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5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林业   541篇
农学   373篇
基础科学   317篇
  302篇
综合类   2567篇
农作物   315篇
水产渔业   194篇
畜牧兽医   1663篇
园艺   423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常规实验室检查方法对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腕关节和跗关节滑液中蛋白质、葡萄糖、钙和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血清中相应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左右关节之间无差异,腕关节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比跗关节的低,但差异不显著。血清中的蛋白质、葡萄糖及磷的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滑液中,只有钙的含量极显著地低于滑液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2.
辽宁盖县大李子,在我县已栽植多年。因为果实外形美观、品质优良,所以深受人们的欢迎。但由于有的果园缺乏管理经验,致使有的年份出现“满树花,半树果”现象。经过我们对全县十几个乡镇栽植的盖县李树调查分析后,找出了盖县李坐果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盖县李坐果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93.
多倍体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多倍体(polyploid)是高等植物染色进化的显著特征。高等植物中多倍体占65%以上,多倍体表现的营养体增大,营养成分增加等特征是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的目的所在。利用多倍体为遗传桥梁,进行有目的的遗传渐渗(geneticintrogression)和基因转移已取得巨大成功。关于多倍体基因表达的许多研究依赖于同工酶分析,DNA水平上的研究没有广泛开展。新兴的RT-PCR技术由于需要了解基因的DNA序  相似文献   
994.
木豆引种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995.
为探究大环内酯类药物替米考星对胞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本试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为靶细菌,以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为载体细胞,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内感染体系,绘制胞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测定替米考星对胞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防突变浓度、耐药突变选择窗、抗菌后效应和杀菌曲线。结果显示,胞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0~4、4~18、18~24和24~48 h分别处于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防突变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分别为4、8、12.8和4~12.8μg/mL。抗菌后效应和杀菌曲线结果显示,替米考星对胞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特点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果表明,替米考星对胞内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为治疗由胞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腺炎制定合理给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四川丘陵区是四川省面积最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区,伴随着农业重心从成都平原转向盆中丘陵,四川丘区农业成为全省经济特别是农业的重要区域.近年来,由于异常气候和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物灾害常年影响丘陵地区农业活动,制约了丘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因此,为了绿色安全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笔者总结了丘区旱作农业主要生物灾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97.
象山港蓝点马鲛鱼种质资源保护区属于地方特有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象山港蓝点马鲛鱼不仅味道不同于其他地方马鲛鱼,而且色泽特别,体表呈绿色带光泽。  相似文献   
998.
在莱州湾胶莱河口东岸5000m内的潮间带设置2条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并分析数据。研究该潮间带不同潮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种类组成的相似程度。结果表明:A断面潮间带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15种,其中多毛类5种,软体动物9种,甲壳动物1种;B断面潮间带共获底栖生物16种,其中多毛类4种,软体动物8种,甲壳动物3种,其它动物1种;A、B两个断面潮间带底栖生物优势种均为昌螺Umbonium vestiarium(Linnaeus),其密度分别占总栖息密度的70%和71.7%;胶莱河口潮间带高、中和低潮区生物种类和生物组成差别较大,但优势种类相同,造成生物群落组成简单,且生物量低的原因应与间隙水中高盐、高溴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罗晓霞  黄翔鹄  李长玲 《水产学报》2017,41(8):1276-1285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牟氏角毛藻对双齿许水蚤生长、存活和生殖的影响,并构建双齿许水蚤在不同食物浓度下的种群生命表。实验共设5个浓度组(0.5×10~5、3×10~5、6×10~5、12×10~5、17×10~5个/m L),结果显示,食物浓度对双齿许水蚤的幼体生长率、发育时间、存活率及孵化率有显著的影响。当食物浓度为3×10~5~6×10~5个/m L时,双齿许水蚤的发育速率、生长率及孵化率显著高于浓度最低组(0.5×10~5个/m L)和浓度最高组(17×10~5个/m L),其幼体的发育时间为174~192 h,生长率为0.6~0.64μg C/d,孵化率为464.2~608.2个/雌。存活率则随着食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浓度较低的0.5×10~5、3×10~5、6×10~5个/m L组的存活率均达80%,显著高于12×10~5及17×10~5个/m L组。食物浓度越高,生命周期越短。当食物浓度为3×10~5及6×10~5个/m L时,桡足类的内禀增长率均达0.237/d,比最低浓度组(0.5×10~5个/m L)及最高浓度组(17×10~5个/m L)高出28%~32%。研究表明,食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双齿许水蚤的种群增长,其生长繁殖的最适食物浓度范围为3×10~5~6×10~5个/m L。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消费需求加大,畜禽养殖业得以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国内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资源变得更加紧缺。在国外蛋白原料产量高、价格低的情况下,中国饲料业生产过度依赖进口,为了促进国内外饲料贸易的均衡发展,同时降低饲料成本,优化饲料生产结构,寻找和开发新型蛋白饲料资源是目前养殖业亟需解决的艰巨任务之一。昆虫是一种生产资源,其蛋白质含量丰富,可替代部分蛋白饲料资源,如今昆虫饲料资源化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黑水虻作为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资源型昆虫,具有繁殖快、食性杂、抗逆性强等特点,富含蛋白质、脂肪,并含有抗菌肽、甲壳素、月桂酸等活性物质,常应用于养殖生产。黑水虻替代饲粮中的蛋白质原料能够提高家禽生产性能、改善产品品质和肠道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有对家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等作用。作者综述了黑水虻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特性及其对家禽生产应用的影响,以期为黑水虻的进一步资源化开发利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作用机理及标准化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