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12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17篇 | |
综合类 | 42篇 |
农作物 | 12篇 |
畜牧兽医 | 10篇 |
园艺 | 4篇 |
植物保护 | 1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92.
人参榕的插种育苗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榕是桑科,榕属。喜阳又耐阴,喜高温又能在北方有暖气的室内栽培。如果在亚热带地区栽培能迅速生长成大乔木,而在特定的条件下又可培育成矮壮、块根奇特、以观根为主的盆景材料。 20年前野生的中大型人参榕已倍受广东潮汕地区盆景爱好者的钟爱。80年代中期才有人工栽培。当时我们探索了人参榕的插种育苗和栽培技术,获得 相似文献
93.
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是一种优质牧草。为获得高丹草多倍体材料,试验以秋水仙素为诱导剂,以引进的高丹草品种‘大卡’为供试材料,应用浸种法和滴生长点法分别对高丹草种子和幼苗生长点进行了处理,对获得的诱变后代采用表型测定、根尖染色体法和表皮气孔保卫细胞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逐代鉴定筛选,最终在M_5代获得了稳定遗传的两份高丹草多倍体材料。本研究可为高丹草多倍体诱导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创制的两份多倍体材料除可作为种质资源使用外,经进一步培育后有望作为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以兰州百合鳞片和叶片为试材,采用改良CTAB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为优化兰州百合RAPD-PCR反应体系,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兰州百合RAPD-PCR反应体系中的5种主要因素进行4水平共计16个组合设计,并选用3种反应程序,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分析,最终获得最佳反应体系为:20 u L反应体系中含30 ng模板DNA、0.5μmol/L随机引物、0.2 mmol/L d NTPs、2.25 mmol/L MgCl_2,及1.5U Taq DNA聚合酶。最佳反应程序:94℃预变性4 min;94℃变性1 min,36℃退火1.5 min;72℃延伸2 min;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 相似文献
95.
花药培养与麦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快速获得携带麦谷蛋白优质亚基基因的小麦新品种,提高小麦的品质育种技术水平,利用引进的矮败材料与和尚头、甘春20号、临麦34号等10个不同品种(系)杂交,并对杂交后代进行了花药培养,获得了115份花培株系;利用PCR对花培后代株系及杂交亲本进行了优质贮藏蛋白亚基分子标记检测,3个HMW-GS为 Bx7、 Bx14、 Dx5,3个LMW-GS为 Glu-A3ac、 Glu-A3d、 Glu-B3b。结果表明,在115份花培材料中, Bx7的出现频率最高,为94.78%,其余依次为 Glu-A3ac、 Dx5、 Bx14、 Glu-A3d和 Glu-B3b;获得了44份聚合4个亚基以上的材料;结合农艺性状鉴定,筛选出了3份综合性状优异的小麦新品系AB158、AB167和AB332。本研究将花培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及矮败小麦育种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其结果可为提升小麦品质育种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转录因子GhABF2是AREB1/ABF2的同源基因,过表达GhABF2能显著提高植物的抗旱性。为了创制马铃薯抗旱种质资源,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GhABF2基因导入马铃薯栽培品种‘大西洋’中,获得卡那霉素抗性苗12株,并通过PCR、qRT-PCR、Southern-blotting检测,筛选出GhABF2基因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且表达量较高的8个转基因株系。在干旱条件下,对苗期植株生长情况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转基因株系与对照植株相比,其生物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显著提高,转GhABF2基因植株在生长状态、生理生化指标方面都表现出更强的耐受性,说明转录因子GhABF2的高表达显著提高了马铃薯的抗旱性。结果为马铃薯抗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中间材料和重要基因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7.
主要胡麻品种抗旱相关指标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国内胡麻品种抗旱性及其鉴定指标与综合评价方法,为抗旱育种及参试品种在适应区域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15份主要胡麻栽培品种为材料,设自然降雨和正常灌水处理,考查7个农艺性状、8个生理指标及产量指标,采用产量抗旱系数、综合抗旱系数、加权抗旱系数、隶属函数、抗旱性量度值、灰色关联度分析等相结合方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抗旱型划分和评价指标筛选。结果表明:被考查性状、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及关联程度各异,所得D值与Y值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CDC及WDC值分别于D值和Y值间的相关性相对较低,据D值将供试品种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可较好的反映品种的选育条件及适应地区。说明采用抗旱性综合评价方法,以D值进行胡麻抗旱性综合评价、预测、抗旱型划分、评价指标筛选是适宜且准确的,能较好地反映和揭示指标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各品种抗旱性、抗旱特点及应用区域。本研究对提高胡麻抗旱性鉴定,抗旱育种及其科学性和预见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抗旱品种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99.
大田旱作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对兰州百合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PK和NK处理比对照CK增产3.2%和7.0%,NP处理比对照CK减产2.6%,化肥种类对兰州百合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NPK处理较对照CK增产36.1%(P<0.05)。兰州百合为喜钾作物,适量施用钾肥可以提高其产量、总糖和粗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下茬胡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设置胡麻/小麦间作(CI)、胡麻-小麦轮作(CR)和胡麻连作2年(CC2)3种种植模式,于第二年收获后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和土壤水提液综合效应,及第三年的胡麻生长和产量,探寻间作和轮作影响胡麻生长和产量的原因。结果表明,与CC2相比,CI和CR降低土壤pH,使土壤中的氮、磷、钾被作物充分利用;CI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CR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CI减弱土壤水提液对胡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自毒作用,而CR土壤水提液的综合化感效应则表现出促进作用。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CR降低了土壤真菌多样性;且CI和CR的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与CC2相比,CI和CR都有利于下茬胡麻生长,使得单株产量显著提高,从而提高小区产量,且CR增产效果更加显著。由此可见,胡麻与小麦间作或轮作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升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自毒作用、改变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组成,有利于下茬胡麻的生长,为胡麻高产栽培模式及区域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