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59篇
  31篇
综合类   260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10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是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的关键步骤。定位的方式有两种,候选基因鉴定法和基因组扫描法。日前奶牛的重要经济性状(包括泌乳量、脂肪产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产奶寿命、乳房炎发病率、Weaver综合征和双生率)已分别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这些性状多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采用常规育种方法一般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682.
基因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等优点,作为1种新型的快速检验检测技术被应用于动物疫病的检测诊断,并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检测效果。文章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的设计原理、基本特点以及在多领域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的开发现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为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3.
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饲料添加剂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本文就我国饲料添加剂的工业现状、种类、作用机理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对策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84.
根据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广东省成果报告数据库,获取古树群所在地、面积、主要树种、古树株数、树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树高等和立地条件等信息,分析古树群分布特征,并开展古树群的生态学特征与立地条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省共有古树群826处,古树21198株,总面积达2 076.65 hm2,涵盖84科269属549种,古树群主要分布在粤北和粤东地区,有417处,占比50.48%,而在深圳市、中山市和佛山市没有分布。(2)广东省古树群树龄呈金字塔型,古树群数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树高和胸径的结构特征均为正态分布。(3)古树群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树龄、树高和胸径间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坡度与古树群的平均树龄、树高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海拔和土层厚度均与古树群平均树高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85.
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饲料也不例外。饲料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其营养含量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其稳定性。产品稳定性通常采用标准差或变异系数来表示,但存在不直观等缺点。况且,饲料产品的稳定性与配方、原料的变异,加工有关。因而,饲料产品标准是一个范围值,不是单一数值,更需要采用新的方法衡量饲料的稳定性。文章重点介绍了饲料稳定性的衡量方法,提出正态频率分布图更有利于用来衡量饲料稳定性,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影响饲料稳定性的因素,为企业提升饲料的稳定性提供借鉴,也为企业或国家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6.
由甘蔗鞭黑粉菌引起的甘蔗黑穗病是我国甘蔗生产中危害最大的病害,给甘蔗产业造成严重的产量和经济损失。化学防治是作物病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开展甘蔗黑穗病高效、低毒、低残留防治药剂的筛选,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对甘蔗黑穗病的有效防治和提高甘蔗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适合大田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推荐化学药剂,通过测定11种杀菌剂对甘蔗鞭黑粉菌的抑菌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解析有效杀菌剂的抑菌机理,通过新植蔗和宿根蔗的甘蔗黑穗病大田防治试验,评价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和对产量、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数、锤度、单茎重等甘蔗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获得4种杀菌剂对甘蔗鞭黑粉菌单倍体生长、有性配合、冬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分别是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扫描电镜显示,这4种杀菌剂均对甘蔗鞭黑粉菌冬孢子和单倍体孢子细胞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使甘蔗鞭黑粉菌失活。在大田新植蔗的甘蔗黑穗病防治试验中,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81%、82.84%、81.76%、70.92%,各药剂防治区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0.84%、17.13%、15.92%、13.35%。在宿根蔗的甘蔗黑穗病防治试验中,以上杀菌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9.35%、82.21%、81.51%、70.18%,其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30.15%、24.05%、20.33%、16.58%。新植蔗和宿根蔗药剂防治区的甘蔗其他农艺性状均优于对照区。这4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增产作用,可作为大田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推荐杀菌剂。  相似文献   
687.
为探究高寒地区短期施有机肥对禾本科牧草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川草2号’老芒麦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施有机肥(F)与不施有机肥(CK)处理,在生长结束后采集根周和根际土壤用于分析微生物的组成,测序后利用FUNGuild筛选AMF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对根周和根际土壤AMF群落多样性和组成,以及它们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草2号’老芒麦共生的AMF群落共有7个属,根周土壤的物种数大于根际土壤;AMF群落多样性受土壤pH值和牧草鲜重影响最大,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有机肥增加了根周土壤AMF的多样性和物种数,降低了根际土壤AMF的物种数,且降低了根周和根际土壤AMF优势菌属近明球囊霉属(Claroideoglomus)的相对丰度。该结果为高寒地区牧草种植地田间养分管理和AMF多样性之间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8.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是中药黄精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采用核糖体RNA(r RNA)基因转录区ITS2序列及cp DNA非编码区rpl20-rps12、trn L-trn F和psb A-trn H序列对收集自云南省多个地区的22份滇黄精样品进行分子鉴定,并采用MEGA7.0.26构建邻接(NJ)系统聚类树,以初步了解实际流通中黄精药材的基源,探究在滇黄精药材资源利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品种混淆的问题。结合各样品的分子生物学信息和形态特征,发现收集的22份样品中,初步判定可能为滇黄精的有11份,可能为卷叶黄精的有7份,其中暂无法确定为滇黄精或者卷叶黄精的有5份,鉴定为轮叶黄精的有3份,玉竹1份,多花黄精5份。这表明形态特征结合DNA分子序列分析可以作为中药材鉴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89.
690.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鉴定、综合防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亚洲玉米螟的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文献统计学方法收集资料及调研,分析国内外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进展。【结果】亚洲玉米螟在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均有分布,雌性个体通过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雄性继而交配;鉴定亚洲玉米螟主要性信息素组分为顺/反-12-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E-12-14:Ac)和正十四碳醇乙酸酯(14:Ac),各组分作用不同,组分间比例存在地理种群差异;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产品已运用于监测、诱杀与交配干扰中,与其它防治技术相结合的集成技术防效显著;应用过程中存在多种影响性信息素诱剂诱捕效率的因素,包括性信息素剂量、诱捕器类型、放置高度、颜色及环境等。【结论】亚洲玉米螟在多个国家的玉米种植区均有分布,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比例存在地理种群差异,利用性信息素最佳组分系统结合影响性诱剂诱捕效率的多种因素,在田间防控亚洲玉米螟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国已组装、集成一套基于性信息素防控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