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桂香18号是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茶树品种,来源于广西国家级有性系优良品种凌云白毫群体种,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于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参加全国第三轮茶树区域试验,2010年6月获广西茶树品种登记,2010年8月评为国家级良种。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罗汉果与绞股蓝套种对生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汉果套种绞股蓝,对合理利用土地和光温资源、减少病虫草害、减少生产成本有明显效果,667m2经济效益平均增加2 000元.  相似文献   
23.
以全国统一乌龙茶对照种黄旦为对照,对鸿雁12号等茶树品种在广西桂林的区域适应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大多数表现出良好的生产适应性,其产量、品质、抗性均超过对照,适宜在广西及其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获得4个茶树群体种质资源的红外光谱图,结合系统聚类和相关性系数法对所得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各茶树群体种的红外光谱整体上十分相似,但由于内含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具有各自的特征红外光谱。根据红外光谱的特征峰形和吸光度值,不仅可以区分各群体种,而且可以评价其质量。同时,依据红外指纹图谱特征,可以将4个茶树群体种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是龙胜龙脊茶和临桂宛田茶,第二类是凌云白毫茶,第三类是南山白毛茶。FTIR-聚类分析法可以作为茶树群体种鉴定和质量评价的一种可行性手段。  相似文献   
25.
从广西地方品种——"临桂大叶种"选出的命名为"青茉莉"的茶树品种所制出的乌龙茶花香浓郁,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醇厚;春、秋茶制优率高,品质相当于国家级乌龙茶良种——黄旦所做乌龙茶品质。  相似文献   
26.
罗小梅  贾小琴  傅正涛  罗斌  常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397-6399,6402
[目的]研究临夏地区黄芪种植的气候区划和产量动态气候预测模型。[方法]利用临夏州黄芪种植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从影响黄芪栽培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主要气象因子入手,通过相关因子诊断、数理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在黄芪生长的不同阶段筛选出经过0.01信度检验的气象因子,对临夏地区黄芪生态气候适应性和产量预测模型进行初步探讨。[结果]种植高度为海拔1 700 m以下的干旱山区、浅土层区以及年平均温度高于9.0℃、年降水量不足400 mm、≥10℃的积温为≥2 900℃.d的干旱高温区域,即主要代表区有永靖东、西干旱山区,东乡北部干旱山区、积石山东北部干旱区等小区域,不宜栽植黄芪,临夏其余大部分区域均可栽植黄芪。黄芪的不同生长阶段,从生长到成熟阶段划分的5个生育期(插秧期、茎叶生长期、花期、果期、夏播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有明显差异,建立的各生育期与相关气象因子的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均达75%以上。[结论]该研究实现了黄芪单产气象预测,为临夏黄芪大力推广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对9个青藏高原植被区的仲彬草属(StYP基因组组成)植物及2个拟鹅观草属(St基因组)物种和2个冰草属(P基因组)植物共13个类群的叶绿体rbcL序列进行遗传和基因谱系分析,探讨青藏高原仲彬草属植物的系统关系及其物种形成的母本供体来源。结果表明:①Kengyilia stenachyra、Kengyilia kokonorica、Kengyilia hirsuta、Kengyilia rigidula和Kengyilia grandiglumis的种间关系较近;②Kengyilia stenachyra和Kengyilia geminata在rbcL序列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③拟鹅观草属和冰草属植物均可能作为母本供体参与青藏高原植被区不同仲彬草属植物的物种形成。  相似文献   
28.
桂北优良茶树种质资源入选株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1年项目组在桂北茶区进行优良种质资源调查,选育并入选了5个优良株系,本文主要对各株系的生物学特征特性进行描述及叶片结构解剖分析,为下一步培育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采用改良石蜡切片方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对广西姑辽野生茶树资源13个株系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叶片解剖结构特征鉴定和分析它们的潜在生产力、适制性和抗逆性.结果表明,姑辽野生茶树资源的生产力指数为2 471.31~4 295.05,潜在生产力普遍较高,达到或超过广西茶树新品种品系的水平;茶多酚含量特别高,主要适制红茶;叶片均具有明显的抗旱、抗寒和抗病虫结构特征,表现出较强的抗逆力;生产性状在株系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生产力指数高、抗逆性强、红茶品质兼优等综合性状较好的株系是姑辽41、姑辽37和姑辽39.  相似文献   
30.
尧山秀绿于1995年从引进的浙江鸠坑种有性系茶园中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历经3年的早期鉴定,一芽一叶期比亲本早15d,产量、品质、抗逆性均超过亲本。历经5年的品比试验,一芽一叶期比国家级良种凌云白毫种(CK)早36d,产量、品质、抗逆性均超过CK。历经6年的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一芽一叶期比国家标准对照种(CK)福鼎大白早4-8d,产量显著高于CK,品质与CK相当,抗逆性超过CK。2010年8月评为国家级绿茶良种,适宜在广西、湖北、四川及气候相似的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