准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本调查研究选取3块发病地块,各随机抽取40株不同发病程度的甘蓝植株,应用2种分级标准统计分析了各自的病情指数及与甘蓝产量的相关性,探讨了以肿大主根和茎基部直径倍比、肿大侧根比例作为病害分级依据的可靠性,以及肿根其他症状(龟裂、变黑和腐烂)是否可作为分级的参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0~9级标准和0~4级标准与甘蓝产量损失之间均显示出很高的相关性,其中0~4级标准相关性更强;而肿根龟裂、变黑及腐烂等症状不能很好地区分不同病级,因此不适宜作为甘蓝根肿病田间分级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89.
对不同桑园桑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ori(Boyer andlambert)Young et al)菌株的冰核活性测定表明,冰核活性细菌占17.8%.冰核活性菌不能利用山梨醇,但能产生硫化氢;而无冰核活性菌株则相反.  相似文献   
90.
根据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探讨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教学实习-基地实训”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模式的构建.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实践和训练,不仅培养了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提升了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