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4篇 |
免费 | 54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8篇 |
农学 | 97篇 |
基础科学 | 134篇 |
62篇 | |
综合类 | 474篇 |
农作物 | 81篇 |
水产渔业 | 13篇 |
畜牧兽医 | 330篇 |
园艺 | 96篇 |
植物保护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64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N、P、K合理配施,可显著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效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天水市藉河川道区地膜夏播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量为N 12.20 kg/亩、P2O55.95 kg/亩、K2O 7.47 kg/亩,产量可达9 504.84 kg/亩。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旱地小麦叶片生长规律,利用参数本土化后的APSIM模型模拟传统耕作(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和免耕+地膜覆盖(NTP),6种耕作措施下小麦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过程。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检验APSIM模型,并进行小麦叶面积指数影响分析。结果表明:APSIM模型对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叶面积指数的模拟有较高精度,各处理模拟值与测算值,相关系数(R)范围在0.988~0.999,均呈显著正相关。小麦全生育期内,其他耕作措施下的平均叶面积指数分别比传统耕作(T)提高了17.9%、8.18%、33.1%、24.7%和52%,NTP处理下叶面积指数提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3.
84.
85.
<正> 猪伪狂犬病是最古老的猪病之一,最近10年在我国发生流行。世界范围内的兽医工作者对此病进行长期、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对该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清楚。但在猪伪狂犬病防制技术上,还存在一些争议。现就其中争议比较多、比较集中的问题提出来,与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6.
87.
88.
89.
免耕覆盖中补灌量和秸秆覆盖量变化对叶片生长有较大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1979—2019年历史气象数据为基础,运用APSIM模型对补灌量与覆盖量耦合变化时旱地春小麦的叶面积指数进行模拟,并采用方差分析、二次多项式回归、单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补灌量和覆盖量对旱地春小麦叶面积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旱地春小麦叶面积指数随着补灌量变化在分蘖—拔节期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先增后减变化,补灌量在252.09 mm时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出现最大值为1.83,其他各个时期均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递增变化。随着秸秆覆盖量变化,叶面积指数在出苗—分蘖期,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先增后减变化,试验设计范围内秸秆覆盖量为2397.09 kg/hm2时春小麦叶面积指数出现最大值为0.59,分蘖—拔节期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递增变化;其他各个时期均呈开口向上的二次抛物线递增变化。相同阶段下,补灌量每增加50 mm,春小麦叶面积指数最大增幅13.95%;秸秆覆盖量每增加1000 kg/hm2,春小麦叶面积指数最大增幅3.7%。补灌量对春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