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7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73篇
  30篇
综合类   246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为了解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情况,从山东和江苏两地的某发病猪场分别采集阳性病料接种BHK-21细胞,连续传代进行病毒分离,观察细胞病变;对细胞培养物进行间接免疫荧光与蛋白印迹鉴定,通过对病毒滴度的测定绘制了分离病毒株的一步生长曲线;进一步动物试验鉴定分离株的毒力,并对其gE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利用PCR成功扩增出PRV的gB、gC和gE特异性基因,病料接种BHK-21细胞后产生了特异性细胞病变;病毒感染细胞后表达了gE蛋白,并与抗PRV单抗特异性结合,显示成功分离到2株分离毒株,分别命名为SDWF2019和JSNT2019;通过序列分析,2个分离株与我国新流行的PRV毒株属于同一遗传进化分支。本研究为我国华东区猪伪狂犬病的疫情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82.
本文通过对皮亚曼、叶城大籽甜石榴、千籽红、赛柠檬4个石榴品种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并掌握其生长规律,从主栽品种特性、园址选择与栽培、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归纳总结出适宜新疆的石榴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新疆石榴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对提高新疆石榴果品质量、增加果农收入、推动当地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3.
为明确宁夏地区稻田稗草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氰氟草酯的抗药性水平以及对其他除草剂可能存在的交互抗性与多抗性情况,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采自宁夏稻田的36个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药性, 并使用单剂量法测定了各种群对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噁唑酰草胺、二氯喹啉酸和敌稗的交互抗性及多抗性。结果表明, 以氰氟草酯GR50数值最小的生物型为敏感生物型计算抗性指数(RI), 仅有1个稗草种群在推荐剂量下被完全杀死, RI≤ 3.0; 11个稗草种群的RI范围为3.3~9.4, 表现出低水平抗性, 发生频率为30.56%; 19个种群的RI范围为10.3~58.3, 表现出中等水平抗性; 发生频率为52.78%; 5个稗草种群的RI>100, 表现出高水平抗性, 占比13.89%, 其中采自银川市贺兰县立岗镇通义村的稗草种群抗性水平最高。交互抗性和多抗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田间最高推荐剂量下氰氟草酯对稗草鲜重抑制率低于90%的种群中, 58%的稗草种群对噁唑酰草胺产生了交互抗性, 对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二氯喹啉酸和敌稗产生多抗性的种群所占百分率分别为94%、100%、100%和18%。研究发现宁夏地区水稻田多数稗草种群对氰氟草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并对其他常用稻田除草剂产生了交互抗性与多抗性, 其中银北地区稗草种群抗药性水平最高, 部分地区稗草抗性已达到高抗水平, 宁夏水稻田亟须抗性稗草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4.
农创客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如何在当前国内消费升级和扩大内需的背景下运用网络直播来打开农产品和服务的销路意义非凡。本研究基于统一理论模型,以浙江省青年农创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问卷调查和线下访谈的方式,探讨其使用网络直播的基本情况以及影响他们使用意愿和行为的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可知绩效期望、用户期望、社群环境和便利条件4个因素通过影响使用意向从而影响青年农创客的网络直播使用行为,并提出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消费内循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85.
绿精灵2号是以自交系M117为母本,自交系09C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水果黄瓜一代杂种。早熟,雌性节率接近100%,生长势旺盛,单性结实能力强;瓜长14~15 cm,横径2.8 cm左右,瓜色绿,无刺瘤,无瓜把,果面有光泽,清香味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2%;兼具低温弱光耐受性与耐热性,抗霜霉病、白粉病,高抗枯萎病,平均每667 m2产量6 300 kg左右,适合全国大部分区域保护地周年种植。  相似文献   
68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从产业兴旺到生态宜居,从农业产业发展到多重功能释放,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通过对乡村振兴视角下现代农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进行详细分析,从理论着手,探讨以强化科技手段、注重人才培养、树立服务意识、完善政策扶持等措施,助力现代化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87.
