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2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桐饼脱毒作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桐籽是四川省万县地区的主要油料资源,年产量为4千万公斤左右。榨油后可获桐饼1千4百万公斤左右。桐饼含有较高的粗蛋白。据R.L.Holmes等报道,美国桐粕含有22~25%的蛋白质;G.E.Mann等报道,美国机榨桐饼蛋白含量为21~23%,浸出桐粕蛋白含量为42~45%。另据湖南师大报道,桐饼蛋白含量为36.29%,高于茶籽饼一倍多,与菜籽饼相近。桐饼蛋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棉籽饼、菜籽饼和茶籽饼,是一种很好的饲料蛋白来源。但由于桐饼有毒,不能直接作饲料,长期以来,只作为肥料肥田,造成资源很大的浪费。因此,开展桐饼脱毒作饲料的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2.
毛竹栽培及低产林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毛竹是我国经济价值最大的竹种之一,也是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较好的生态竹种~([1])。近年来,江西省峡江、新干两县加大对毛竹低产林的抚育改造力度,在林区实施高效生态笋竹两用林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为实现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对毛竹栽培及低产林改造关键技术作一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加拿大一枝黄花人工和化学防治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自2005年在南昌、鹰潭和景德镇3个设区市的4个县(区)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虽然采取一些防控措施,但到2010年上半年据江西林业部门普查发现,已扩大到全省11个设区市的26个县(市、区),且省内京九铁路、赣粤高速、320国道等重要通道两旁都有分布。此"霸王花"分布点多面广、危害程度大、扩散蔓延快,严重威胁到全省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国土安全。本文拟对各地已报道的加拿大一枝花人工和化学防治主要措施作一综述,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4.
罗洪  曾敬  李景国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29-31,155
针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现状,本文分析了制约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三峡库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45.
对马尾松毛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有效性、重要性和安全性,并且说明了应用这种方法的最佳时间及方法。  相似文献   
46.
在概述吉安市湿地松林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指出在综合防治中,采取以营林技术措施和生物防治为主的自然防治方法,尽快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是湿地松纯林病虫害防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7.
杨梅作为峡江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种植规模的扩大,杨梅病虫害也逐年显现和加重,成为杨梅丰产的重要障碍。2005年始开始,我们开展了杨梅病虫害种类的调查,以期在此基础上,制定杨梅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本文叙述了在该县杨梅上发生的11种主要病害和17种常见害虫的发生为害规律。  相似文献   
48.
对马尾松毛虫大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时利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有效性、重要性和安全性,并且说明了应用这种方法的最佳时间及方法。  相似文献   
49.
阐述了香樟樟丛螟的发生规律,并介绍了首先应用物理方法防治、再结合药剂防治及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治的措施,以期为樟丛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从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入手,论述了森林植物检疫机构作为森林植物检疫行政执法主体的基本特征、法律地位、主要职能以及森林植物检疫机构与森林植物检疫人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