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3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林业   539篇
农学   383篇
基础科学   312篇
  331篇
综合类   2668篇
农作物   316篇
水产渔业   195篇
畜牧兽医   1676篇
园艺   437篇
植物保护   14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森林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其服务功能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五台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五台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01.47×108元,单位面积价值量为6.80元·m-2·a-1,其中供给功能价值为0.44×108元(占0.43%),支持功能价值为31.34×108元(占30.89%),调节功能价值为65.83×108元(占64.88%),文化服务功能价值为3.86×108元(占3.80%);从不同的服务功能类型来看,其价值量为:防风固沙维持营养物质循环涵养水源气候调节保护生物多样性休憩娱乐净化空气提供林产品控制侵蚀;不同森林类型价值量差异较大,灌丛最大,针阔混交林最小,从单位面积价值量来看,松杉类最大,灌丛最小;五台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巨大,该结果对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精准扶贫推动下西盟米荞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盟米荞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了米荞产地的自然概况、重点乡镇近几年的种植情况、种植效益,结合对西盟县新农村建设及精准扶贫的实践与观察,对米荞产业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的认识和理解,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强调强化组织领导和科技推广力度,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重视产地保护工作,注重品牌建设,以及打通产销渠道。  相似文献   
993.
以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荷(Nelumbo nucifera)叶为原料制作天然复合保健饮料,添加蔗糖、柠檬酸、CMC-Na、蜂蜜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其工艺。结果表明,制作天然复合保健饮料的优化工艺为饮料原汁100 m L、蜂蜜4%、蔗糖2%、柠檬酸0.05%、CMC-Na 0.08%,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天然复合保健饮料色、香、味俱佳。  相似文献   
994.
文章以"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衰竭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临床试验的方式,观察治疗的效果,并就其进一步推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牛衰竭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牦牛草地放牧系统管理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牦牛所处地理环境,即青藏高原的特殊性,以及牦牛放牧这一生产方式在该地区第一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国内外学者从牦牛放牧系统的管理出发,对该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响应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当放牧制度不同时,系统中的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的表现特征。从不同放牧制度中草地和家畜的特征表现,再到人为管理对这两种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者通过对比和试验进行了系统优化方法的探索。笔者通过对现阶段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概括在不同的放牧管理方式下草地放牧系统中的牦牛在生产力水平方面的差异,以及草地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探究青藏高原地区牦牛放牧方式如何影响草畜之间的互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改进管理制度优化生产的办法,并对牦牛放牧系统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黄土高原不同粮草种植模式土壤碳氮及土壤酶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对苜蓿(Medicago sativa)-作物轮作地进行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碳氮形态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6种种植模式分别为苜蓿-苜蓿、苜蓿-休闲、苜蓿-小麦(Triticum aestivum)、苜蓿-玉米(Zea mays)、苜蓿-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苜蓿-谷子(Setaria italica)。结果表明,苜蓿-作物种植模式不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的积累,而苜蓿翻耕后保持休闲则可维持较高的有机碳含量;与苜蓿连作相比,苜蓿-作物种植模式的土壤有机碳降低了1.60%~23.11%,全氮含量增加了3.81%~21.83%。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吸收利用状况不同,进而引起土壤酶发生变化。与苜蓿连作相比,苜蓿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在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同时,提高了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分别降低了5.20%~12.30%和15.03%~43.43%,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了1.26%~28.79%。苜蓿连作和苜蓿-粮食作物种植模式间的土壤脲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苜蓿-休闲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7.
为了筛选出优良家系及单株,为桉树良种改良提供优质的遗传材料,对27月生30个桉树杂种家系试验林的生长和抗风能力进行分析和遗传评估.结果表明:试验林的树高(H)、胸径(D)、材积(V)、抗风指数(WR)在家系水平上、家系×重复交互作用水平上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家系水平上4个性状均受到较高程度的遗传控制,单株水平上H、D、V3个性状受到较高强度的遗传控制,而WR受到较弱程度的遗传控制.遗传相关分析表明H、D、V、WR4个性状两两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在生长性状中,D与V之间的相关关系最为密切;在抗风能力方面,WR与D之间的相关关系最为密切.通过构建性状选择指数方程,按照选择标准选出8个优良家系,39个优良单株,入选率分别为26.67%、5.65%.其中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在H、D、V和WR上分别达到了8.24%、9.99%、25.24%和3.76%,优良单株的遗传增益在H、D、V和WR上分别为22.55%、13.45%、105.49%和1.90%.  相似文献   
998.
在雷州半岛建立固定样地对铁冬青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物候规律及生长规律等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铁冬青人工林的开花、结实和果实成熟期比天然林略早,低纬度、阳坡比高纬度、阴坡的种子成熟期提早15~20 d;铁冬青的人工林一般10年生开始开花结实,花芽形成期在2—3月,3月中旬开始开花,4月为盛花期,5月上旬—7月幼果形成,11月下旬—翌年2月果实成熟。(2)铁冬青天然林种子比人工林的种子发芽率高,孤立木种子比纯林的种子发芽率明显高,老树比幼树种子发芽率高,而不同种源间发芽率、发芽时间差异不明显。(3)2年生的铁冬青的生长随着气温与降雨量增大而加快,铁冬青的树高、地径与冠幅的生长高峰期出现于7月、8月和9月,这3个月占全年生长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999.
在广泛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指标权重的赋予、评价方法的选取等方面进行归纳和评述,认为当前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指标体系不够完整、评价方法不够系统、数据收集不够全面、研究区域和内容有待延展、新技术应用较少及评价后的相关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00.
专业思想教育关乎到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稳固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是保证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任务.就业能力的提升关乎到就业质量.基于此,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农科类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就业能力现状,探讨如何有效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和提升就业能力的途径,为大学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和提升就业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