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9篇
  14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苹果果实中类黄酮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聂继云  吕德国  李静  刘凤之  李萍 《园艺学报》2009,36(9):1390-1397
 类黄酮是苹果果实中的一类主要多酚类物质, 对人体健康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已报道的苹果果实类黄酮达34种, 分属黄烷醇、黄酮醇、二氢查耳酮、花青苷和二氢黄酮醇5类。苹果果实中类黄酮的组成和含量因品种和果实部位而异, 通常果肉中的类黄酮种类和含量均明显少于果皮。苹果果实在发育、成熟和贮藏过程中类黄酮含量会发生变化。苹果果实类黄酮的测定普遍采用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并用质谱仪对类黄酮进行成分确认和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122.
辽宁省4种主要水果矿质元素含量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辽宁省苹果、梨、桃和葡萄4种主要水果开展矿质元素含量及其风险评估研究,明确主要矿质元素含量水平及其对消费者健康的暴露水平,为水果生产和消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主产区(大连、鞍山、营口、锦州、朝阳、葫芦岛和绥中)共采集包括苹果、梨、桃和葡萄在内的140个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10种矿质元素含量,应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对不同矿质元素含量水平及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分别以日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评价标准,对不同年龄段人群每日从4种水果中摄入矿质元素的量进行分析和暴露评估;再结合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食物成分表,进行成人全膳食风险评估。【结果】10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367.68 mg·kg~(-1))P(122.65 mg·kg~(-1))Mg(78.93 mg·kg~(-1))Ca(76.36 mg·kg~(-1))Na(12.37 mg·kg~(-1))B(3.03 mg·kg~(-1))Fe(2.86 mg·kg~(-1))Cu(1.17 mg·kg~(-1))Mn(1.02 mg·kg~(-1))Zn(0.82 mg·kg~(-1)),变异系数范围为27.80%(Mg)—82.05%(Cu);4种水果的K和Mg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所测10种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以正相关为主;不同年龄组人群从4种水果中摄入的矿质元素的量占其RNI或AI的比值分析表明,K元素的比值根据年龄段由低到高呈下降趋势,其余元素按照年龄段变化呈现降-升-降的趋势。Fe最大比值位于4—7岁年龄段,比值为6.54%,其余元素均在2—4岁年龄段比值最高,其中Cu高达83.30%,Mg达11.01%,P、K、Zn、Ca、Na依次为8.57%、8.43%、4.25%、2.46%和0.39%。来自4种水果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Cu元素在2—4岁人群中的平均风险指数和最大风险指数分别为12.50%和37.02%,除Cu以外,来自4种水果的矿质元素摄入风险指数均很低,风险指数远小于100%,风险指数的范围为0.33%(Zn)—13.40%(Mn);用UL为评价标准计算成人全膳食风险,风险评估结果由高到低分别为Mn(53.82%)Fe(49.93%)P(46.27%)Ca(35.23%)Zn(33.50%)Cu(28.61%),风险均低于100%。【结论】4种水果中大量元素K、P、Mg、Ca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微量元素,水果中矿质元素之间以协同作用为主。各类人群从4种水果摄入矿质元素的量是安全的,Cu元素的风险指数高于其他元素,需重点关注。成人从全膳食中摄入矿质元素的量不会构成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23.
本文利用居民日均红枣消费量、红枣苯甲酸含量和苯甲酸每日允许摄入量(ADI,5 mg/kg bw)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红枣苯甲酸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均远小于100%,通常不足50%,甚至低于10%,表明红枣苯甲酸慢性摄入风险可以接受,不会危及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124.
根据2011年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介绍了在新鲜水果上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阐述了防腐剂、抗氧化剂、乳化剂、被膜剂和漂白剂5类34种食品添加剂在新鲜水果上的使用准则。  相似文献   
125.
水果安全质量的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已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天然、营养、安全、无污染的无公害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睬.  相似文献   
126.
本文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准确测定马铃薯中的总多酚。对影响Folin—Ciocaheus法测定马铃薯中总多酚含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在1.0mL样品提取液或标液中依次加入5.0mL水、1.0mL显色剂和3.0mL7.5%碳酸钠溶液,摇匀,显色2h后在765nm测定吸光度的最佳检测条件,并对马铃薯样品进行了测定,精密度为7.7%,回收率为100%。108%。本方法适用于常规实验室马铃薯总多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7.
以2005年在全国苹果主产区的7个省采集的102个样品和2006年在全国11个省采集的59个样品为试材,运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的多菌灵和噻菌灵农药的残留量。对2005年的产地样品和2006年货架期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8.
分析了现行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方法的条件进行优化、改进,获得高效、快捷、经济的前处理方法,成功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使用C18和PSA吸附剂组合将多菌灵的回收率由文献中大于110%降到91.8%~104.7%,噻菌灵的回收率由文献中的17%~44%提高到88%~102%,满足了要求。在苹果、香蕉、桃、柑橘、葡萄、草莓6种水果上进行方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农药浓度在0.01~3.0mg/k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平均回收率在88%~104.7%,方法的RSD值小于5%。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满足要求,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9.
130.
制汁用苹果质量要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水果。2001年,我国苹果栽培面积206.6万hm^2、产量2001.5万t,分别占我国水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22.46%和31.59%,占世界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36.85%和34.1l%:居世界首位。我国生产的苹果95%以上用于鲜食,5%左右用于加工。近年来,我国的苹果加工业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苹果加工品(主要是苹果浓缩汁)已经成为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种类。据统计,2003年我国出口的苹果浓缩汁48万t,约占世界苹果汁贸易量的57%。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外市场对苹果汁的需求量必将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尚无制汁用苹果的质量标准,长期以来,用于制汁的苹果多为残、次、落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苹果汁的质量。本通过对制汁用苹果质量要求的探讨,为制汁用苹果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