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9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2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9019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协优901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自育恢复系901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病性较强、耐旱性强、氮肥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03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定名为皖稻107号,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2.
协优75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自育强优恢复系7M05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皖稻2011007)。  相似文献   
63.
<正> 协优901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协青早A与本所选育的优质恢复系9019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已连续2年参加省区试,产量均居第1位;平均亩产601.5千克,比对照汕优63亩增产稻谷49千克,增产幅度达8.87%。是我所自育成协优57以来,又一连续2年比汕优63增产幅度较大的组合,也是我省杂交中籼育种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不同氮环境中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遗传特点。[方法]采用Dasanbyeo×TR22183杂交,构建了163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研究施氮、不施氮处理的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遗传机制。[结果]两亲本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不同处理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RILs群体的变幅较大,极显著差异,且呈连续变异。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属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在施氮处理下的最适模型为E-1-4模型,主基因表现为显性上位作用,遗传率为51.03%,且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不同;在未施氮处理下的最适模型为E-1-9,主基因表现为抑制作用,遗传率为41.10%。主基因间包括加性和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结论]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不同的氮环境中均属两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在施氮环境中表现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5.
为明确安徽中籼稻米品质变化趋势及关键影响因子,基于农业农村部食用稻品种品质最新标准,利用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初步建立了中籼稻米品质综合评价函数,并对2009-2019年安徽省中籼稻综合品质变化趋势及其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安徽中籼稻米综合品质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投影寻踪模型分析结果与参试组合各年实际检...  相似文献   
66.
皖稻59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作母本,2DZ057作父本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199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1999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的选育及应用研究1999年5月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 生态适应性该组合1994~1995年参加安徽省区试及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136kg/hm2,比汕优63增产9.69%,居参试组合第一位。1995~1996年参加全国杂交中籼 (迟熟组 )区试,共41个点次,平均产量8463kg/hm2,比汕优63增产5.76%。 ……  相似文献   
67.
协优57穗部性状及不同抽穗期分蘖成穗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协优57穗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穗长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1次枝梗数与2次枝粳数、2次枝梗结实率与穗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2次枝梗着粒密度与1次枝梗着粒密度都很稳定,变幅分别是1.206~1.267粒/cm与0.543~0.743粒/cm。(2)不同时期分蘖穗粒结构:秧田分蘖穗及主茎穗的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大田低位蘖次之;大田高位蘖最少。与汕优63相比:协优57秧田分蘖穗、主茎穗、大田低位蘖次之;大田低位蘖穗的穗粒数、结实率相关不大,而大田高位蘖穗的穗粒数、结实率较高。结论:协优57的每穗粒数多、结实率高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杂交中籼协优57群体性状与氮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杂交中籼协优 5 7群体性状及产量随着施氮量和栽插密度而异。施氮量与栽插密度两因素的交互效应大于因子简单效应之和 ,其作用极显著地影响着群体性状量的变动。处理组合的平均穗谷重、穗数和稻谷产量的变幅依次为 2 .60~ 3 .91g、2 3 0~ 3 0 1个 /m2 和 811.9~ 969.0g/m2  相似文献   
69.
Ⅱ优52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强优恢复系OM05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品审07010621).  相似文献   
70.
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57产量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杂交中籼协优57产量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推广速度快,效果显著,已通过安徽,陕西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其单产10.5t/hm^2的产量结构为有效穗225万 ̄285万/hm^2,每穗总粒数170 ̄180粒,结实率83% ̄85%,千粒重27g,据此提出了培育适龄壮秧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