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32篇
  34篇
综合类   402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484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41.
通过无植物盆培养试验,研究施用化肥、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化肥与生物有机肥混合施用、对照处理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中细菌数量比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处理分别高出15.5%~43.1%和3.5%~6.4%;放线菌数量分别高出58.2%~94.4%和9.8%~24.8%;真菌数量分别降低22.8%~59.5%和8.9%~19.3%。土壤中脲酶活性最高的是生物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处理;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高出有机肥处理1.6%~37.4%,高出化肥处理3.2%~38.9%;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中蔗糖酶活性最高,比有机肥高出50.9%~292.4%,比化肥高出67.6%~456.3%;各处理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影响较小。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更好地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增加土壤酶活性,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42.
为明确青藏高原4个省区牦牛轮状病毒(R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双抗原一步夹心ELISA法,对2014-2019年采集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的630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R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630份青藏高原牦牛RV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18.57%(117/630),西藏地区牦牛RV抗体阳性率与其他地区相比较高;201...  相似文献   
943.
近50年来黄土高原中部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5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水土流失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化特征,该文选择了黄土高原中部4种典型地貌区域,以年径流深度和年侵蚀模数为水土流失过程参数,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周期和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地貌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及近50年来各地貌区域水土流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近50年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无明显变化,黄土残塬沟壑区和水土流失较轻的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总体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持续减弱,而水土流失较轻的黄土山区则表现出总体递增的趋势. 黄土高原各地貌区都存在20~21 a、6~7 a和2~4 a的变化周期. 周期外延和多元回归的混合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预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周期波动与总体递变相叠加的演化趋势,可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与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44.
以辽宁省营口段海域为案例,应用突变理论,根据1998—2007年的实测数据分别计算了二道沟、望海寨、仙人岛、鲅鱼圈海域的水体富营养化环境灾害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环境灾害性、重金属污染物环境灾害性风险。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以前,营口海域均有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灾害的风险,局部海域有发生难降解有机物灾害的风险,发生重金属灾害的可能性极小;2005年以后,营口近岸海域发生各类环境灾害的风险都有所降低,但是与其他类型灾害相比,水体富营养化灾害仍然是营口海域环境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45.
袁小红  杨婷  刘卓  徐春霞  索志荣  侯大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385-2386,2390
[目的]探索生附子总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中双酯型和单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与附子道地性的关系。[方法]采用HPLC分析方法,测定四川江油、云南和湖北等地生附子总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中的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和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中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等单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四川江油道地产地栽培的生附子总生物碱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为0.556%,远高于云南和湖北附子,其中的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分别为0.081%、0.161%和0.314%;其总生物碱高温水解产物中的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为0.004%,单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为0.146%,其中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中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的含量分别为0.016%、0.080%和0.050%。[结论]四川江油生附子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高,其总生物碱高温水解后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低,单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高,符合2010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946.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20、25、30、35、40、45 m3·667 m-2)对辣椒产量、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定额30 m3·667 m2处理的辣椒产量最高,分别较灌水定额20、35、40、45 m...  相似文献   
947.
为了探索一种适合内蒙古平原灌区耕地土壤养分肥力评价的方法,本文以土默川平原灌区为例,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当地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效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基于因子分析法样本综合得分的聚类分析法效果最好,其评价结果耕地的肥力等级高低与样点土壤养分含量相一致,即肥力等级评价结果可以直观反映土壤养分的高低。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大量土壤样本进行耕地肥力评价的方法,其理论依据充分,方法简单,评价结果准确,适用于内蒙古平原灌区耕地土壤肥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948.
为明确四川近年来普通小麦的遗传差异情况,本研究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对四川省2005~2006年参加区试的66个小麦品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用18对扩增谱带稳定的SSR引物,共检测到106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2~13个,平均5.89个.SSR引物的PIC介于0.22~0.91之间,平均多态性信息0.498.聚类分析表明,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390~0.834,平均值为0.608,品种间遗传相似性变幅较大,表明这次小麦区试品种(系)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根据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聚类,66份材料被聚成五类.  相似文献   
949.
酵母活性物质对断乳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取28日龄断奶的[杜×(大×长)]三元杂交仔猪10头,平均初始体重为5.62 kg±1.16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相同的基础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剂量为10mL/只,连续服用10 d.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Erythrocyte C3bR,E-C3bR)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Erythrocyte ICR,E-ICR)试验,探讨酵母活性物质对断乳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R)在服药后第1周、第2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第3周无明显差异.试验组E-C3bRR和E-ICRR,在服药后第1周、第2周与服药前相比差异亦极显著(P<0.01),第3周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口服酵母活性物质可增强断乳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50.
高速铁路作为当代高新技术的集成,技术经济优势显著,为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本文在分析高速铁路对衡水市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后,对高速铁路推动衡水市经济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