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8篇
畜牧兽医   5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五龄蚕起眠到饷食时间长短对其摄食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饷食时刻对蚕儿产茧效应的影响 ,以同一箔蚕为材料 ,分别在五龄起眠后 2 h、4 h、6 h……饷食 ,调查饷食后 1 8h小时内食下量及近似消化量 ;饲育老熟后调查有关成绩。结果表明 ,起蚕过迟饷食其产量低 ,茧质差。综合各项成绩 ,以五龄起眠后 1 0~ 2 0 h为最适宜的饷食期  相似文献   
52.
一日二回育在许多省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在应用该技术时,二回育的给桑均以一早一晚各给桑一次进行饲育.但早晚什么时候给桑好,两次给桑间隔多长时间为佳,这方面尚无专门研究报道.笔者在关于提高二回育茧质成绩的技术研究中对给桑时间间隔曾作了初步试验,结果以夜间间隔14h,白昼间隔10h成绩较平均间隔成绩好.  相似文献   
53.
家蚕经济性状改良一直是蚕育种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控制家蚕经济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研究工作得以大量开展,使得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为可能。综述了家蚕遗传图谱的构建进程、家蚕QTL定位常用分离群体、茧质性状QTL定位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家蚕经济性状QTL定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推进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贵蚕七号(781.57A×7532.826)"是贵州省蚕业研究所通过配合力测验选配的一对春秋用四元杂交桑蚕品种。2009~2011年经室内鉴定农村试养及试繁等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具有抗逆性较强、产茧量高、茧质较优,卵质优良的特点,该品种于2011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5.
利用贵州柞蚕品种101与河南柞蚕品种河33在贵州省的黔北与黔东南放养调查比较,对其产卵数、二日孵化率、普通孵化率、发育整齐度、收蚁结茧率、千粒茧重、茧层率、茧层量、幼虫统一生命率、不受精卵率、全龄经过、全茧量等主要经济形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柞蚕品种河33表现的各性状都接近贵州省主要生产用种101,较适合在贵州放养,建议在必要时可利用该品种作为生产用种进行繁育。  相似文献   
56.
家蚕新品种贵蚕3号推广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贵蚕3号在毕节市的适应性及各项经济性状的表现,2003年春、秋和2004年春、夏蚕期引进了家蚕新品种贵蚕3号在毕节市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蚕区试养试验.结果,与毕节地区多年使用的蚕品种871×872比较,贵蚕3号在毕节市不同蚕区各项性状表现良好,均能获得高产,张种产茧量高达40 kg左右,适应毕节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57.
丛枝菌根真菌对岩溶区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区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植物生长受到限制。丛枝菌根真菌是岩溶生态系统中重要生物组份,对植物水分吸收与生长具有积极的效应,可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抗岩溶干旱的能力。文中通过分析岩溶干旱环境下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及其菌丝输水、改善土壤团聚体和植物营养、影响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等调控机制,指出今后在应用稳定同位素探索岩溶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时尚需考虑植物类型、岩溶生境等因素影响,还需加强土著优势菌种的筛选及深入研究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调控机制,以期为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重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10个家蚕纯种在高温胁迫下饲养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高温胁迫下,对10个常用的二化性带多化血统的家蚕强健品种饲育全期的发育经过、结茧情况、蚕的体质和茧质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家蚕品种,其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各性状表现有很大差异:体质表现强的品种,茧质成绩表现差;相反,茧质成绩表现好的品种,体质表现较差.各品种在33~35℃的高温胁迫条件下饲养全期均能保持基本的生产性能,这些品种可作为基础品种进行组配选育目标蚕品种.  相似文献   
59.
<正> 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蚕儿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不受病源感染,发育快、整齐,蚕体健壮,为养好壮蚕打下良好基础。 为提高小蚕共育的养蚕水平和养蚕工效,必须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一)建好共育室及配套设施 1、共育室选点共育室要与化肥、农药、砖瓦、发电等厂矿以及经常  相似文献   
60.
采用“给桑量×密度”二因素处理1~3龄蚕,调查小蚕发育情况及产茧各项成绩。结果在二因素互作下,小蚕期发育整齐度因给桑量、蚕座密度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密度大给桑量多的区小蚕与伏沙蚕多,反之较少。小蚕期的密度因素对产茧效应作用不明显,与给桑量因素之间存在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