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9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水稻脂质氧化酶同工酶种质储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水稻脂质氧化酶(LOX)同工酶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人工老化实验研究表明:不同LOX的缺失突变体之间,以LOX-1,LOX-2、LOX-3全缺的D1308、D1311的发芽率始终最高,老化指数最低;LOX-1缺失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LOX-2缺失和LOX-3缺失。LOX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具有较好的储藏特性,LOX的缺失对保持种子生活力和延缓稻谷陈化变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认为LOX-1的缺失阻断或延缓了LOX-2和LOX-3所启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延缓了稻谷的陈化变质,减轻种子生活力的下降。LOX-1可能是控制稻谷陈化变质和种子衰老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22.
粳稻品系Y98149是从离子束诱变的后代中获得的显性半矮秆突变体,与野生型Y98148是一对株高近等基因系。将已经获得的3个与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分别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3对特异性PCR引物,成功地将RAPD标记S1041525、S1076549和S1272403转化成更稳定的SCAR标记SCS1041498、SCS1076510和SCS1272388。通过Y98148×Y98149的F2代分离群体的分析,这3个SCAR标记与显性半矮秆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2.6 cM、7.5 cM和16.3 cM, 且位于基因的同一侧。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标记S1272403为单拷贝,其核苷酸序列与水稻第7染色体上两个BAC克隆B1249D05(AP006451)和OJ1212-C12(AP005604)同源性为99%,B1249D05与OJ1212-C12有23 kb的重叠区域,标记S1272403位于这个重叠区域,据此初步将显性半矮秆基因定位,为进一步精确定位和图位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早籼 14是采用离子束诱变方法选育成功的第 2个早籼稻新品种。其突出特点是米质优良 ,有 8项指标达部颁 1、2级优质米标准 ,该品种的推广有利于早籼稻米结构的调整。早籼 14已通过省级审定 ,命名为“皖稻 71”  相似文献   
24.
基本苗的多少,对不同水稻品种高产群体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重大。不同水稻品种高产栽培的适宜基本苗数量是由该品种的生长繁茂状况、分装力强弱等种质特性决定的。检索文献,发现不同文献在对水稻基本苗概念的理解与使用上非常混乱,已影响到科技文献的可阅读性与可参考性。有的文献对这一概念交待与阐述含糊不清;有的文献干脆以移栽后的单位面积上的总茎员数代用之;有的文献则称之为“粒种子苗/穴”等等,不一而足。就连权威的水稻学术专著也未能免于此弊。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基本苗数量化单位概念模糊,或简单地称之为“万苗…  相似文献   
25.
分别以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Y98149及其衍生系D3、D4、D5与4个籼稻和4个粳稻品种测交进行广亲和性鉴定。结果表明,D5与标准籼稻测验种(IR36、南京11号)测交F1结实率均值为78.7%,与标准粳稻测验种(巴利拉、秋光)测交F1结实率均值为77.9%,具有较好的广亲和性;且D5与籼、粳品系测交在产量性状上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而株高较矮,具有负向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26.
分析了作物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推进转基因技术与传统作物育种技术"优势互补"与"协同创新"、构建现代作物育种科学技术新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7.
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基因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粳型水稻Y98149是从离子束诱变后代中获得的显性半矮秆突变体。本研究用RAPD技术对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经506个10bp的随机引物的扩增,获得4个多态性差异片段,可用作显性半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RAPD的结果也表明半矮秆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基因组差异十分微小,为突变基因的鉴定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28.
粳型三系杂交稻亲本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个杂交粳稻不育系、15个恢复系的开花习性,结果表明:不育系的开花历期平均为7.0 d,而恢复系的开花历期平均2.5 d,二者差别达3.5 d;不育系的午前花率平均为58.8%,而恢复系的午前花率平均为73.9%;多数恢复系的开花高峰出现在开花后第2~3 d,而不育系却出现在开花后4~5 d(中作59A除外).除不育系3A外,其它不育系的日开花高峰均晚于恢复系.不同的恢复系之间在开花习性上也存在差异.研究粳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开花习性,能够有效调控其亲本的花期、花时,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29.
皖稻17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成的耐寒早籼新品种。2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6 562.5 kg/hm2,比对照竹青增产0.45%;苗期耐寒性强,全生育期107 d;适宜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30.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玉  童继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187-188,192
介绍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探讨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作用 ,以及它们的融通与共建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