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36篇
  43篇
综合类   395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湖南林业科技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科技创新应根据林业发展的特殊情况和创新要求,建立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创新推动体系和以中介机构、学会、协会等组织为主体的中介服务体系。作者从林业创新战略、机遇和挑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2.
采石、取土场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的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城乡变化日新月异。但大规模的城乡建设和交通建设遗留了大量废弃的采石场、取土场。这些采石取土场是新生的严重水土流失区,而且多数分布在城镇周边和交通干线沿途,生态景观危害严重:因此,废弃采石取土场的生态复绿整治问题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广州市政府已强制关闭了八区全部71个采石场。  相似文献   
53.
从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引入27个杨树新无性系,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有9个无性系生长量显著超过Ⅰ-69杨。其适应性、抗病虫害等特性也优于Ⅰ-69。  相似文献   
54.
本文主要简述杜仲专用型植物增皮素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研究应用结果表明,在杜仲树剥皮季节使用植物增皮素能保证杜仲树成活率达100%。当年新生皮达2.0~2.7mm,基本杜绝新生皮腐烂病的发生,达到了杜仲生产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5.
[目的]以烟草根结线虫感病烟株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探寻健康与感病烟株根际土壤7种酚酸物质(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阿魏酸、4-香豆酸、肉桂酸、香草酸、阔马酸)变化特征,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技术分别检测感病和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酚酸物质含量,分析感病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酚酸物质的含量差异.[结果]健康及根结线虫感病烟株根际土壤中均检测出6种酚酸类物质,除4-香豆酸变化不明显外,感病烟株根际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阿魏酸和肉桂酸含量均较健康烟株有所增加.其中玉溪试验区感病根际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和丁香酸增加量达31.0%和35.0%,差异显著;同时,阿魏酸、肉桂酸、香草酸也呈现累积效应,分别较健康根际土壤增长了14.7%、18.0%及6.7%;同样,在九乡试验区土壤样品中香草酸含量变化较大,其感病烟株根际土壤中的含量较健康烟株增加38%,而对羟基苯甲酸含量变化较小,仅增长2.5%,同时丁香酸、阿魏酸及肉桂酸含量分别较健康土壤增长17%、5.4%及21.5%.[结论]感病烟株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及潜在功能与健康烟株显著不同,土壤微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互作,对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变化特征塑造起重要作用;同时不同区域的自然和管理条件差异,及植物对不同生态位的选择和适应可能会导致根系分泌物组成和含量发生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56.
以新疆3个主栽枣品种(骏枣、灰枣及冬枣)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含量的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12个糖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主要糖组分均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前期以果糖和葡萄糖积累为主,蔗糖在后期占据主导地位;不同品种中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因ZjSPS1对枣果实中蔗糖和还原糖的积累都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与还原糖的积累相关性更强;ZjSS3和ZjSUC2的表达促进了枣果实中还原糖的积累;ZjHK3的表达在还原糖的积累中起抑制作用;ZjvINV1、ZjvINV2和ZjSUC3的低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蔗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57.
本文研究了甲壳素、壳聚糖在不同酸、碱条件下通过测定特性粘度[η]来表征其对降解性能的影响及通过测定游离氨基研究其对脱乙酰基程度的影响,为壳聚糖制备选择工艺条件和应用性能提供重要参数。本文还研究了盐酸存在下彻底水解制备葡胺糖的条件,并对葡胺糖的还原性、旋光性和其衍生物葡胺  相似文献   
58.
用12-溴-13,14-双硝基脱氢松香酸甲酯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小分子凝胶因子1,4a-二甲基-6-溴-1,2,3,4,4a,17,18,18a-八氢萘基[2,1-h]二吡啶并[3,2-a:2,3-c]吩嗪甲酸甲酯(DBNPM),通过1H NMR,13C NMR,MS和IR等表征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为了考察此小分子凝胶因子的自组装行为,研究了该分子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成胶性能和形貌。研究发现,在甲醇中临界成胶浓度(CGC)最低,为0.5 g/L;但是在二氧六环中凝胶性质最为稳定。扫描电镜(SEM)照片显示,从甲醇溶剂中得到的干胶呈片状结构,从二氧六环溶剂中得到的干胶呈网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XRD测试研究证实,该化合物分子间的氢键是凝胶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59.
利用江西省2000-2012年数据,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权重法测度江西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上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制约江西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的因素,并提出应当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力度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从而建立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长效机制,提升江西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0.
1999年10月我区某肉鸡养殖户饲养的一批良凤花肉用仔鸡发生了大批死亡,死亡率高达38%,用多种抗生素及高免血清治疗,效果均不理想。经贵大动科系疫病组的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继发葡萄球菌感染。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 本鸡场9月30日从省畜牧技术开发公司引进广西南宁市良凤花肉鸡3400只。鸡群从 9日龄后开始发病,每天死亡26~348只,累计死 1292只,死亡率38%。该鸡群6日龄时曾用新支二联苗滴鼻点眼,15日龄(发病期问)用V4克隆细胞苗(Ⅳ系苗)饮水免疫。发病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