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7篇
  22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电气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生产实习开展校内外联合生产实习的研究与实践。积极开展校内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生产实习与综合实验相结合,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实习模式的探索,进行了生产实习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聂晶  聂静霞 《农业工程》2013,3(4):86-87
简述了农业节水灌溉的特点、优势,揭示了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东北地区农业节水灌溉的有益措施,供水利工作者、农业专家、学者及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被控制对象越来越复杂,加之大量不稳定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基于精准数学模型的传统控制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控制要求。模糊控制作为智能控制的一个分支,其高度的仿人类智能特性和不依赖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成为解决这类难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模糊控制器设计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基于PLC实现模糊控制的设计方法,给出了PLC程序设计的算法流程图及输入量量化程序、模糊控制表查询程序等关键步骤的梯形图。仿真结果表明,用PLC实现的模糊控制器简单实用,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稳定同位素在黑木耳产地溯源中的可行性,本研究从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产地采集74份代表性黑木耳样品,从新疆采集11份代表性黑木耳样品作为外部验证,采用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δ13C、δ15N、δ2H、δ18O值,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产地溯源判定。结果表明,东北黑木耳δ13C、δ15N、δ2H、δ18O值分别为-24.5‰~-22.7‰、-0.9‰~3.1‰、-62.2‰~-34.6‰、15.9‰~19.4‰;浙江黑木耳δ13C、δ15N、δ2H、δ18O值分别为-26.2‰~-24.5‰、-0.9‰~1.2‰、-24.9‰~-9.0‰、19.9‰~22.2‰,两产地黑木耳δ15N值差异不显著(P>0.05),δ13C、δ2H和...  相似文献   
15.
生产实习是学生在毕业前最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大发展需求。本文针对目前电气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将生产实习和综合实验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弥补了传统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的缺点,形成优势互补。通过教学实践,达到了教学改革的目的,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发育期及授粉方式对设施甜瓜稳定同位素比值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EA-IRMS),测定在不同发育期和授粉方式中设施甜瓜的4种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δ18O和δ2H),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解析激素授粉和中华蜜蜂授粉对甜瓜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和环境条件下,自然分馏效应导致设施甜瓜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同位素差异。在甜瓜发育期间,不同授粉方式设施甜瓜的δ13C、δ15N和δ18O值较稳定,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发育30 d时激素授粉与蜜蜂授粉甜瓜的δ2H值分别为-43.63‰和-53.50‰,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稳定同位素在甜瓜发育过程中以及不同授粉方式下的分馏情况,其中δ2H值可作为甜瓜授粉方式的一项标识性指标,对丰富设施甜瓜溯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鲜乳中硫氰酸根的背景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氰酸根是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有毒物质。文章使用离子色谱法对内蒙古主产区的2238份生鲜乳样品进行SCN-含量背景调查,阳性率为87.31%,含量范围是0.0088-23.09mg/L,平均值为4.09-3.43mg/L,成左偏态分布。总体上,SCN-在生鲜乳中的含量有逐年下降趋势,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的检出量较高,而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兴安盟、乌海市的检出率较高,不能放松对生鲜乳中SCN-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赭曲霉毒素A(OA)存在于不同环境与各种食物中。亚洲、北美和欧洲的大量调查表明:在自然界中,OA污染植物性食品可达40%以上,污染水平在5~500μg/kg[1]。动物实验表明,OA与巴尔干地区地方性猪肾病有关,并具有致畸、致癌作用,还可使蛋鸡产蛋量...  相似文献   
19.
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的组织块贮存时间测试王立群,聂晶(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哈尔滨150030)(哈尔滨市职工医学院)宣世纬(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哈尔滨)TESTONDURATIONOFSTOKINGTISSUEFORCULTURINGCHICKE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获得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5个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基因CsinCSPs的全长序列,并解析除虫脲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提取荔枝蒂蛀虫卵总RNA,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获得5个CsinCSPs基因的全长序列;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Phyre2在线软件进行同源建模,用AutoDock软件对蛋白与农药分子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在除虫脲处理荔枝蒂蛀虫卵后这5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从荔枝蒂蛀虫卵中克隆了5个CsinCSPs基因的全长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5个基因的编码蛋白具有昆虫化学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其保守半胱氨酸位点排布模式均为C1-X6-C2-X18-C3-X2-C4,并分为了包含5个α-螺旋和6个α-螺旋的2个类群。软件模板分析表明,5个CsinCSPs蛋白的三维结构均由α-螺旋、β-折叠和卷曲环组成,且与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 CSP2的三维结构相似度最高。分子对接数据表明,5个CsinCSPs与2个菊酯类药剂分子结合亲和力最强,与除虫脲的结合力最弱。亚致死剂量除虫脲处理荔枝蒂蛀虫卵后,CsinCSP3和CsinCSP5分别在处理后6、24 h表达上调超过40余倍,48 h则表达下降。结论 化学感受蛋白CsinCSPs可能参与农药胁迫下荔枝蒂蛀虫卵的解毒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