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林业   522篇
农学   317篇
基础科学   394篇
  184篇
综合类   1813篇
农作物   391篇
水产渔业   265篇
畜牧兽医   1023篇
园艺   311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测定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南瓜实蝇各虫态的室内毒力,为利用蜡蚧轮枝菌进行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瓜实蝇的幼虫、成虫和蛹为目标昆虫,利用3.0×104、3.0×105、3.0×106、3.0×107、3.0×108个孢子/mL 5个浓度的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分生孢子液对其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在室内对南瓜实蝇幼虫、成虫和蛹具有较强的毒力,其中在3.0×108个孢子/mL浓度下南瓜实蝇各虫态的死亡率均达最高,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0.1 1±1.32)%、LT50为4.513±0.359 d、第9d的LC50为(2.907±0.495)×104个孢子、mL;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7.78±1.11)%、LT50为3.585±0.385 d、第9d的LC50为(2.366±0.579)×104个孢子/mL;蛹的校正死亡率为(81.11±2.94)%、LT50为4.152±0.289 d,第9d的LC50为(2.495±0.375)× 104个孢子/mL.[结论]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在室内对南瓜实蝇各虫态均有一定毒力,对各虫态毒力大小表现为成虫>蛹>幼虫;高浓度的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液对南瓜实蝇的防治效果优于低浓度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92.
鱼离不开水,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养殖水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渔业发展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天然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产养殖用水受到一定的污染,同时池塘的淤泥和养殖投入品的使用不当等对水体影响也十分严重,造成养殖生物病害频繁发生,养殖产品质量下降。减轻池塘养鱼对水体环境的影响,确保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摆在渔业工作者首要任务。现就这方面的内容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菱蜡蝉科Cixiidae菱蜡蝉亚科Cixiinae 9属17种昆虫的mt DNA COI基因序列进行研究,探讨DNA条形码在菱蜡蝉亚科昆虫中快速识别和准确鉴定的可行性.采用MEGA 5对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距离分析,基于COI基因序列构建ML、MP、NJ、ME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属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33,介于0.102 ~0.147之间;属内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47,介于0.025~ 0.079之间;地理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39;介于0.024~0.064之间.系统发育树显示:同属物种聚为一小支,分支置信度高达97% ~ 100%;同一地理类群聚为一支,分支置信度高达98% ~100%.结果表明应用基于COI基因片段的DNA条形码对菱蜡蝉亚科昆虫分类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兔肉质性状特征,给兔的品种选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选择UCP1基因设计1对引物扩增其第3外显子及第2内含子部分序列,采用DNA池PCR反应,直接测序法快速检测比利时兔、新西兰兔和加利福尼亚兔3个兔品种UCP基因多态性.结果在新西兰兔中发现1个多态性位点(T387C),多态位点对UCP1基因的RNA结构产生影响,其最小自由能由-917.51 kJ/mol变为-927.12 kJ/mol,而其他2个品种没有检测到该突变.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猪深部输精技术与常规人工授精技术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60只"长×大"或"大×长"二元经产母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输精技术输精,试验组采用深部输精技术输精。结果表明:深部输精组较常规输精组的情期受胎率提高6.53%(P<0.05);深部输精组母猪的窝平均总产仔数、窝平均产活仔数及窝平均产健仔数分别为13.12±0.18、11.70±0.16和10.32±0.14,较常规输精组的10.20±0.14、9.39±0.12和9.07±0.15分别提高了2.92头、2.31头和1.25头(P<0.05);深部输精组较常规输精组窝平均产弱仔数增多1.06头(P<0.05)。综上所述,说明适度深部输精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深部输精技术的推广大约可为10 000头基础母猪场直接提高经济效益260余万元。  相似文献   
996.
施肥时间对毛竹林生产力分配格局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永安市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不施肥毛竹林(Ⅰ)为对照,对施肥5 a(Ⅱ)和施肥13 a(Ⅲ)毛竹林的生产力分配格局和土壤性质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毛竹林的生产力.3种类型毛竹林生产力排列顺序为Ⅰ<Ⅱ<Ⅲ,分别为(35 443.98±1 583.41)、(47364.87±1 735.93)、(5...  相似文献   
997.
蚕沙发酵过程中pH值始终处于碱性状态,发酵开始后温度升高,1周后温度开始下降,并一直维持在40℃以上。发酵过程中有机质略有升高,全氮含量缓慢升高,C/N基本不变,有效氮含量降低后回升,全磷和全钾含量逐渐升高,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也随之逐步升高。从发酵阶段上看,新鲜蚕沙发酵1周后,发酵物温度在50~60℃,桑叶明显腐烂,但桑杆没有变化。发酵30d后,颜色变暗,嫩桑杆腐解,温度在45℃左右,蚕沙结块,微生物区系中有明显的优势种群,恶臭气味。发酵45 d后,温度在40℃左右,嫩枝条腐解,粗枝条不能腐解,颜色变黑,恶臭气味明显减少。发酵2个月后,温度下降为40℃以下,粗枝条未能腐解,蚕沙转化为块状物或者粉状物,恶臭消失,颜色黑,质地粘稠细腻,达到腐熟状态。通过肥料加工,制得3种肥料即粉状有机肥、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998.
[摘要〕目的通过对消疲散散剂、水提物与醇提物的体外透皮试验研究,比较不同提取工艺的经皮渗透特性,为 剂型设计、药理、毒理试验及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有效成分大黄素累积透皮百分率为测定指标,高效液相色谱 法定量,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及离体兔皮进行体外透皮实验,比较该方散剂及水提物与醇提物透皮速度、透皮百分 率与皮肤储量的差别、结果透皮速度由快至慢、皮肤储量由高到低,散剂、透皮总量由多至少依次为:醇提物>水提 物>散剂、结论醇提物透皮速度最快.皮肤储量最多.透皮总量最多、  相似文献   
999.
[目的]为风毛菊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风毛菊亚属4个组11种24个居群植物的果皮表面纹饰进行观察,并分居群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供试植物果皮纹饰类型有条纹型、有隔条纹型和网纹型。果皮显微特征在种内个体间变化较小,组内种间存在一定差异,组间差异较明显。甘肃风毛菊和沙生风毛菊表面纹饰为条纹型,较原始;禾叶风毛菊表面纹饰为有隔条纹型,相对进化;重齿风毛菊和小风毛菊表面纹饰为网纹型,进化程度最高。[结论]果皮表面纹饰在风毛菊属植物系统分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GC-MS分析澳洲坚果脂肪酸组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澳洲坚果果仁中的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仁有13种脂肪酸,主要有油酸、棕榈油酸、异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69.12%),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30.87%),其中油酸相对含量高达49.69%.该结果有助于对澳洲坚果的深入研究,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