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8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23篇 |
农学 | 82篇 |
基础科学 | 60篇 |
56篇 | |
综合类 | 620篇 |
农作物 | 26篇 |
水产渔业 | 49篇 |
畜牧兽医 | 310篇 |
园艺 | 233篇 |
植物保护 | 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了优化猪肉嫩度相关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为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通过Meta分析,利用数学模型整合猪肉嫩度相关QTL,分析已知候选基因与“真实”QTL的关联性。收集猪肉嫩度相关QTL,将其逐一映射到美国肉畜研究中心(USDA-MARC 2.0)公布的猪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整合图谱。进行Meta分析,得到精确性更高的“真实”QTL,并将已知候选基因映射到整合图谱,比较候选基因与各“真实”QTL的关联性。研究表明:99个猪肉嫩度相关QTL映射到参考图谱,构建成新的整合图谱。通过Meta分析,定位了16个“真实”QTL,图距2.42~25.18 cM,比较原始QTL缩短29.21%~93.18%。值得一提的是MQTL1和MQTL2,图距仅为2.42 cM和3.22 cM,且分别由9个和20个原始QTL聚合而成,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将FABP3、MYPN和ANK1基因映射到整合图谱,分别定位在MQTL5、MQTL12和MQTL16区间内,距离中心位置5.70 cM、3.67 cM和2.49 cM,可将这些区间作为关键区域,开展基因精细定位和挖掘工作。 相似文献
132.
对间隙淋洗长期通气培养条件下黄土高原土壤供氮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间隙淋洗长期通气培养法,通过对黄土高原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10种农田土样起始矿质氮、起始提取态总氮、起始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培养期间淋洗矿质氮、淋洗总氮、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及其与作物吸氮量关系的研究,分析并评价黄土高原主要农田土壤氮素矿化能力以及包括和不包括培养淋洗可溶性有机氮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样起始可溶性有机氮平均为N 23.9 mg/kg,是起始提取态总氮的28.8%,土壤全氮的2.4%。在通气培养淋洗总氮中,可溶性有机氮所占比例不高,经过217 d通气培养,淋洗出的可溶性有机氮平均为N 28.8mg/kg,占淋洗总氮量的19.8%。相关分析表明,淋洗可溶性有机氮量与第1季作物吸氮量相关不显著,但与连续2季作物总吸氮量显著相关。淋洗矿质氮、淋洗总氮与两季作物总吸氮量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与第一季作物吸氮量的相关系数;与第一季作物吸氮量达显著相关水平,与连续两季作物吸氮量达极显著相关水平。总体上看,可溶性有机氮和土壤全氮、土壤微生物氮不能作为反映短期可矿化氮的指标;间隙淋洗通气培养淋洗液中淋洗矿质氮、淋洗总氮是评价可矿化氮的较好指标,不仅适宜于第一季作物,而且也适用于对连续两季作物土壤供氮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3.
本文建立了一种新型灵敏的基于未修饰的银纳米粒子和卡那霉素适配体为探针共振光散射分析卡那霉素方法.单链DNA能缠绕在银纳米粒子表面,使其即使在高盐浓度下仍不发生聚集.当卡那霉素及其适配体相互作用后,适配体的构象发生变化,不能吸附在粒子表面,在盐存在下,银纳米粒子聚集,产生增强的散射信号.在优化的条件下,散射信号与卡那霉素在2.0 nmol/L到20.0 n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 μg/kg.适配体相对其他的抗生素显示出高亲和性,能够应用于鸡肉基质的卡那霉素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134.
板栗林夏季林冠郁闭度较高,影响其他灌草的生长,秋季落叶后,林冠截流作用下降,与此同时果农为满足板栗采收及土壤保墒、堆肥的需要,在采收前一般将林下灌草全部清除,因而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板栗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须考虑当地老百姓需求,既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又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缫舍小流域板栗林水土流失治理方案设计,采用以工程措施(坡面小型拦蓄排水工程)为主,林草措施(套种毛竹、白茶、扶芳藤)和耕作措施改进为辅的方法,并辅以生产便道改造、路侧排水沟修建等工程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135.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提高大于0.2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在土壤增碳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绥德、吴旗、宜川3个地区,调查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草、灌、乔)下05cm表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均显著提高了 2mm和2~0.25mm 两个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SOC)的含量,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的作用在3个地区有所不同。与农地相比,在绥德,油松和柠条、分别使 2mm和2~0.25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中的SOC含量分别提高了99%~153%和219%~350% ,但苜蓿没有明显作用;在吴旗,苜蓿、沙棘、刺槐分别使 2mm和2~0.25mm水稳性团聚体中SOC含量分别提高了28%~30%和85%~130%,而刺槐对 2mm水稳性团聚体没有作用,而使2~0.25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SOC含量提高了210% ; 在宜川,白草、羊胡草、狼牙刺和油松使 2mm和2~0.25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中的SOC含量分别提高了405%~932%和724%~1130%。植被恢复土壤增碳主要是提高了2~0.25mm和2mm 两个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中SOC的含量,提高值分别为514%和470%,占土壤有机碳库增量的49%和43%,而对其它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SOC含量的贡献小于16%。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植被恢复稳定土层结构、促进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中SOC的形成,可能在黄土丘陵侵蚀景观土壤固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6.
