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9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林业   518篇
农学   272篇
基础科学   213篇
  258篇
综合类   2260篇
农作物   328篇
水产渔业   246篇
畜牧兽医   1035篇
园艺   347篇
植物保护   17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0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7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考察不同采收年限(割龄)和月份对PR107橡胶树产胶量的影响,采用统收统测法对1~37 a割龄和5~12月份PR107无性系树位的干胶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年限、不同月份的PR107橡胶树的干胶产量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不同采收月份中,11月份干胶产量最高,其株产、公顷产干胶量分别达798.74 g、169.35 kg,5月份干胶产量最低,其株产干胶量和公顷产干胶量分别为402.70 g、83.45 kg。不同采收年限中,37 a的全年月均株产干胶量最高,达1 334.39 g,34 a的全年月均公顷产干胶量最高,达188.10 kg。各年限PR107的月株产干胶量与月公顷产干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且割龄与年株产干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年公顷产干胶量则呈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初步证明采收年限和月份显著影响橡胶树PR107的干胶产量。  相似文献   
992.
木材表面声发射信号源的三角形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木材表面声发射源的发生位置,首先采用高速采集设备设计了基于Lab VIEW的多通道声发射信号采集平台,并采用小波分析方法从原始声发射信号中析取有用信号;然后根据信号传播的时延差确定声发射信号在木材表面的平均传播速率;最后依据基于时差的三角形几何定位原理,提出木材表面声发射信号源定位方法,并通过铅芯模拟声发射源的测试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以较高的精度确定木材表面声发射信号源位置。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结合广东省紫金县的基本情况和茶叶发展现状,提出该地茶叶发展的对策和技术措施,以期促进该地全面发展茶叶产业,提高林地产值,真正推动紫金县山区广大群众脱贫奔小康,并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微孔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水体增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探究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增氧性能的影响,在不同曝气流量、不同曝气管长度条件下进行了室内水体底部微孔曝气增氧试验。分析了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氧体积传质系数、增氧量和氧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曝气流量为0.27~0.55 m3/s、曝气管长为0.9~1.5 m时,所对应的氧体积传质系数在0.63~1.1 h-1变化,增氧量在6.8~12.9 g/h变化,氧利用率在6.87%~9.28%变化,且在一定的曝气管长度下,氧体积传质系数、增氧量均与曝气流量成正比,而氧利用率则与其成反比关系;在一定的曝气流量下,曝气管长度对氧体积传质系数产生的影响表现为先高后低再高的趋势;氧体积传质系数与修正的饱和溶解氧浓度是否作为增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取决于曝气管长度;曝气流量对氧利用率较曝气管长度更为敏感。研究还发现,微孔曝气系统中存在着最优曝气管长度,使得增氧性能最佳,并建立了最优曝气管长度与曝气流量、水深、输入压力、最优初始气泡直径的相关关系式,为低碳经济下微孔曝气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为了对不同来源地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来自福建、广东、台湾的72份茶树种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7项表型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72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变异性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30,其中数量性状(1.82)大于质量性状(0.94),以梗粗的最大(2.15);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17.86%,以百芽重的最大(29.21%),其次是发芽密度(23.46%)。相关性分析发现多个数量性状间的关系复杂,有22对性状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8对达显著水平(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2份茶树种质在遗传距离为16时被划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间的主要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形态特征和进化类型各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前10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代表了27项表型性状76.04%的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大小,筛选出综合得分前5的茶树种质可在茶叶新产品开发、茶树育种等方面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明盐胁迫对玉蕊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从离子转运机制角度解析玉蕊的盐胁迫耐受性,为玉蕊的野生种群保护、迁地保育、推广利用及造林的立地选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二年生玉蕊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自动潮汐模拟全日潮装置,对玉蕊幼苗设0(CK)、15‰、20‰、25‰、30‰、35‰和40‰共7种盐度胁迫处理,对比分析玉蕊在盐胁迫下根、茎、叶对钙(Ca)、镁(Mg)、铁(Fe)、氯(Cl)、钠(Na)5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转运系数及生长指标与矿质元素吸收的相关性。