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146篇
农学   130篇
基础科学   81篇
  160篇
综合类   889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80篇
畜牧兽医   409篇
园艺   195篇
植物保护   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在亚热带典型景观尺度上系统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溶解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广西肯福和湖南盘塘作为亚热带红壤低山与红壤丘陵典型景观单元,对两个景观单元进行密集采样(0~20 cm)分析。【结果】红壤低山和红壤丘陵景观单元土壤DO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9.2±75.8) mg•kg-1和(90.035.4) mg•kg-1,其中低含量样本均以稻田土壤为主,其平均值分别为(46.7±14.9) mg•kg-1和(68.023.1)mg•kg-1。高含量样本以旱地、果园和林地土壤为主,红壤低山景观单元旱地、果园和林地土壤DOC含量分别比稻田土壤高271%、278%和315%,红壤丘陵景观单元比稻田土壤高37%、69%和77%。土壤溶解有机碳与土壤总有机碳的比值(DOC/TOC)显示,两个景观单元稻田土壤DOC/TOC值(0.24%和0.44%)亦明显低于其它利用方式土壤(0.90%~1.50%)。【结论】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土壤DOC含量,同一景观单元长期处于淹水条件下的稻田土壤DOC含量明显低于旱作土壤(如旱地和果园),林地开垦为旱地或果园后土壤DOC含量降低。同时土壤DOC含量存在区域差异,位于亚热带南部的红壤低山景观单元土壤DOC的含量明显高于北部的红壤丘陵景观单元。  相似文献   
82.
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氮、磷和钾等)是土壤肥力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以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湘阴县稻田为例,探讨了23年来典型湖区稻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的9个代表性稻田土壤,与1980年比较,2003年的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2.6%和24.2%,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8.8%和5.6%,但差异不显著.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67.2%和23.2%,差异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保持基本稳定.研究的稻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558 8*,n=18),而土壤有效氮与全氮含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842 6**,n=18).该区稻田氮和钾投入量基本适宜,但磷素投入量可适当减少.  相似文献   
83.
洞庭湖平原区土壤全磷含量地统计学和GIS分析   总被引:53,自引:4,他引:53  
 以洞庭湖平原区典型景观单元为试点,利用GPS定位共取得651个耕层(0-20cm)土壤样品。本文通过对数转化、稳健统计、域法处理和Box-Cox转化四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土壤全磷进行了正态分布性检验。结果表明:Box-Cox转化成功地使数据集服从正态分布并消弱了异常值的影响。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了实验变异函数的计算和最适合模型的拟合,得出土壤全磷的最好的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随后用普通克立格估值方法绘制了土壤全磷的空间分布图。在经过不同趋势阶数土壤全磷Kriging插值误差的综合比较的基础上,结果表明趋势效应参数宜选取二阶。Kriging 估值标准差(KSD)被认为是内插象素值的标准差,并为提高全磷的制图精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应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率克立格法研究了洞庭湖平原典型区的土壤全磷的空间分布并进行了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全磷不同含量水平下的概率分布图对风险性评价、合理施肥和控制P的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实践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4.
广西蔬菜水果硝酸盐含量状况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广西四个县(区)蔬菜水果硝酸盐含量的调查分析,初步摸清了广西部分蔬菜水果的硝酸盐含量状况。指出施肥是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外因,提出了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5.
吴正宝  吴庭友  张春云  张桥  王德江  傅文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4,(36):13050-13052,13054
[目的]评价吡虫啉种衣剂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对水稻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吡虫啉种衣剂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控制水稻灰飞虱及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效果.[结果]吡虫啉600 FS 83.3 ~125.0ml/hm2及其与氟虫双酰胺混用400 FS150.0 ~ 300.0 ml/hm2在灰飞虱和黑条矮缩病重发生情况下,秧田虫口防效高达45% ~55%,大田病害防效在28.71% ~ 56.52%,结合无纺布覆盖育苗以及秧田期防治灰飞虱,可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结论]为吡虫啉种衣剂的应用及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为了制备牛结合珠蛋白主要抗原区重组蛋白(pir Bo Hp)单克隆抗体及对其进行辣根过氧化物标记。试验利用纯化的pir Bo Hp作为免疫原,免疫雌性BALB/c小鼠,然后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Bo Hp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试验分析制备的Bo Hp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反应性;利用抗体亚型鉴定试剂盒,分析鉴定Bo Hp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和轻链型。利用改良过碘酸钠标记法,对制备的Bo Hp单克隆抗体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制备了4株Bo Hp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1B3、6D6、6D3和6B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制备的4株Bo Hp单克隆抗体1B3、6D6、6D3和6B7能识别牛血浆中天然Bo Hp的α链。进一步抗体亚型鉴定结果表明,1B3、6D6、6D3和6B7抗体亚型均为Ig G1,轻链型为kappa链。利用改良过碘酸钠标记法,对纯化的Bo Hp单克隆抗体1B3、6D6、6D3和6B7成功进行了HRP标记。Bo Hpα链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HRP标记为Bo Hp特异性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柑橘黄龙病田间试验药剂橘叶青的防控效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喷施橘叶青后的柑橘叶片和果皮中黄龙病病原菌的含量。[结果]喷施橘叶青后的叶片和果皮组织含菌量明显降低,叶片组织含菌量降低了近35倍,果皮组织含菌量降低了约7倍。[结论]防治药剂橘叶青对柑橘黄龙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可以有效控制病原菌在柑橘组织中发展。  相似文献   
88.
依据野外样方调查数据,对广东省清新白湾自然保护区石灰岩地区植物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用Margale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其物种组成与结构。结果表明:在12个面积为100m2的调查样方中,共记录维管植物57种,隶属41科50属;数量优势科为桑科、芸香科、蔷薇科、樟科、豆科、壳斗科、马鞭草科和莎草科;物种的丰富度指数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impson指数表现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Shannon指数则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为灌木层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89.
硫酸亚铁诱导根表铁膜形成对水稻吸收和转运铜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条件下添加硫酸亚铁诱导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利用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对根表铁膜进行提取后测定,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对硫酸亚铁诱导产生的根表铁膜进行表征,并分析根表铁膜对水稻吸收铜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硫酸亚铁可以诱导根表铁膜在水稻根系表面产生,未处理的水稻根表Fe含量为731 mg·kg~(-1),80 mg·kg~(-1) Fe~(2+)处理下水稻根表Fe含量为53 562 mg·kg~(-1);SEM-EDS和XRD分析发现大量颗粒状含铁化合物附着于水稻根表。与未经硫酸亚铁处理相比,有根表铁膜水稻的铁膜中,其Cu含量最高增加73.16%,Zn含量最高增加112.10%;水稻根系Cu含量最高降低31.15%,Zn含量最高降低13.02%;水稻茎叶Cu含量最高降低19.50%,Zn含量最高降低25.56%。土壤添加硫酸亚铁可以显著降低水稻对Cu和Zn的吸收与积累。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索激素种类、不同浓度等因素对省沽油扦插育苗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生根粉1号、2号的不同浓度(ABT,:50、100、200mg/L;ABT::50、100,200mg/L对省沽油硬枝扦插生根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成苗数、生根数及根长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用200mg/L的ABT。处理12h,并以纯菜园土为基质进行扦插育苗效果最好。[结论]该试验处理所得的成苗率只有17.7%~42.3%。要想获得大面积育苗成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