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林业   179篇
农学   167篇
基础科学   127篇
  82篇
综合类   841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134篇
畜牧兽医   584篇
园艺   138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连素口服纳米乳的研制、质量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选择适宜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以新型纳米乳为载体,对黄连素的传统剂型进行改进,研制出适合口服的纳米乳制剂;以离心(13000r·min-1,30min)稳定性和乳滴粒径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对纳米乳的黏度、电导率、折光率、粒径和初步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价;用小鼠灌胃的急性毒性实验对纳米乳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制出的黄连素口服纳米乳为澄清透明的液体,透射电镜下观察为球状液滴,平均粒径为56.8nm;高速离心稳定、高温和强光条件下考察10d,其含量和粒径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小鼠灌胃结果,纳米乳无毒性。由此证明研制出的黄连素口服纳米乳是一种质量稳定、安全性高的良好药物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82.
研究了玉米幼芽提取物(extract of maize plumule,EMP)对长波紫外线(UVA)损伤的小鼠皮肤超微结构、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UVA模型小鼠真皮细胞内出现空泡变性,线粒体肿胀、嵴减少,粗面内质网和核周间隙扩张;表皮细胞微绒毛减少,细胞固缩,细胞核染色质边集。EMP保护的小鼠皮肤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构基本正常。EMP可显著提高UVA辐射小鼠皮肤组织中的SOD活性(P<0.01)及CAT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与VC的抗氧化作用一致。表明EMP能够抵抗UVA对皮肤组织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3.
分离培养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用2种富含腺嘌呤类衍生物的玉米幼芽提取物(20 mg/L)提前保护细胞后,体外构建H2O2急性氧化损伤细胞模型,应用RT-PCR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损伤对照组(Ⅱ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I组)的24%(P<0.01)和20%(P<0.01),而药物保护组(Ⅲ组、Ⅳ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损伤对照组,分别是损伤对照组的3.5倍(P<0.01)和1.8倍,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也均高于损伤对照组,分别是损伤对照组的4.6倍(P<0.01)和3倍(P<0.01)。说明在H2O2致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急性氧化损伤过程中,这2种玉米幼芽提取物能够保护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且0501提取物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表达的保护作用优于0502提取物。  相似文献   
84.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优选处方,采用滴定法制备紫苏子油纳米乳,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测定仪分别考察其形态和粒径,通过恒温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并研究其对急性小鼠高血脂症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小麦胚芽油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为表面活性剂制备的紫苏子油纳米乳外观澄明,有淡蓝色乳光;电镜下呈圆球形,平均粒径为58 nm,高速离心、高温下无絮凝或药物析出。与紫苏子油软胶囊对抗急性小鼠高血脂症的药效比较,紫苏子油纳米乳有更强的抗高血脂功效。结果表明,制备的紫苏子油纳米乳是一种质量稳定、高效的抗高血脂乳剂。  相似文献   
85.
节瓜强雌系化学诱雄剂的筛选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于节瓜强雌系A4第一,第二,第三真叶期,分别进行不同浓度赤霉素,硫代硫酸银诱难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第三真叶期喷施赤霉素1.5mmol/L浓度的诱雄效果好,可在生产上使用以保留节瓜雌性系或强雌系。  相似文献   
86.
本文对羊柴等四种沙生饲用灌木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羊柴核型为2n=2x=16=16m(2SAT);花棒核型为2n=2x=16=16m(2SAT);柠条为2n==2x=16=16m;红皮沙拐枣为2n=2x=38=2M+4m(2SAT)+8sm+2st+22TT。  相似文献   
87.
用碳化二亚胺作为交联剂将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质交联后加入蜂胶佐剂制成疫苗免疫鸡只。7周龄同源菌株攻毒结果表明,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苗组鸡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且试验重复性好;在免疫后3个月的同源攻毒保护指数也达13/20以上。但对异源菌株的攻毒没有明显保护效果。该研究采用微量法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了免疫鸡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88.
【目的】将玉米异分支酸合成酶1(ZmICS1)及系统获得抗性缺陷1(ZmSARD1)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并免疫家兔获得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ZmICS1和ZmSARD1在玉米抵抗病原菌胁迫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克隆玉米ZmICS1和ZmSARD1基因CDS区,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Rosett-gami2(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His×6-ZmICS1和His×6-ZmSARD1重组蛋白,以透析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验证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ZmICS1和pET-28a-ZmSARD1,于37 ℃、0.84 mmol/L IPTG在大肠杆菌表达菌株Rosett-gami2(DE3)中诱导出His×6-ZmICS1和His×6-ZmSARD1重组蛋白。纯化蛋白免疫家兔,所得ZmICS1抗体能够检测到3 ng的His×6-ZmICS1,ZmSARD1抗体能检测到低至0.3 ng的His×6-ZmSARD,且分别能特异性地检测玉米B73原生质体过表达的ZmICS1和ZmSARD1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了玉米ZmICS1、ZmSARD1多克隆抗体,可用于玉米内源ZmICS1和ZmSARD1蛋白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89.
亚硫酸氢钠影响脐橙叶片光合作用的原因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经浓度低于8mmol·L-1的NaHSO3溶液处理的脐橙叶片净光合速率(Pn)、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叶绿体光合放O2活性升高,光合色素含量、初始荧光Fo和PS 的光化学效率Fv/Fm变化不明显;而12mmol·L-1的NaHSO3溶液处理后,Pn、光合色素含量、Fv/Fm、ETR和光合放O2活性显著下降,Fo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相比,处理组叶绿体内·O2-、H2O2的含量显著降低。结果显示,低浓度NaHSO3溶液能通过清除·O2-、H2O2等有害物质而促进光合作用。高浓度NaHSO3溶液因过量的HSO3-以及由它产生的SO2均具有漂白作用,最终导致脐橙发生光合作用的光抑制。  相似文献   
90.
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对金线兰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规模化生产金线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探索了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SA)对金线兰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0.5~1.5mmol/L外源SA均可提高金线兰的SOD、POD和CAT活性;外源SA不能诱导SOD和CAT同工酶新酶带的表达,但有新的POD酶带产生。说明,外源SA通过调节金线兰抗氧化酶系统,缓解了高温胁迫对金线兰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