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6篇
  12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北方冬小麦品种(系)节水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取中国北方不同生态型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产量、收获指数、WUE、抗旱指数、冠层温度等指标和一些农艺性状的测定与分析,以评价参试品种的节水抗旱性。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参试品种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于参试品种对水分的敏感度不同,产量增加幅度也不尽相同。充分灌溉、自然降水与干旱胁迫处理洛旱6号产量均最高,分别为6 316.20 kg·hm~(-2)、2 538.75 kg·hm~(-2)、1 119.75 kg·hm~(-2)。充分灌溉处理周麦24对水分最为敏感,产量较自然降水处理增加44.12%;自然降水处理开麦20对水分最敏感,产量较干旱胁迫处理增加201.47%。通过产量、抗旱指数与灌浆期的冠层温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产量与灌浆期的冠层温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灌浆中期的冠层温度相关系数最高为-0.908。抗旱指数与灌浆后期的冠层温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0.453,与灌浆前期和灌浆中期的冠层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2、-0.366。  相似文献   
82.
为了克隆与表达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标准菌株F107/86类志贺毒素Ⅱ型变异体A亚单位(SLT-ⅡeA)基因,试验以F107/86为模板,PCR扩增去掉信号肽的935 bp的SLT-ⅡeA亚单位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的EcoRⅠ与SalⅠ位点之间并测序,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对筛选出的阳性重组质粒pGEX-SLT-ⅡeA-4测序并与GenBank登录的M36727序列比较,证明插入序列及读码框正确;表达产物GST-SLT-ⅡeA经SDS-PAGE分析其大小为58.3 ku;Western-blot检测证实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说明试验所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可大量表达抗原蛋白。  相似文献   
83.
DREB基因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多种逆境胁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分析小麦中DREB基因家族成员的特性,为小麦DREB家族基因的发掘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全基因组范围搜索,共获得了204个TaDREB基因。利用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6个亚组,并进一步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和保守蛋白基序以及基因复制事件分析,系统研究了这些TaDREB基因的进化特征。此外,基于同源性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小麦DREB基因与其他基因之间的调控网络,鉴定到13个参与网络调控的TaDREB基因,并确定了179对互作关系。通过分析现有的RNA-seq数据,研究了TaDREB在不同组织和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情况,并鉴定到11个组织特异表达和多个响应逆境的基因。最后选取5个TaDREB基因,通过qRT-PCR技术验证了它们在热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结果证实这些基因均能对热胁迫产生响应。  相似文献   
84.
为了筛选节水品种,为品种生产种植提供管理指导,选取黄淮地区生产推广品种,在只施底肥(W0),底肥+拔节水(W1)和底肥+拔节水+孕穗水(W2)3种模式下,分析不同品种的株高及茎秆结构变化,产量构成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结果表明:(1)相对于W0,W1处理下品种株高、穗下节、倒2节和倒3节增加显著,以穗下节增幅最大,而基部节间变化不显著,W2较W1株高增高,各节间有增加但不显著。相对于W0,W2处理下‘周麦18’和‘洛麦28’株高增幅最大,分别增加36.49%和35.30%;W1、W2处理下‘郑麦129’基部节间长最大,生产上利用时应注意肥水管理防止倒伏;(2)相对于W0,W1处理下品种单株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显著,千粒重降低显著,产量增加显著。而相对于W1,W2...  相似文献   
85.
为探讨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爱拔益加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本研究设置2种饲养方式(网上平养和笼养)和2个饲养密度(14和10只/m2),采用2×2因子设计,共分4个处理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饲养密度和饲养方式对肉鸡耗料增重比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网上平养低密度组耗料增重比极显著高于笼养高、低密度组,网上平养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笼养,日增重和平均体重显著高于笼养;2)网上平养肉鸡胸肌率、腿肌率显著高于笼养,胸肌和腿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笼养,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高于笼养。低密度组肉鸡腿肌pH24极显著高于高密度组;3)笼养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高于网上平养,高密度组T-AOC显著低于低密度。网上平养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高于笼养。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血浆肌酸激酶(CK)的互作效应显著。笼养高、低密度组CK显著低于网上平养高密度组。综上,14只/m2饲养密度虽然对肉鸡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增加了肉鸡氧化应激反应;网上平养肉鸡在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方面优于笼养,但在肉品质、耗料增重比、免疫应激和抗氧化方面较差。  相似文献   
86.
2016年12月,山西省芮城县圣天湖景区的18只白天鹅陆续出现异常死亡。经病毒分离、基因组测序与分析,确定此次疫情的病原为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该毒株与同期在欧洲流行的H5N8病毒同源性很高,其HA和N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1%~99.6%和98.7%~99.6%;同期在欧洲流行的H5N8病毒的HA基因主要从2010—2013年在韩国、保加利亚、泰国、越南流行的病毒进化而来。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2016年流行的H5N8病毒是一种新重组病毒。病毒的不断变异进化,造成了全球H5亚型禽流感流行的复杂性,增加了对其防控的难度,疫苗也需要随之更新换代。因此,建议加大疫苗的研发投入力度,改进水禽养殖模式,提高水禽免疫覆盖率和合格率,从而降低其感染和排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87.
豫西不同栽培环境对优质小麦品系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豫西不同栽培环境对优质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选取洛阳农林科学院育成的7个半冬性优质小麦品系‘HPG127’‘HPG164’‘HPG165’‘HPG167’‘HPG513’‘HPG542’‘HPG521’和2个优质对照品种‘豫麦34’和‘藁麦8901’,在洛阳农林科学院3种栽培环境(旱薄地、旱肥地和水地)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统一收获其籽粒进行品质相关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体积质量、总湿面筋、总干面筋和粗蛋白质量分数这4个性状在不同栽培环境下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高肥力能降低小麦体积质量,灌水会稀释粗蛋白质量分数,水地栽培环境中面筋含量最低。对变异系数最大的稳定时间进一步分析表明:各品种(系)稳定时间变化趋势在3种栽培环境下不尽相同,旱肥地能增加大部分品种(系)的稳定时间,个别品种(系)在水地环境下稳定时间最长。综上所述,豫西地区优质小麦的栽培可通过控制灌水和施肥来保证小麦的面筋和粗蛋白含量,并结合具体品种的特性选择合适栽培环境以实现对品质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8.
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森林是保持其稳定的主体,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起着相当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建设在不断地强大起来,对于森林方面的建设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针对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9.
利用细菌双杂交系统,研究了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ol1protein,NS1)和鸡淋巴细胞抗原复合体(LY6E)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用RT-PCR方法克隆了AIV NS1基因和鸡LY6E基因的全长开放阅读框,将其克隆于细菌双杂交系统中的2个质粒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诱饵质粒pBT/NS1和重组目标质粒pTRG/LY6E。SDS-PAGE电泳表明,IPTG诱导后它们均得到正确表达。将重组质粒pBT/NS1和pTRG/LY6E共转化报告菌株,获得的阳性共转化子在含有3-AT和链霉素的组氨酸缺失的M9+筛选培养基上生长,表明AIV NS1蛋白和鸡LY6E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为AIV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0.
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已是不争的事实,农业用水需求问题严峻,因此,采取合理的节水途径和对策是解决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缓解农业水资源紧缺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作物布局、筛选高效的农艺节水技术及运用合理的土壤蓄水保墒技术等多种途径;通过选择适宜的优质耐旱新品种、采用适宜的农田抗旱丰产保护性耕作技术、选择合理的农田高效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