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94篇
农学   95篇
基础科学   104篇
  76篇
综合类   772篇
农作物   51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408篇
园艺   201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条件下添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蛋鸭肠道形态结构和十二指肠IgA的影响。试验选用400日龄健康金定蛋鸭2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NT组(温度22~26℃),HS组(温度33~37℃),NT组和HS0组饲喂基础日粮,HS300组和HS600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EGCG 300 mg/kg和600 mg/kg。试验共计4周。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热应激蛋鸭的肠道形态结构有所改善,其中十二指肠和空肠结果较好;(2)HS0组十二指肠的黏膜Ig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HS300组、HS600组可一定程度提高十二指肠的黏膜IgA含量,但与对照组、HS0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2.
针对山区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较低实际现状,沂源县农业部门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区生态环境资源,以农业合作经济、循环农业、都市农业先进理论为指导,突出循环农业支撑技术体系,结合户用沼气突出优势,在土质稀薄山腰种植果树,在山坳土质肥沃的田块发展蔬菜,做到农业环境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节约化、废物循环再生化,并成功实现了在山区地少、地小、地散情况下从事山区传统农业规模化生产。采取"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紧密衔接上下游产业链条,重点抓好生产基地、仓储和市场营销3个关键环节,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山区县域农业合作经济的特色之路,解决了我国传统农业产业化的两大瓶颈:低效和低值。这既促进了沂源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部门形象,又惠及了农民群众,在解决山区农民致富道路上有着极大发展潜力,蕴涵着希望和活力。  相似文献   
63.
最近的研究表明,血管活性肠肽(VIP)与家禽的就巢习性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反转录PCR方法从黒番鸭(Cairina moschata)母鸭下丘脑组织中克隆了血管活性肠肽受体(VIPR-1)基因的cDNA序列,长度为1125bp,编码355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JN625215)。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家禽(鸡、火鸡、鹌鹑)和哺乳动物(人、小鼠、猪、牛)的基因序列分别有93%~94%和69%~71%的同源性,而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和70%~72%。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黒番鸭VIPR-1基因的表达量在产蛋期、就巢期和休产期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就巢期表达量最高,休产期次之,产蛋期表达量最低,表明VIPR-1基因与繁殖阶段变化密切相关;对不同组织VIPR-1的表达量分析发现,VIPR-1在垂体、下丘脑和卵巢中均有表达,其中垂体最多,其次是下丘脑,卵巢中的表达量最低,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提示,VIPR-1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参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特别是垂体)对黑番鸭就巢行为的调控。  相似文献   
64.
氮、磷营养过量对土壤养分及黄瓜营养吸收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土壤氮、磷单个养分分别过量的条件下,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变以及黄瓜植株养分吸收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氮素过剩使土壤交换性K、Ca、Mg含量增加6%左右,水溶性K、Ca、Mg含量成倍增加,易于形成土壤盐类障碍。土壤磷素过剩反而导致土壤交换性K、Ca含量下降,尤其是以交换性Ca下降为多,水溶性K、Ca、Mg含量减少50%左右。土壤氮素过剩抑制了黄瓜磷的吸收;相反,土壤磷素过剩时,氮吸收受抑。土壤氮、磷营养过剩在高量下均对黄瓜植株K、Ca、Mg的吸收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区域土壤侵蚀,揭示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异规律,为区域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方法]应用GIS和RUSLE模型对云南省泸水县的土壤侵蚀进行研究。RUSLE模型中的因子包括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坡度坡长因子、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运用GIS空间分析模块,获取泸水县土壤侵蚀模数空间分布图,根据SL 190-2007的分级标准进行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并分析该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从各强度侵蚀面积上看,泸水县2014年土壤侵蚀以微度侵蚀为主,占总面积的86.86%,但从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看,土壤侵蚀量为4.24×10~6 t,平均侵蚀模数为1 373.1t/(km~2·a),土壤侵蚀强度属于轻度侵蚀;(2)土壤侵蚀较严重区与未利用地、耕地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在坡度25°~50°的范围内,侵蚀面积占总侵蚀面积的75%,并且在该坡度段上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的63%,剧烈侵蚀集中分布在未利用地上,中度以上剧烈以下强度侵蚀集中分布在该坡度段上的耕地上,说明该坡耕地、未利用地对土壤侵蚀的贡献最大,要加强对未利用地的生态治理。[结论]坡度大,陡坡垦殖和未利用地的不合理利用是该区土壤侵蚀加重的主要原因,坡度在25°以上的地区不适宜耕种,应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如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才能有效的保持水土。  相似文献   
66.
