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37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3篇
  30篇
综合类   229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611.
研究不同剂量、形式、配伍的含硒复合物对犬乳腺癌细胞CTM1211的影响,以探究硒抗癌的有效剂量、形式和机制。用低、中、高剂量的CTX(环磷酰胺,1、2、4mg/mL)、SSE(亚硒酸钠,10、20、40μmol/L)、MSA(甲亚硒酸,10、20、40μmol/L)、MSC(硒代半胱氨酸,200、400、800μmol/L)、CTX+SSE(0.5 mg/mL+5μmol/L、1mg/mL+10μmol/L、2mg/mL+20μmol/L)、CTX+MSA(0.5mg/mL+5μmol/L、1mg/mL+10μmol/L、2mg/mL+20μmol/L)、CTX+MSC(0.5mg/mL+100μmol/L、1mg/mL+200μmol/L、2mg/mL+400μmol/L)分别作用CTM1211细胞24、48、72h,MTT法检测以上各组细胞存活率;用CTX(2 mg/mL)、SSE(40μmol/L)、MSA(20μmol/L)、MSC(400μmol/L)、CTX+MSA(2 mg/mL+20μmol/L)分别作用CTM1211细胞48h,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及RT-qPCR法分别检测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PTEN(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Ang-2(血管生成素2)、HIF-1a(缺氧诱导因子1a)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各硒作用组的细胞存活率在48h/72h时显著降低(P0.01或P0.05)、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其中CTX+MSA组效果最显著;VEGF-a、Ang-2和HIF-1a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整体上被显著下调,PTEN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整体上被显著上调。结果表明,硒尤其是MSA能显著抑制犬乳腺癌细胞CTM1211,其作用机制与诱导凋亡和调节肿瘤血管生长相关因子VEGF-a、PTEN、Ang-2、HIF-1a有关。  相似文献   
612.
为了测定与比较我国南北地区五味子藤茎中的五味子素的含量和差异,探究五味子藤茎的可开发利用度。以五味子酯甲与五味子乙素含量作为考察五味子素类化合物的指标,采用超声-乙醇法提取五味子素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条件:Kromasil-C18(4.6 mm×200 mm, 5 mm)色谱柱,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75∶25),进样量5μL,流速0.8 mL/min。结果显示五味子乙素含量在0.026 4~0.13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南五味子藤茎中约0.028%,在北五味子藤茎中约0.147%,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为1.33%。五味子酯甲含量在0.032 4~0.162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南五味子藤茎中约0.237%,在北五味子藤茎中约0.100%,平均回收率为103.64%,RSD为2.60%。表明了南五味子藤茎和北五味子藤茎中均含有丰富的五味子素类化合物,本研究中的两种五味子素类化合物在南北地区五味子藤茎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五味子藤茎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13.
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信息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企业应加强对竞争情报的认识和研究,以适应竞争情报的市场需求.文中通过对中外企业竞争情报开发现状的比较,指出我国企业开展竞争情报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614.
本研究用肠道组织形态学的微观变化,评价了不同来源蛋白及不同蛋白供给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膨化大豆可以取代常规的豆粕,并能够减轻饲粮蛋白对肠道的过敏损伤,同样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也可降低肠道损伤和抑制腹泻。  相似文献   
615.
广东省茶叶学会是我省茶叶科技工作者及茶叶从业人员自愿结成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具有30多年的历史积累,拥有全省最优秀的茶业科技人材;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是由全省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经贸企业和茶艺馆以及相关的行业、社团组织、科研、院校等单位组成的经济类社团组织,既有强大的专家队伍,又汇集了全省各地  相似文献   
616.
玉米是世界三大禾谷类作物之一,对粮食和饲料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随着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和逐年连作,玉米螟的为害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为了找到一种既能有效控制玉米螟发生为害,还能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良性发展的综合防治措施,做了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617.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除了供人们食用之外 ,也是主要的饲料原料 ,加之具有适于深加工的潜力 ,因此在粮食生产中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 生产现状九五计划初 ,我区地方粮食种植面积为 2 17 98万hm2 ,其中玉米面积为 38 98万hm2 ,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 17 88% ,粮食总产为 6 0 2万t,其中玉米总产 2 39万t,占粮食总产的 39 6 7%。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 ,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到九五末 ,我区地方粮食种植面积为 2 4 7 89万hm2 ,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 35 36万hm2 ,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4 2 % ,粮食总产为 6 2 8万t,其中玉米总产…  相似文献   
618.