分析了华南双季稻田CH4和N2O排放量,从低碳品种筛选、节水减排灌溉、化肥减量增效等方面介绍了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应用情况。综述了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重点。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技术节水节肥、减排控污、增产增收,实现了低碳与高产的协调,应用前景好。目前,该技术主要存在可用品种少、种植模式单一、推广难度大等问题;今后,在加大政策支持的同时,亟需加强品种筛选、模式集成、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688.
【目的】评价不同留桩高度下再生稻生育期和产量表现,筛选适宜粤北地区不同留桩高度下的水稻品种。【方法】以广东省培育或审定的 34 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中桩和低桩 2 种留桩高度,研究不同留桩高度下品种间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差异。【结果】头季稻产量为 5 210.9~8 566.8 kg/hm2,其中黄广华占1 号最高;低桩再生季产量为 3 335.0~6 357.3 kg/hm2,较中桩(2 084.4~5 940.5kg/hm2)提高 16.1%,2 种留桩高度下均以青香优 19 香再生季产量最高。聚类分析表明,中桩条件下,再生季产量和两季总产(头季 + 再生季)可分为高产、中高产、中产和低产 4 大类群,二者各类群数量分别为 4、7、18、5 个和 1、14、14、5 个;低桩条件下,再生季产量仍分为 4 大类群,数量分别为 2、17、14 和 5 个,两季总产则分为高产(10 个)、中产(21个)和低产(3 个)3 大类群。与中桩再生稻相比,低桩条件下再生季生育期平均延长 9.1 d,每穗粒数增加,但有效穗数和结实率降低。倒 3 节位、倒 4 节位和倒 5 及以下节位再生稻对产量的贡献率在中桩条件下分别为 4.7%、33.3% 和 62.0%,在低桩条件下分别为 0%、11.9% 和 88.1%。【结论】以再生季产量属中高产以上类群,同时两季总产属高产类群作为标准,筛选出黄广油占、黄广华占 1 号、黄广太占、五优粤禾丝苗、广 8 优金占、恒丰优 387、青香优 003、青香优 132 和青香优 19 香共 9 个品种适宜作中桩再生稻种植,二广香占 3 号、黄广油占、黄广华占 1 号、黄广太占、粤禾丝苗、南晶占、粤泰油占、黄华占、五优粤禾丝苗和广 8 优金占共 10 个品种适宜作低桩再生稻种植。中桩再生稻主要来自倒 4 节及以下节位,低桩再生稻主要来自倒 5 节及以下节位。  相似文献   
689.
为了探究辣蓼水提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小鼠脾脏免疫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试验将48只健康、体重接近的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及辣蓼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PBS,阳性药物组每天按体重灌胃给予庆大霉素20 mg/kg,辣蓼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20,10,5 g/kg的辣蓼水提液,小鼠给药体积为按体重0.2 mL/10 g,连续给药8 d。给药2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均灌胃LD50(5×104 cfu/mL)鼠伤寒沙门氏菌0.2 mL,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2 h,麻醉小鼠安乐死后取脾脏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鼠伤寒沙门氏菌负荷量测定,以及α-干扰素(IFN-α)、β-干扰素(IFN-β)、γ-干扰素(IFN-γ)、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磷酸化干扰素调节因子3(p-IRF3)、TANK结合激酶1(TBK1)、磷酸化TANK结合激酶1(p-TBK1)、干扰素刺激基因(STING)与环腺苷酸鸟苷酸合成酶(cGAS)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690.
为验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CCD)基因的耐盐功能,本试验克隆了紫花苜蓿MsCCD4的CDS全长序列,并以其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毛状根诱导法获得过表达MsCCD4的转基因毛状根,验证过表达MsCCD4对紫花苜蓿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sCCD4为稳定的酸性亲水蛋白质,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C-端含有RPE65保守结构域;MsCCD4启动子区含有光响应、激素应答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结合元件;盐胁迫可诱导MsCCD4表达量升高;盐胁迫生理实验证明,过表达MsCCD4可以增强毛状根的耐盐性。本研究为紫花苜蓿耐盐遗传改良提供基因资源及耐盐基因快速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