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试验旨在研究共轭亚油酸和维生素A对蛋鸡免疫机能影响。试验选取30周龄健康褐壳蛋鸡216只,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采用3×3两因素完全交叉分组设计,分别饲喂添加维生素A(4 000、8 000和16 000 IU·kg-1)与共轭亚油酸(0、2%、4%)试验日粮,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CLA显著增加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含量(P0.05),VA对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VA添加量增加,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增加。CLA对血清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CLA添加水平增加,血清Ig A和Ig M增加,对血清免疫球蛋白M影响差异显著(P0.05),2%CLA添加组血清中Ig M含量高于0、4%CLA添加组,随着VA添加量增加,Ig A、Ig M和Ig G含量增加,VA对Ig A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对Ig M和Ig G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CLA和VA两者交互作用对Ig A、Ig M、Ig G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CLA对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且CLA添加2%时,IL-2含量最高,TNF-α含量最低。VA对IL-2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TNF-α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随VA添加量增加血清中TNF-α含量增加,CLA和VA两者交互作用对IL-2及TNF-α影响差异显著(P0.05)。CLA显著促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m RNA表达(P0.01),VA对PPARγ基因m RNA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CLA和VA交互作用对PPARγ基因m RNA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显示CLA和VA能提高蛋鸡免疫机能,且CLA和V A对蛋鸡免疫机能影响存在一定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92.
将1983-2010年河北省麦区7个站点的白粉病发生程度与同期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初步明确了3月下旬-4月中旬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病害流行的关键气象因子;t检验结果显示,河北省白粉病轻、重分布区的差异不显著,表明不必分区建立预测函数;通过Fisher判别准则,构建了白粉病发生程度的判别分级模型,其历史拟合率达到82.5%,2010年的试报准确率达到100%,表明模型预报效果较好.该模型的建立提高了对小麦白粉病预测的准确性,为小麦白粉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
探究草地植被格局与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关系,对于评价和有效利用土壤及草地植被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以黄河源区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MODIS数据构建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模型并探究其时空变化特征,明确草地植被的时空变化规律,以耦合协调度理论为基础探讨二者耦合关系的季节性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1年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指数和综合植被指数在各个季节上均呈增加趋势,22年的季平均值表现为夏季和秋季高于春季和冬季;(2)2000—2021年各个季节土壤水源涵养功能—植被(SWCF—VEG)的耦合协调度基本上均呈增加趋势,同时各土层深度耦合协调度值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且在季节上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3)2000—2021年季节上各草地类型的SWCF—VEG耦合协调度均为增加趋势;各季节温性草原不同土层深度耦合协调度的平均值均最大,且夏季、秋季和冬季各草地类型的值均表现为10—20 cm>0—10 cm;各草地类型不同季节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各异。研究结果为黄河源区草地植被与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耦合关系提供高效定量的时空分析方法,可为草地植被...  相似文献   
94.
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与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加强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该文利用信息扩散模型和风险等级划分,对河南省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进行评估与时空特征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程度水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时空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17个市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概率均较大,且旱灾风险概率、风险等级、成灾面积均大于水灾;农业水灾风险空间分布表现出西北到东南风险概率增加的特点,低风险区为豫西、豫北区,高风险区主要是豫东、豫南区,尤其是黄淮4市风险较高;旱灾风险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南部大于东部和北部的特点,豫北区的安阳、新乡、濮阳风险较小,豫西、豫南区则处于高风险。该研究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战略地位的提升及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
对当前城乡关联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进行了动力因素选择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河南18地市为样本,对城乡关联发展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确定区域城乡关联发展的动力因素是科学可行的;主成分分析法在多因子信息提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样适用于城乡关联发展动力机制的评价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城市化、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政策制度等因素在河南省城乡关联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为了满足中国对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和对新品种栽培技术的需求,烟台市农科院采用改良杂交法选育优良新品种,并通过国家区域试验进行产量、品质、抗病性鉴定,采用田间对比试验分析法对新品种进行覆膜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烟薯24’在2008—2009年国家区域试验中:鲜薯平均32235 kg/hm2,较对照增产9.46%;薯干平均9685.5 kg/hm2,较对照增产18.55%,2010年通过全国甘薯鉴定委员会鉴定。研究得出,‘烟薯24’具有产量高、淀粉含量较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点,是加工淀粉的优质品种。‘烟薯24’覆膜栽培以黑色地膜效果最好,这主要是因为黑色地膜具有抑制杂草生长,不用喷施除草剂,避免了除草剂抑制地上部生长;地温适宜,不会因前期地温过高,影响薯块膨大;地上下部生长动态、叶面积系数动态、T/R值进展合理,因此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97.
烟杆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典型烟田土壤,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了烟杆还田后的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烟杆还田后,腐解速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试验期间(120 d),常规还田、添加白云石粉和生石灰还田烟杆的累计腐解率分别为56%、53%和49%。各处理烟杆还田的养分释放率均为钾磷氮。烟杆还田前15 d内,钾的释放达到88%,磷的释放率为76%,而氮的释放率仅为53%。烟杆还田对土壤pH有显著影响,在整个腐解过程中生石灰和白云石粉处理土壤pH均显著高于常规还田和不还田处理。烟杆还田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较不还田提高47%。由烟杆腐解特点和养分释放的规律可见,烟杆中的钾是水浸提的速效钾,水稻推荐施肥量中可考虑减去(或部分减去)所用烟杆的钾含量。  相似文献   
98.
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农业金融是较为薄弱的一环,它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例如没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以及没有大型的农业企业等,但这也给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了很多新的路径。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现状,提出更多的发展路径,以此进一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推拉因模式为理论基础,在对新疆ASL区划的基础上分析了天山北坡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并结合天山北坡区域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分析,剖析了制约该区域的乡-城人口转移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乡-城人口有序化转移的实施途径,以期为系统分析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表征及解决乡城人口转移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为明确湘西烟叶的口感特性评价指标的区域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对来自湘西烟区的41个烟叶样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1)湘西烟叶刺激性有至稍有;干燥感多数表现为有,少数稍有;余味以尚净尚舒适为主。(2)烟叶刺激性、干燥感县域间差异不显著;余味差异极显著,主要是古丈县烟叶的余味标度值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县。(3)不同乡镇之间以红石林镇的余味标度值最高和干燥感标度值最低;高坪乡、列夕乡的刺激性标度值最低。(4)‘K326’的口感特性较‘云烟87’要好。(5)海拔低于600 m烟区的烟叶口感特性较其他海拔好。(6)烟叶刺激性、干燥感、余味在空间上分别以标度值2.6~2.8、2.7~2.8、2.6~2.8分为主要分布;口感特性评价指标标度值呈斑块状分布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