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玉米根系内生菌16S rRNA的V4~V5可变区序列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时期有杂草生长(长草组)与使用使它隆除草对玉米根系内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从5个玉米根系样品共得到166 647条有效序列、145 298条优质序列和4 464个细菌OTUs。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根系内生菌的群落多样性随玉米植株的生长而增加;使用使它隆除草后,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在花期下降,在成熟期下降明显。对群落组成分析发现,使用使它隆除草后,与长草组相比,花期和成熟期的内生菌在门及属水平上的分布均发生较大变化。内生菌的基因功能分析表明,使用使它隆除草后,花期根系内生菌的异型生物质的降解代谢通路丰度高于未喷施使它隆的长草组样品;成熟期糖代谢通路丰度高于长草组。结果表明,喷施使它隆能降低玉米根系内生菌的多样性,并使内生菌的组成比例发生变化。花期根系内生假单胞菌属等比例的增加与异型生物质的降解代谢有关;成熟期肠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等比例的增加与糖代谢功能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619.
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河南省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郑单958、郑单528、伟科702和中单909为材料,在河南省北部、东部和南部3个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进行玉米产量及适宜密度范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对玉米产量及适宜密度的影响大于品种类型。4个玉米品种的产量为伟科702中单909郑单528郑单958,其中,中单909的地点间变异系数最小,产量稳定性较好。4个品种玉米产量在3个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总体表现为豫北豫南豫东。4个品种在豫北试验点的适宜密度差异较大;在豫东和豫南试验点的适宜密度差异较小。3个生态区的6个试验点的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生育期光照和降水量不同是产量及适宜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20.
轮耕模式对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区的土壤改良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针对黄淮海地区长期采用单一土壤旋耕作业存在的弊端,研究由秸秆覆盖深松、秸秆还田旋耕和秸秆还田深耕组成的不同轮耕模式对黄淮海两熟区农田的土壤改良效应。【方法】连续6年定位实施5种轮耕模式:连年旋耕(CRT,CK)、连年深松(CST)、连年深耕(CDT)、深耕/旋耕(DT/RT)和深耕/旋耕/旋耕(DT/RT/RT),研究各轮耕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三相比R值、土壤有机碳储量、全氮储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速率和作物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轮耕模式、耕层深度、年份对土壤三相比R值、土壤有机碳储量、全氮储量和酶活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与连年旋耕相比,连年深松模式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氮储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积累,而连年深耕、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轮耕模式有利于增加10—40 cm土层的有机碳储量、氮储量、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促进土壤营养均匀分布。随着轮耕年限的增加,0—40 cm土层的R值呈整体降低趋势,而土壤有机碳储量、全氮储量呈整体增加趋势,其中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轮耕模式表现更为明显。与试验开展前相比,秸秆全量还田下的连年旋耕、连年深松、连年深耕、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模式在0—40 cm土层的R值分别降低20.8%、33.1%、29.5%、29.7%和30.7%,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6.4%、14.5%、16.0%、20.6%和23.8%,全氮储量分别增加3.1%、11.1%、11.6%、13.3%和15.7%。轮耕对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极显著影响,与连年旋耕相比,连年深松、连年深耕、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模式冬小麦季的土壤呼吸速分别提高20.7%、19.3%、13.7%和9.2%,夏玉米季分别提高19.1%、18.1%、15.2%和10.4%。但与连年深耕相比,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模式冬小麦季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显著降低5.9%和9.6%,夏玉米季分别降低3.3%和7.3%。其中,深耕/旋耕/旋耕模式冬小麦季的土壤呼吸速率比深耕/旋耕降低4.1%,夏玉米季降低4.3%。轮耕、年份及其交互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存在极显著影响。对5种轮耕模式6年的作物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以深耕/旋耕模式最高,但深耕/旋耕和深耕/旋耕/旋耕模式的作物产量和效益差异均不显著。深耕/旋耕/旋耕、深耕/旋耕、连年深耕和连年深松的周年产量比连年旋耕分别增加18.9%、21.4%、12.9%和15.7%,其经济效益比连年旋耕分别增加31.9%、36.2%、20.3%和25.4%。【结论】深耕/旋耕/旋耕轮耕模式能够改善耕层结构,增加土壤耕层碳氮储量和根区酶活性,且显著降低农田碳排放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为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适宜的轮耕模式,其次是深耕/旋耕轮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