芽球菊苣是从欧洲引进的特种蔬菜,属植物学上的菊科菊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肉质根软化栽培后萌发的芽球,其营养丰富,可生食、凉拌或做色拉,也可做火锅配料或炒食。富含钙、镁、磷、铁、钾、胡萝卜素、维生素C、因含马栗树皮素,野莴苣苷成分,具有清胆利胆、解酒和减肥的功效。菊苣整个生长期极少有病虫害的发生,是一种比较有前途的绿色食品蔬菜种类。为在北京地区开发推广芽球菊苣的栽培,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近几年一直种植芽球菊苣,种植经验丰富,影响显著。栽培分为2个阶段:一是种根的田间培养阶段;二是种根的黑暗软化处理阶段。  相似文献   
67.
连狮1 号是以连云港地区菜农提供的中狮头自留种为原始种,经4 代自交提纯选育成的大白菜新品种。株型紧凑, 整齐度较好,叶球为长筒翻心形,叶片呈长倒卵形,叶表面具有较深核桃纹并带稀疏茸毛。株高35 cm,外叶数约10 片, 叶球高28~32 cm、横径22~27 cm,单个叶球质量3.5~4.0 kg,每667 m2 叶球产量4 700 kg 左右,净菜率达83%。生育期 为90~95 d(天),田间抗病毒病、霜霉病、根肿病能力优于对照中狮头,适合在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及其相近气候条件 地区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68.
沙地人工小叶锦鸡儿植被根系分布与土壤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采用分层挖取根系方法调查不同年龄人工小叶锦鸡儿固沙植被根系分布,同时测定植被下不同深度土壤的水分含量.结果表明植被根系主要分布在0~100 cm土壤中,占总根系生物量的92.77%以上.地下部与地上部生物量比值以天然植被最高.植被的吸收根系分布对土壤水分具有显著影响,吸收根集中分布区域下层土壤含水量锐减;吸收根集中分布深度的比较发现,天然植被>19年生人工植被>4年生人工植被,成龄人工植被吸收根系分布的浅层化造成降雨无法补充土壤深层水分,植被下土壤形成不透水层,影响主要固沙植被的生长.  相似文献   
69.
十年来我国测土施肥的进展   总被引:42,自引:9,他引:42  
近10年来,测土施肥技术在我国取得很大进展,已初步形成了适于我国农业现状的、有自己特点的运行系统。本文对此期间土壤测试方法和推荐施肥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0.
土壤有机态Cd转(活)化的影响因子及其综合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 ,本文讨论了土壤有机态Cd转 (活 )化的影响因子及其综合作用。根据统计学的判别分析发现 :EM菌为其主导影响因子 ,而非以往形态转化研究中所说的pH ,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生物降解 ;就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效果而言 ,在有机态Cd向活化态Cd转化中 ,有效的处理组合是随着土壤 pH的改变而变化的 :pH 6.5时 ,以EM菌 1%、C/N 2 0为最佳。pH 7.0时 ,以EM菌 1%、C/N =3 5为最宜。pH 7.5时 ,EM菌 3 %、C/N =3 5才最适 ;本研究条件下有机态Cd减少和活性态Cd增加的协同转化率为 11.5 %。本研究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