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国内外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进展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农药是农药中的一个大类,也是当今世界新农药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作者从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转基因工程农药4个部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概况,同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印楝素(Azadirachtin)对小菜蛾抗性及敏感种群拒食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印楝素对田间抗性及敏感小菜蛾种群均具有较好的拒食作用,且拒食活性随其的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相对于抗性种群,印楝素对小菜蛾敏感种群表现了更强的拒食活性,其抗性种群拒食中浓度AFC50(1.2591 mg/L)是敏感种群AFC50(0.2567 mg/L)的4.91倍。  相似文献   
23.
 在室内用氯氰菊酯、敌敌畏分别对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innaeus)]进行了毒力测定及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和敌敌畏乳油对甘蓝蚜的LC50分别为4.113 7,116.486 1 μg/mL,10%氯氰菊酯和80%敌敌畏乳油分别稀释成1 500~3 000倍液和1 500倍液对甘蓝蚜的室内防治效果较好,其药后第1~5 d的防效分别为75.3%~87.4%和76.7%~86.6%.  相似文献   
24.
川滇无患子提取物用于农药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露  谢文申  罗雁婕 《植物保护》2010,36(5):162-164
本文研究了川滇无患子果实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小菜蛾、甘蓝蚜的生物活性,以及川滇无患子果皮提取物与吡虫啉、阿维菌素复配后的混合物对甘蓝蚜、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川滇无患子果皮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有较好的致死率,而且对其化蛹和羽化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对蚜虫致死作用上,川滇无患子果皮、果仁提取物对甘蓝蚜都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川滇无患子果皮提取物与吡虫啉复配后能明显提高吡虫啉对甘蓝蚜的生物活性,但对提高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5.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天然除虫菊素对烟草烟蚜的毒力,并进行了5%除虫菊素乳油防治烟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除虫菊素对烟蚜的LD50为11.9469 mg/kg;5%除虫菊素乳油使用剂量为300 g/hm^2、375 g/hm^2、450 g/hm^2,药后第3 d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5.5%、93.9%和95.3%,防效好,对供试作物烟草无任何药害症状,是一种速效、安全、环境相容性好的防治烟蚜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4种生物源杀虫剂对桑蓟马的毒力及其在自然环境下对桑蓟马的防治效果,为桑蓟马防治药剂的选择或高效、安全混配药剂研发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鱼藤酮、藜芦碱、苦皮藤素和乙基多杀菌素等4种生物杀虫剂对桑蓟马的室内毒力;并依次配制4种杀虫剂的1、2和4倍推荐剂量于桑蓟马为害时期进行田间防治试验,于药前及药后1、3、5和7 d定株调查虫口存活数,计算校正防治效果,应用SPSS 17.0对各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4种药剂对桑蓟马的毒力排序为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7.5%鱼藤酮乳油>1%苦皮藤素乳油>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乙基多杀菌素外的其他3种药剂均随剂量浓度增大其防效增强;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各浓度药后1~5 d的防效介于90.6%~99.8%,其各浓度的防效均大于其他3种药剂,其中7.5%鱼藤酮乳油1倍推荐剂量下药后1~3 d的防效(30.0%~85.3%)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效(90.6%~99.0%)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因降雨作用其药后5 d防效丧失,说明持效性较差;1倍推荐剂量下,1%苦皮藤素乳油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防效较低,其药后1~5 d的防效分别介于45.7%~57.2%和23.3%~64.5%,且二者间差异不显著.2倍推荐剂量下,1%苦皮藤素乳油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药后1~5 d的防效分别介于57.4%~65.8%和57.0%~78.9%,二者防效接近.[结论]桑园桑蓟马防治以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为首选药剂,其次为7.5%鱼藤酮乳油(1500倍).雨季施用7.5%鱼藤酮乳油以750倍液、1%苦皮藤素乳油以600倍液、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以400倍液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27.
为明确新型杀菌剂42.4%健达SC(氟唑菌酰胺与吡唑嘧菌酯复配剂)对桑树及家蚕的安全性,比较了不同浓度药剂田间喷雾后不同时间对桑树及家蚕生长发育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42.4%健达SC 4个浓度处理对桑树均无影响;与清水对照相比,药后20 d,141和212 mg·L-1健达SC处理的桑叶对2龄起蚕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但是延迟了3,4,5龄期幼虫的发育历期;283和565 mg·L-1健达SC处理的桑叶均对家蚕的生长历期有延迟作用,而且对眠蚕体质量有影响;家蚕取食141和212 mg·L-1健达SC处理的桑叶后,其经济性状与清水对照和药剂对照(10%苯醚甲环唑WDG)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取食283和565 mg·L-1健达SC处理的桑叶,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鲜蛹质量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和药剂对照。因此,在养蚕期间不宜在桑园及桑园周边农田喷施42.4%健达SC,使用后,其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20 d以上。  相似文献   
28.
采用毒叶饲喂法(浸渍法)在室内进行10种常用杀虫剂对2-5龄家蚕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2-4龄起蚕的敏感性比5龄强,2龄最敏感;喂食毒叶后12h的死亡率比24h的高;对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2-5龄起蚕的急性中毒症状比较相似。  相似文献   
29.
云南四季如春,生态环境适宜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发生,每年3~5月和9~10月是小菜蛾发生的高峰期,其为害十分严重。为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发生,笔者对20%杀虫单微乳剂防治甘蓝小菜蛾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为20%杀虫单微乳剂(江苏省苏科实验农药厂提供),92%杀虫单可湿性  相似文献   
30.
测定了在16,19,22,25,28,31℃不同温度条件下啶虫脒对甘蓝蚜(Brevicoryme brassicae)的触杀和内吸活性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16~31℃,随着温度升高,啶虫脒对甘蓝蚜的触杀和内吸活性升高,但温度高于25℃以后,差异不显著;温度升高,啶虫脒对甘蓝蚜的触杀、内吸毒力增强,16℃的触杀和内吸LC50分别为31℃的3.734和15.44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