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目的探讨高良姜二苯基庚烷类、黄酮类、挥发油类及高良姜醇提物(组分Ⅰ-Ⅳ)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减压硅胶柱层析(VLC)法对高良姜提取物进行分离;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结合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法对各组分进行归属与鉴定;建立H2O2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组分Ⅰ和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1.9%、50.3%,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组分Ⅰ和Ⅱ均可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其中组分Ⅰ更明显。结论高良姜组分Ⅰ和组分Ⅱ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组分Ⅰ更明显。  相似文献   
72.
给绵羊单剂量口服碘醚柳胺(7.5mg/kg),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碘醚柳胺在血浆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动力学方程为: C_t=208.586 8e~(-0.4756(t-0.5426)) 18.760 5e~(-0.0439(t-0.5426))-227.445e~(-0.5328(t-0.5426))口服碘醚柳胺后,达峰时间(Tmax)为3.698 9±0.197 4d;峰浓度(Cmax)为18.760 5±1.564 6μg/mL;消除半衰期(T(1/2)β)为15.800 6±0.445 7d;曲线下面积(Auc)为459.000 0±62.531 3μg·d/mL。碘醚柳胺在绵羊的肝、肾、胆汁、肌肉中的残留量:停药后28d分别为0.359 9、0.243 2、0.157 9、0.100 0μg/g;停药后50d,肝脏中的残留量为0.100 0μg/g,其它组织中均检测不到;停药后60d,各组织中均无残留。  相似文献   
73.
74.
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猪6头,体质量(17.85±1.3)kg,按拉丁方设计进行单剂量静注、肌注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普通制剂)和肌注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注射剂量按多西环素计均为20 mg/kg,比较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和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和生物利用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试验所得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分析处理.猪静注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AUC(108.15±13,25)mg·h·L-1,MRT(5.56±1.08)h,CI(0.19±0.02)L·h-1·kg-1,Vd(ss)(1.04±0.09)L·kg-1,t1/2(4.07±0.65)h.猪肌注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和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MRT(15.18±2.13)h和(22.25±3.49)h;Tmax(1.135±0.44)h和(2.0±0.63)h;Cmax(3.32±0.33)mg·L-1和(3.10±0.29)mg·L-1;AUC(38.91±4.35)mg·h·L-1和(61.72±10.16)mg·h·L-1;F(36.66±7.88)%和(57.66±10.75)%.比较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和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除了Cmax以外,MRT、Tmax、AUC、F等主要参数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盐酸多西环素缓释注射液肌注后吸收缓慢.消除半衰期延长,临床用药48 h给药1次仍能维持对常见病原菌的有效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75.
试验旨在研究活性污泥饲料对刺参养殖水质和刺参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情况,以及刺参体壁营养组分和肠道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以体质量(0.97±0.09)g的幼刺参为试验对象,在水温(14±1)℃养殖槽内饲养60 d,研究在刺参商品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活性污泥对刺参养殖水质和不同养殖阶段对饲料的消化率、体壁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添加污泥组24 h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化学耗氧量含量较高外,投喂海参商品饲料和添加活性污泥饲料的上述指标均较低,溶解氧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大。投喂活性污泥和商品饲料的刺参对饲料的吸收率及其对蛋白质、脂肪、总糖的表观吸收率相比污泥组较高,在活性污泥组中以投喂20%和30%的活性污泥效果最佳。刺参体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总糖)含量与刺参对饲料相应的营养组分的吸收率大体上呈正相关系。投喂商品饲料和投喂20%、30%活性污泥的刺参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比活力较污泥组高,各组消化酶比活力在前后两个周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饲料中添加适量活性污泥不会对养殖刺参水质造成危害影响,同时活性污泥饲料易于刺参消化吸收,能够改善刺参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76.
以果实香气浓郁的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 cerasiforme)品种‘浙樱粉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腐殖酸不同处理(对照:根部和叶面均施清水;根和叶施:根部和叶面均施腐植酸;根施:根部施腐植酸,叶面施清水;叶施:根部施清水,叶面施腐植酸)下果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组成、含量及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共检测到15类340种VOC。与清水对照相比,根和叶施、根施、叶施腐殖酸处理后,果实中的VOC相对含量分别提升了49.3%、25.6%、14.4%,其中根和叶施、叶施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中醛类的相对含量,而根施处理显著提高了萜类的相对含量。差异VOC统计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根和叶施、根施、叶施腐植酸处理VOC积累上调数量分别为153、147和13个,占总差异积累VOC数量的97.5%、97.4%和81.3%,根和叶施、根施处理的差异VOC数量显著多于叶施处理。感官风味特征分析表明,根和叶施腐植酸能够增加番茄果实的甜香型香味特征,而单独根施和叶施处理则能够增加果香...  相似文献   
77.
不同品种樱桃番茄氨基酸组成及风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不同品种樱桃番茄的风味及营养价值,比较分析了8个品种樱桃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有机酸含量、糖酸比、Vc含量、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红果樱桃番茄品种的部分风味指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有机酸、Vc)、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模式谱)优于黄果品种,尤其是红果品种浙樱粉1号和浙樱红1号,其中,浙樱粉1号樱桃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有机酸含量、Vc含量、呈味类氨基酸(鲜味、甜味、芳香类)含量及氨基酸营养价值均处于较高水平。红果樱桃番茄品种之间的总糖含量、Vc含量,以及黄果樱桃番茄品种之间的有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甜味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均呈现出较低的变异系数。氨基酸营养价值分析表明,缬氨酸和亮氨酸是樱桃番茄的2个主要限制氨基酸。本研究结果为高品质樱桃番茄的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8.
萝卜过氧化物酶基因RsPrx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成熟心里美萝卜肉质根的皮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获得过氧化物酶基因RsPrx1的cDNA,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中,并构建毕赤酵母重组表达载体pPIC9KH-RsPrx1。用L iC l法转化野生型毕赤酵母GS115获得重组转化子。用不同浓度的NaC l和H2O2处理重组毕赤酵母转化子,结果表明该转化子具有一定的抗盐和抗氧化能力。建立了RsPrx1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体系,能够有效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79.
通过实验室现有的5种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菌种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及生长势的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号菌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20g,水1 000mL,蛋白胨3g,酵母膏2g,KH_2PO_43g,MgSO_42g)生长速度最快,且菌丝浓白、粗壮,所以3号菌种为实验室现有最优菌株。进一步比较最优菌株的菌落形态、菌丝的颜色和密度以及菌丝长势,得出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L~(-1),蔗糖20g·L~(-1),蛋白胨2g·L~(-1),酵母膏1g·L~(-1),玉米粉10g·L~(-1),维生素B 1片·L~(-1),稻草15g·L~(-1)。  相似文献   
80.
以黑果腺肋花楸植株的嫩茎作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黑果腺肋花楸诱导的培养基为WPM+6-BA2.0mg L~(-1)+IBA0.2mg L~(-1)+2%蔗糖,诱导率达到96%;最适宜生根的培养基为WPM+NAA0.1mg L~(-1)+IBA0.2mg L~(-1)2%蔗糖,生根率为90%;移栽30d后,成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