【结果】低盐度(0~15‰)胁迫下,玉蕊植株生长良好,高盐度(30‰~40‰)胁迫导致玉蕊叶片急剧脱落,生物量下降,严重抑制玉蕊植株的生长发育。盐胁迫使玉蕊体内Na和Cl元素的积累量升高,玉蕊幼苗根部对Ca和Mg元素的吸收量下降,而叶片部位对Ca、Mg和Fe元素的吸收量升高,茎段部位对Ca、Mg和Fe元素的吸收量无明显差异。盐胁迫下玉蕊幼苗对Ca、Mg和Cl元素的转运系数均大于1.0,对Fe元素的转运系数小于1.0,对Na元素的转运系数在盐度为35‰~40‰时大于1.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蕊生物量与地上部分各元素间均呈负相关,叶片脱落率、根冠比与地上部分各元素间均呈正相关。【结论】全日潮淹浸6 h/d的环境下,玉蕊幼苗在水体盐度为0~15‰范围内生长良好,在20‰~25‰盐度范围内有一定的耐受能力,而当水体盐度≥30‰时,玉蕊幼苗无法正常生长。其耐盐性主要是通过根系对Na元素的聚积,限制Na元素向茎叶运输,同时增强Ca、Mg、Fe和Cl元素向茎叶的转运来实现。在玉蕊迁地保育过程中,可将盐度作为立地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进行半红树林人工造林时应选择高潮位、中低盐度区域种植玉蕊。  相似文献   
997.
文章回顾了2021年云南省各地养殖场送检的肉鸡1079场(次)、蛋鸡416场(次)的临床诊断数据,报道了7037份鸡血清或卵黄抗体监测结果、2021年分离的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代表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统计结果,分析了云南省当前鸡主要疫病流行特点,提出防疫思路,供云南省家禽产业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种植翻压二月兰配施化肥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研究了华北地区种植翻压冬绿肥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玉米减量施肥措施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F0)、 习惯施肥(F100)、 单施绿肥(F0+G)以及绿肥与不同比例的化肥配施(化肥习惯用量的70%、 85%、 100%)(F70+G、 F85+G、 F100+G)6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用化肥和化肥绿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增加地上部总养分量和不同器官养分的累积量,改善养分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与F0比较, F100、 F70+G、 F100+G 和F85+G处理的春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01.4、 108.4、 115.5和130.4 g/plant,增幅达120.9%、 129.2%、 137.6%和155.3%。翻压绿肥后,化肥减量15%的处理(F85+G)春玉米子粒产量增加29.0 g/plant、 地上部吸氮量增加0.65 g/plant,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F100;绿肥配施100%的化肥和化肥减量30%的处理(F100+G、 F70+G)玉米生物量、 养分吸收量与习惯施肥(F100)无明显差异。翻压绿肥配施不同比例化肥的 3个处理与F100相比玉米子粒养分累积量及分配比例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9.
对2006~2007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21个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品质性状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1个组合中只有1个组合的稻米品质指标全部达国颁优质稻谷3级标准。在单个品质性状指标中,达标率(达到国颁3级优质稻谷标准以上)最高的是糙米率,其次是胶稠度,再就是整精米率、长宽比和直链淀粉含量;长宽比与垩白米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整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垩白米率与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垩白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通过粒型改良,增大长宽比,可以降低垩白米率与垩白度,并提出了高密度、无裂纹、宽厚比小的米粒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泸香91A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香型籼三系不育系,2003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其所配组合泸香615,于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为了促进泸香615的应用推广,笔者进行了“九二О”不同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泸香91A性状和泸香615制种产量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泸香91A的组合制种中,“九二О”的施用适宜时期和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