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林业   235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99篇
  127篇
综合类   1287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514篇
园艺   228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鹰潭市的城市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城市绿化建设的原则、目标、总体布局及对策。  相似文献   
22.
今年春天,一本名为《醒来的森林》的书出现在北京的书店里,让许多热爱鸟类、关注自然生态变迁的读者眼前一亮。这本书是美国20世纪初著名作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作品首次被译为中文。这是一本关于鸟的书。在书中,我们可以跟随巴勒斯来到著名的美国哈德逊山谷,倾听林  相似文献   
23.
野兔是近年来特种养殖业新型的养殖业项目,投资少、养殖周期短、成本低、繁殖率高、野生人工饲养,每年可繁殖6—8胎,每胎可产5—9只。因此,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繁殖野兔要注意那些问题?我认为野兔繁殖应抓好3关。  相似文献   
24.
家畜寄生虫病是家畜三大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之一,随着一些重要的家畜传染病被控制和消灭,家畜寄生虫病的重要性就日渐突出。但由于多数寄生虫病,特别是蠕虫病常为慢性病,不象传染病那样传染迅速而发展明显,往往被人们忽视或重视不够。还有一些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人的感染来源或疾病疫源常常来自家畜,这在医学卫生上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洛夫林10和叶锈菌小种366组成不亲和组合,小麦叶片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HR)是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的重要因素。在接种前给小麦叶片分别预注射微管解聚药物磺草硝(oryzalin)和微丝解聚药物细胞松弛素D (cytochalasin D,CD),结果表明2种药物注射使得寄主因叶锈菌侵染诱导的细胞过敏性坏死数目明显减少,并且注射药物的浓度越大,寄主细胞发生HR的数量越少。说明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的聚合状态是诱发小麦叶片发生HR防卫反应所必需的,细胞骨架在小麦抵抗叶锈菌侵染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童巧玲 《警犬》2004,(9):26-27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警犬侦查训练大队继全国“两会”安全保卫任务圆满完成后,又迎来了参加全国第二届警犬技术大赛的重任。并伴随着全国刑警大练兵活动的开展,大队上上下下以大赛作为实战练兵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大练兵活动,进一步推动了警犬技术向着“要求更严,标准更高,功夫更大,练得更好”和“以赛促训,全面提高”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7.
试验旨在研究油脂氧化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VE)和抗氧化剂对1~42 d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500羽1 d岭南黄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20羽/重复),对照组饲喂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基础日粮,油脂氧化组饲喂加入3%氧化豆油的日粮,VE组、抗氧化剂组和VE+抗氧化剂组饲喂分别在油脂氧化日粮中添加200 IU/kg VE、100 mg/kg抗氧化剂和100 IU/kg+50 mg/kg抗氧化剂的日粮,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油脂氧化组和各处理组显著提高21 d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油脂氧化组和VE组肉鸡42 d末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VE组肉鸡生长后期(22~42 d)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VE+抗氧化剂组对21 d岭南黄鸡血浆α-1酸性糖蛋白(AG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组42 d肉鸡血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水平表现为最高(P0.05)。对照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油脂氧化组(P0.05)。VE组和抗氧化剂组胸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油脂氧化组(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油脂氧化日粮添加VE显著提高胸肌VE含量(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单独添加抗氧化剂和VE降低胸肌滴水损失,但高水平的VE会降低1~42 d岭南黄鸡生长后期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8.
为探索开食料中不同NDF水平对犊牛生长、瘤胃发酵参数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生重相近(42±2.5) kg、饲喂足量初乳的中国荷斯坦犊牛60头,其中公犊牛36头,母犊牛24头。随机分为A、B、C和D 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5头,其中9头公犊牛+6头母犊牛,试验犊牛于犊牛岛(1.5 m×3.4 m)单独饲养。15日龄开始分别饲喂NDF水平不同的4种开食料,分别为:A处理10%,B处理15%,C处理20%和D处理25%,70日龄断奶,试验期112 d。结果表明:1)0~42日龄和70~112日龄,B组日增重均高于A、C和D组(P<0.05),分别高出45.69、39.79、117.13 g·d-1和35.33、153.29、 145.93 g·d-1。70~112日龄,B、C和D组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P<0.05),分别高出255.20、252.48和392.27 g·d-1。A(0.61)和B(0.60)组犊牛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C(0.55)和D(0.54)组(P<0.05);2)犊牛瘤胃pH在35和70日龄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12日龄时,A和B组显著高于C和D组(P<0.05);3)瘤胃NH3-N含量在90日龄前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112日龄时, B、C和D组较A组显著降低16.72%、44.19%和52.10%(P<0.05);4)C和D组乙酸比例显著高于A和B组(P<0.05);B组丙酸比例较A、C和D组高出4.24%、3.18%和6.43% (P<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C和D组(P<0.05);5)各处理组间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3月龄犊牛开食料中NDF适宜水平为15%有利于提高断奶后日增重,促进饲料利用效率,改善瘤胃内环境,且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9.
根据Gen Bank中收录的罗斯河病毒(RRV)基因序列,以其保守的E2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并筛选出一套特异性LAMP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最终建立了RRV RT-LAMP检测方法,并对其灵敏度、特异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本方法对RNA样本的最低检测限可达10拷贝/25μL,而荧光RT-PCR方法和常规RT-PCR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10拷贝/25μL、100拷贝/25μL;其特异性良好,不与同属或相似病毒发生交叉反应。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特异、快速、便捷,可应用于我国虫媒病高发区的RRV筛查预警。  相似文献   
30.
设计带有EcoRV和XhoI酶切位点的上下游引物PCR扩增嗜热菌Dictyoglomus thermophilum DSM 3960的GH39家族的β-木糖苷酶Xln-DT编码基因,利用基因拼接技术将其重组至p ET-20b质粒中pelB信号肽基因的下游,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表达宿主Escherichia coli BL21,构建分泌融合表达型基因工程菌pelB-Xln-DT。经异苯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pelB-Xln-DT酶活为2.1 U/m L。粗酶液pelB-Xln-DT的最适温度为85℃,较原酶提高了10℃,最适p H为5.5,比原酶降低了0.5; pelB-Xln-DT在85℃下的热稳定性比原酶有了一定提高,保温1 h后酶活基本不变,保温2 h其剩余酶活为82.0%,而Xln-DT在85℃下保温1 h后其剩余酶活为70.4%;在p H 4.0~7.0的范围内,pelB-Xln-DT具有良好的p H稳定性。引入pelB信号肽后不但能够提高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还能提高酶蛋白的热稳定性。以pelB-Xln-DT作为全细胞催化剂转化三七皂苷R1生成人参皂苷Rg1,研究了转化温度、转化时间、三七皂苷R1添加量、重复次数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细胞催化剂用量1.0 U/m L,在温度37℃下,3 g/L的三七皂苷R1反应3 h后的摩尔转化率达到91.6%,重复利用10次后,转化率仍能达到46.7%,显示出pelB-Xln-DT良好的重复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