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黑龙江省玉米顶腐病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龙江省玉米顶腐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病原菌特性、发病规律及流行条件提出了玉米顶腐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齐齐哈尔市水稻田杂草群落演替及其影响因子,为缓和稻田杂草群落恶性演替、规范稻田杂草防除体系提供依据。采用定点计数法与随机目测法,进行定点系统观测与田间普查,调查杂草类别、群落组成结构和危害级别程度,并且与1993年水稻田杂草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异型莎草、芦苇、稻稗、针蔺等杂草出现频率明显下降,野慈姑、雨久花、鸭舌草、泽泻、稻李氏禾、葡茎剪股颖出现频率明显上升,水稻田杂草群落模式由"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演替为"阔叶类杂草+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除草剂的长期、大量应用,耕作制度的发展变化,栽培、灌溉方式及气候条件的改变,是导致稻田杂草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双斑长跗萤叶甲为害玉米花丝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吐丝初期, 通过人工接虫模拟不同密度的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为害玉米花丝, 研究其对产量损失的影响, 收获时进行各项产量性状指标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吐丝初期每果穗接入1~40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 玉米平均产量损失率在3.8%~28.5%; 接入1头成虫时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接入5头以上成虫时显著减产, 平均产量损失率达12.3%~28.5%; 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数量与玉米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符合一次函数y=0.64x+5.17(R2=0.65, P<0.001); 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取食为害玉米花丝, 影响玉米授粉和结实, 随着成虫数量增加, 果穗的穗粒数和百粒重逐渐降低, 产量损失逐渐增大。研究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为害玉米花丝对产量的影响对确定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综合防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东北地区防治大豆食心虫的赤眼蜂优势种,以满足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的需求。[方法]在半自然条件(田间网罩)下,测试不同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寄生潜能;在大豆生产田条件下,调查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卵寄生率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卵粒校正寄生率为70.1%,防治效果达67.0%。[结论]螟黄赤眼蜂可有效控制大豆食心虫的危害,减少农药的用量,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开发无公害春谷的优势,发展无公害春谷抗旱节水栽培的必要性.提出了无公害春谷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要点,对发展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旱作、节水农业,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太空育种始于1987年,经过十几年的科技攻关,利用航天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先后育成50多个优异种质,新品系,并进入省级以上品种区域试验。现有水稻、小麦、番茄、青椒、甘薯、芝麻、花卉等10余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在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得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有机稻米生产技术要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宝君 《作物杂志》2004,20(2):29-30
介绍了有机稻米的概念 ,提出了黑龙江省发展有机稻米产业的必要性。概述了有机稻米生产的主要技术控制要素 :产地选择控制、田间生产过程控制、收获过程控制、大米加工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9.
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番茄幼苗上用snef8菌液进行灌根处理,通过测定番茄根部PAL、PPO、POD的活性变化,初步了解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菌液处理后,植株体内PAL于第30天出现最大值;PPO活性在第20天出现最大值;POD活性于第30天出现最大值,这些酶活的变化一方面与植物自身的防御功能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菌液...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控制亚洲玉米螟的危害,减少农药的残留和污染,采用投射式杀虫灯加挂性诱剂、田间释放赤眼蜂和喷施Bt可湿性粉剂4项技术,分别在亚洲玉米螟一代区的越冬成虫羽化期、产卵期和初孵幼虫期设置三道防线,全程绿色防控亚洲玉米螟。结果表明:全程防控技术平均防效达91%以上,玉米挽回产量损失达20%以上,玉米增产达17%以上,投入产出比大于1∶20,应用亚洲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能高效控制亚洲玉米螟的危害,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满足玉米生产的高标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