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1.
区域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预测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湖南省汉寿县和永州市2010年和2011年白背飞虱虫量与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面积的相关性,建立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情况的区域性预测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相关系数高(R=0.8764),适用于湖南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2.
水稻橙叶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原体16S rDNA通用引物对水稻橙叶病发病植株的DNA进行了PCR扩增和基因克隆.序列测定表明,PCR扩增的片段全长为1 853 bp,包括1 527 bp的水稻橙叶病植原体(RYL)的16S rDNA基因全序列、234 bp的邻近间隔区的序列及部分(92 bp)23S rDNA基因序列.序列比较结果表明,RYL的16S rDNA全序列与其他植原体的相似性在88%~95%,其中与America aster yellows(AAY,GenBank登录号X68373)最高相似性为95%.利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的16S rDNA系统演化树结果表明:RYL与AAY亲缘关系最近,同被聚类为翠菊黄化组(16Sr Ⅰ).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安仁白背飞虱种群对5种农药敏感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湖南省安仁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不同防治农药的敏感度,指导该地区白背飞虱田间药剂防治,测定了湖南省安仁县白背飞虱种群3龄若虫对5种农药的敏感度。测定结果表明,湖南省安仁县白背飞虱种群对噻虫嗪、噻嗪酮、吡虫啉、烯啶虫胺、异丙威的敏感度(LC50),分别为0.0299、0.1214、0.1322、0.3296、26.7068 mg/L。5种药剂中,异丙威的敏感度最低,生产上应控制施用。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在湖南省大面积发生一种水稻病毒病,其症状表现为植株矮缩、叶色深绿、高位分蘖、茎秆出现乳白色或浅褐色点条状突起、茎节上出现气生须根。电镜结果表明:在病株韧皮部可见具斐济病毒特征性晶格状排列球状病毒粒体。病毒基因组S10片段部分序列的相似性比对与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病害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甲维盐与氟啶脲按不同比例复配对斜纹夜蛾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按有效成分1∶10复配对斜纹夜蛾表现的增效作用最显著。同时研究了2.2%甲维盐·氟啶脲乳油对甘蓝斜纹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2%甲维盐·氟啶脲乳油600,900,1200mL/hm2在药后10天的防效达72.25%~82.96%,植株未出现药害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调控措施对稻田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镉的累积与转运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几种污染源控制措施(沉降截源、清洁水灌溉、稻草还田/离田)及施用石灰对污染区醴陵及益阳农田系统中重金属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与稻草还田对照处理相比,除施用石灰外,其他处理对土壤中镉的有效性影响并不显著.施用石灰能明显降低污...  相似文献   
17.
辣椒青枯病的发生、识别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辣椒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具有发病快、防治难、为害重等特点,至今尚无很有效的防治药剂或其他防治办法,因此青枯病被称为植物的"癌症".在我国辣椒青枯病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中南和西南部分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北方保护地面积不断扩大,南方春提早和塑料大棚蔬菜生产面积扩大,青枯病的发生加重,几乎成为毁灭性病害.主要在盛果期为害成株,常呈暴发之势,造成极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田块几近绝收.  相似文献   
18.
从辣椒上分离的青枯病菌用TTC、523平板划线培养可得到典型的单菌落(中央粉红色或红色,具流动性),共分离到20个纯培养物。实验不需要提取青枯病菌的DNA,可直接利用细菌粗悬液进行PCR扩增反应,并克隆到281 bp的分子片段。实验结果为鉴定辣椒青枯病菌株提供了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从农药厂废水中分离到能够降解多种拟除虫菊酯的复合菌群JZ-1,对该菌群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降解条件为pH7、温度30℃;在最佳条件下培养15d,对100mg·L-1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为53.27%、33.36%、41.39%.对该菌群的16SrDNA进行扩增和RFLP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菌群含有丰富的细菌资源,该菌群的优势种群包括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紫单孢菌科细菌(Porphyromonadaceae bacterium).该研究为拟除虫菊酯的降解菌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富集培养法筛选分离到1株能以啶氧菌酯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株PID-1,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方法,并结合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PID-1初步鉴定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菌株PID-1降解啶氧菌酯的最佳条件为pH 7和35 ℃。在该降解条件下,培养5 d,菌株PID-1对100 mg·L-1啶氧菌酯的降解率可达83.54%。将啶氧菌酯经PID-1降解后的物质经质谱扫描,通过谱库检索,发现其降解中间产物包括1-(1,5-dimethylhexyl-)-4-methyl-benzene、2,5-bis (1,1-dimethylethyl)-phenol、butyl 2-methyoxyethyl ester、bis (tert-butyldimethylsilyl) ester、1-(3-n-propoxyphenyl)-2-propanone oxime和2-nitro-4-(trifluoromethyl) phen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