为了解豫南地区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情况和流行毒株基因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对2013年~2014年豫南地区部分发病猪场进行PRRSV检测,同时对分离株ORF5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将其进行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检测的275份病料中,检测阳性样本为86份,阳性率为31.3%;测序的13株流行毒株,遗传关系上均属于美洲株;与VR2332毒株序列比对,13株分离株糖基化位点和抗原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另外,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13株分离株中12株与2006年中国高致病PRRSV代表毒株JXA1同属一个亚群,1株与HB-1(sh)/2002毒株同源性较高,表明目前豫南地区以高致病性PRRSV毒株流行为主,同时还有少部分过渡性毒株存在。研究结果为豫南地区PRRS的防治及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7.
石灰性土壤供氮能力几种化学测定方法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采自于黄土高原差异较大的25个农田耕层石灰性土壤为供试土样,以淋洗和未淋洗土壤起始NO3--N小麦和玉米两季盆栽试验作物累积吸氮量为参比,对8种反映旱地土壤供氮能力的化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有密切关系的土壤全氮或有机质,反映有机氮或全氮存在较大差异的土壤供氮能力,但其灵敏性较差。石灰性土壤矿质氮,特别是NO3--N与未淋洗土壤起始NO3--N作物吸氮量之间有较高相关性(r=0.884,P0.01),而与淋洗土壤起始NO3--N作物吸氮量间相关系数仅为0.472(P0.05),说明矿质氮可反映土壤当前供氮水平,而不能反映土壤潜在供氮能力;石灰性土壤起始NO3--N对各化学方法与作物吸氮量之间相关性影响较大。酸性高锰酸钾法既可反映土壤潜在供氮能力,也可反映土壤总供氮能力;酸性高锰酸钾法的修订方法,即硫酸高锰酸钾法提取出的NH4+-N值接近于KCl水浴法提取出的NH4+-N值,该方法在反映土壤总供氮能力方面与酸性高锰酸钾法相当,但在反映土壤潜在供氮能力方面不及酸性高锰酸钾法优越。KCl水浴法在评价石灰性土壤供氮能力方面,与酸性高锰酸钾法的效果基本相同;沸水浸取法和NaHCO3-UV法在评价石灰性土壤供氮能力方面效果较差。总结以上发现,在以盐类溶液提取法中,酸性高锰酸钾法、硫酸高锰酸钾法和KCl水浴法可作为反映石灰性土壤供氮能力的化学方法,其中以酸性高锰酸钾法最优,其次为KCl水浴法和硫酸高锰酸钾法。这3种方法在不包括起始NO3--N时,可反映石灰性土壤潜在供氮能力;包括起始NO3--N后,可反映土壤总供氮能力(当前供氮能力+潜在供氮能力)。 相似文献
138.
河南省部分猪群主要疫病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监测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月—2011年12月,从河南省信阳和驻马店地区62个猪场共收集免疫过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疫苗的猪血液,利用ELISA方法对样品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猪场猪群的疫苗免疫合格率最高是PRV疫苗(87.06%);其次是CSFV疫苗(76.24%);PRRSV和PCV2的疫苗免疫合格率较低,分别为65.20%和50.78%。4种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在不同规模的猪场有较大的差别,规模猪场的猪群某些疫病的抗体未必比散养猪群高。种猪群的4种疫苗的免疫合格率最高,商品猪中各个生长阶段的免疫后抗体合格率比较后发现,断奶仔猪群PRRSV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哺乳仔猪,育肥猪群合格率要比哺乳仔猪群和断奶仔猪群的抗体合格率低。 相似文献
140.
为了评价甲氰菊酯在苹果园使用后的生态环境行为和效应,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借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甲氰菊酯在3种苹果园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与土壤理化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微生物降解,非生物降解所占比例较小,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25℃时降解半衰期为27.5~30.4d;甲氰菊酯在苹果园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呈显著高度负相关,常温下相关系数为0.9;综合微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因素,苹果园土壤中甲氰菊酯降解的适宜温度是30—3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